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非遗,沉淀百年的味道~

旅行   2024-12-13 15:50   四川  

犍为
一个充满想象力
同时又极具包容的一片土地
数千年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
不计其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舌尖上的非遗


“蘸食添咸鲜,烹调提香味”。

我国是制酱的源头,

早在周朝就有“百酱八珍”的制酱记载,

使用“酱油”名称则在宋朝。


在中国人的饮食体系中,
酱油是不可或缺的调味料,
在餐桌上和灶台边守候了千年之久。
春制曲、伏晒酱、秋抽油……
古法技艺酿造的酱油,
浓香鲜甜,尽显中国舌尖味道。



好“豆”多磨,好酱耗力。
“一看二摇三品尝,百年‘酱’心秋油香,
工序四九记心上,日晒整年成佳酿。
色泽金黄、色彩红亮、味正鲜香”。
犍为窦记酱油始终坚持古法技艺酿造,
在一代代人的传承和坚守中散发着岁月的醇香。



从一粒豆子到酿出酱油,工艺繁琐,
需经过人工选豆、浸泡、高温蒸煮、摊晾、
制粬(三天)、入酱缸、下粬(下盐水)、
发酵、日晒夜露、淋油(抽油)、
过滤灭菌、包装等十多道工序,
每一处都是层层把关,
每一滴酱油都是匠心酿造。


石马村窦记酱油作坊中,
一缸缸酱油摆放在露天院坝内,
在阳光下得到充分发酵,
掀起酱油缸上遮盖着的巨大“斗笠帽”,
从酱缸中间的竹篓,舀出汁水淋在酱醅上,
浓郁的酱油香气扑鼻而来……
俗话说,古法酱油是酱油中的“奢侈品”。


浅尝一下,
就会发现古法酿造的酱油中
甜、咸、鲜三味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一般速成酱油根本无法比拟这种层次感。
使得窦记酱油被列入
犍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同时,窦记酱油酿造技艺
被列入四川第二批农村生产生活遗产名录。





匠心古法,独具酱香。
时代节奏加快,
在“物以稀为贵”的今天,
人们越发追求取之自然的质朴之物 。
每一滴窦记酱油,
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与匠人的情怀。



天下食为先,食以味为鲜。
犍为窦记酱油,
始于匠心,忠于品质,
快快走进厨房
浅尝一下这项舌尖上的非遗~


-End-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编辑:曾  仟

|审核:黄  未

|审发:李  静


文旅犍为
文旅犍为是以文化建设为灵魂,当地旅游为载体,聚焦本土新闻,关注百姓身边事,整合犍为美食文化、休闲娱乐等资源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