在一望无际的渤海上,
有一个国家基本气象站,
这里,常年仅一人值守,
被称为“一个人的海上气象观测站”。
科学严谨是气象人的职业底线,
孤独寂寞是他们的工作常态。
建站至今30多年,
这里的观测数据
始终保持准确且从未间断。
2004年,
杨文杰接到奔赴海上平台的调令,
至今在岗坚守20年,
每年独自与海共度近200天。
渤海看着他从青年到中年,渤海中的孤独“哨所”
渤海埕北A平台国家基本气象站,
位于渤海西南部,
距离天津港约74海里。
坐落于埕北油田A平台甲板一侧
高于海面约35米的镂空钢架之上,
这里装备着各式气象观测仪器,
海上气象作业环境恶劣。
站内一般2人轮班,
每人每次连续值守28天。
最多的一次,杨文杰独自值守42天。
2018年以前,
这里没有网络、没有手机通讯,没有娱乐,
杨文杰说,
当时自己感觉很抑郁,很孤独,很想家,
“跳海的心都有”,
但,还是坚持了下来。
杨文杰每天需要完成
天气实况监测、气象数据传输、
气象设备维护等任务。
遭遇狂风暴雨冰雹大雪等极端天气时,
他身穿救生衣,猫着腰,顶着风雨,
登上没有任何遮挡物的观测台最高处,
每半小时收集一次数据,
并在3分钟之内将数据传输到陆地,
提供有效预报预警,
一不小心就摔倒,
身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
记录纸意外被吹跑,
冒着可能落海的风险也要扑上去,
因为气象数据无法事后弥补。
这就是杨文杰的责任。
驻守海岛,坚守使命。
父子两代气象人的传承 #
杨文杰的父母都是气象员,
父亲杨树林是最早一批登上这座
海上平台的气象观测员。
杨文杰从小对气象工作
尤其是人工影响天气有着浓厚兴趣。
2003年12月,
他第一次跟随父亲出海,
零距离见识了气象,
这是杨氏父子仅有的一次
“海上并肩作战”。
2004年,杨树林完成出海生涯光荣退休,
杨文杰接替父亲的工作,
成了新的海上气象人。
父亲再三叮嘱他:
气象员要科学严谨,
认真、认真、再认真。
这句话,杨文杰谨记在心。
海上气象站的艰苦生活
每次前往气象站工作,
杨文杰需要乘坐五六个小时的拖轮,
航程颠簸。
刚开始工作时,
每一次他都晕船呕吐的昏天黑地。
拖轮抵达后,
杨文杰要抱着吊笼,
从拖轮上被吊到30多米高的气象平台上,
脚下是深海,
恐高的人会抑制不住的浑身发抖,
心跳腿软,
杨文杰只能慢慢适应。
艰苦的海上工作、生活环境
也是杨文杰面对的考验。
身高180cm的他在狭窄的
“海军床”上斜睡了13年,
洗澡用海里抽上来的水,
恶劣天气,补给船来不了,
就吃咸菜啃馒头。
按照规定,
当海上风力达到一定级别时,
观测员可以不上平台,
所有数据按缺报处理,
但A平台气象站的数据从没缺报过。
杨文杰说:
这是从一代代气象人那里继承的坚持。
每年有200天左右在海上工作,
每次到海上就“失联”,
杨文杰与家人聚少离多,
每每谈起总是心怀愧疚,
没有做好丈夫、父亲和儿子,
但是对待工作问心无愧。
最难熬的是寂寞与枯燥,
但他选择了这份工作,
就要扛起前沿岗哨的职业责任。
坚守气象站的意义重大 #
杨文杰所在的
我国目前唯一的海上有人值守气象站,
是艰苦台站,
也是海洋气象科研的独家舞台。
几代海上气象观测员作为渤海执尺人,
薪火相传,
不断激荡出气象服务海洋强国建设的
闪耀浪花。
如今杨文杰的工作环境得以改善,
气象观测工作
也逐渐进入自动化智能化的时代,
但埕北A平台气象站的人工观测
仍具有重要的业务和科研意义。
每一次观测、
每一个精准数据的记录、
每一刻投入、
每一天的孤独坚守,
都是杨文杰对职业的热爱与执着。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
在杨文杰看来,
老一辈气象人艰苦奋斗,
科学严谨的敬业奉献精神
永不过时。
而他,
也将在这片海上继续践行使命、
传承新时代气象人的精神。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近期的《夜访百家》节目
记者丨穆朕琨、范静
通讯员丨刘卓
新媒体编辑 | 大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