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漫历史长河之中,它们如同跨越时光的“活”文化一般,承载着无数匠人的心血与智慧,见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与辉煌。
12月4日上午,一场聚焦传统精髓、弘扬非遗文化的手工类非遗作品展示体验活动在犍为县玉屏镇玉屏村党群服务中心举行,为冬日的乡村增添了一抹浓厚的文化色彩。
活动现场,各类手工类非遗项目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清溪剪纸以其细腻的线条和生动的图案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目光;金石井手工陶器则以其质朴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赢得了大家的赞赏;蜀绣的细腻与华美、藤编的柔韧与实用、竹编的精巧与雅致以及石头画的独特与创意,都充分展现了非遗传承人的高超技艺和匠心独运……
除了能欣赏展品,参与者们还能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学习,亲手体验清溪剪纸、藤编等非遗项目的制作。一群初学者围在藤编老师周围,仔细观察着她的每一个动作,尝试着自己编织,她们或低头沉思,或相互讨论,或请教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她们手中编织的作品逐渐呈现出精美的轮廓,她们高兴之余,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今天的活动真的很棒,尤其是蜀绣和藤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普通人也能够近距离接触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参与者邓莉莉说。
非遗的推广与传承不是一日之功,普通市民与传承人的双向交流或许就是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的一汪“源头活水”。接下来,犍为也将不断拓宽非遗研究保护利用思路,产出文化内容,努力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同时加大非遗与旅游的结合,推动非遗项目创新发展,通过市场力量和广大群众参与,让非遗更有生命力。
|来源:微犍为
|编辑:曾仟
|审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