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纪念活动是一种带有仪式感的集体活动,对于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具有独特价值和重要意义。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4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自一九五〇年起,即以每年的十月一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自国庆日确立起,特别是在国庆纪念起步实施的1950—1952年,面对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应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挑战等现实需要,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领导筹划各类国庆宣传活动,旨在借助国庆纪念的时空场域,通过多种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介国家发展成就、形势任务和中心工作等内容,使广大人民群众受到广泛、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增进其对党和新生人民政权的认同与热爱,并促使广大人民群众将其爱国热情转化为建设新中国的实际行动,响应党和政府号召,积极投身于国家各项建设事业。目前,学界关于国庆纪念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专门聚焦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庆宣传活动的研究则相对阙如。鉴于此,笔者根据相关档案、报刊等文献资料,拟对1950—1952年开展国庆宣传活动的动因、内容、形式和意义等展开历史考察,以剖析国庆宣传活动对增强人民群众爱国热情进而推动新中国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价值。
一、国庆宣传活动的缘起与筹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具有伟大而深远的意义,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因此,庆祝新中国成立这一重大事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新中国国庆节的由来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常委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开幕词中就已宣告新中国诞生。10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在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时表示,10月10日是有历史意义的辛亥革命的纪念日,过去对其纪念是为了唤起全国人民,继承孙中山及其他革命先烈的遗志,推翻内外压迫者,建立真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全国人民的奋斗,已经获得成功,旧中国已死亡,新中国已诞生,应当有新的国庆日。全国国民及国外华侨,如有在10月10日开纪念会的,应当允许,但不应当以这一天当做国庆日来庆祝了。对此,他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规定新的国庆日,这将由中央人民政府在最近规定。10月9日,在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许广平受马叙伦委员委托在会上发言:“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对此,毛泽东提出“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于是,会上通过“请政府明定十月一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旧国庆日”的建议案,送请中央人民政府采择施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认为这一建议是符合历史实际和代表人民意志的,决定加以采纳。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自一九五〇年起,即以每年的十月一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新中国的国庆日自此被确立下来。
(二)党和政府对开展国庆宣传活动的筹划
为隆重庆祝这一伟大纪念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系统筹划各类国庆纪念活动,要求各地要将“广泛深入地开展国庆宣传”视为一项“紧迫的重要政治任务”,并通过国庆宣传“使群众认识新中国的伟大和可爱”。为此,在1950—1952年国庆前夕,党和政府均制定和下发了纪念办法与宣传要点,对本年度国庆宣传相关事宜做出纲领性部署和要求。1950年国庆前夕,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国庆纪念办法的规定,明确了首都北京和各大行政区中心城市举行阅兵式和群众游行示威,各省会及其他重要城市举行群众游行示威,各地驻军参加。1951年国庆前夕,中共中央在下发国庆纪念办法的基础上还专门制定了国庆宣传要点,要求各地普遍发动宣传员、报告员进行宣传,各报纸也“应在国庆节及其前后发表各种庆祝文字及宣传材料,例如约请各界代表人物和普通老百姓写文叙述他们两年来生活变化思想变化和前途希望等”。1952年国庆前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继续通过党的报告员、宣传员向广大群众进行广泛的国庆宣传,并“运用报纸、刊物、广播等工具”,“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制订自己的宣传计划”,使“这次国庆节的宣传成为教育全国人民了解国家现状和动员他们迎接即将开始的大规模经济建设的一次广泛而深入的思想教育”。由此可见,国庆宣传活动承载着向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
(三)各地对实施国庆宣传活动的准备
各地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下开始为实施国庆宣传活动作具体准备工作。其中一项重要的举措即成立国庆筹备委员会以统领各类活动的开展,此中最为首要的则是专设宣传部门以筹备具体宣传活动的实施。1950年国庆前,各省、市纷纷成立庆祝国庆筹委会,准备以盛大的庆祝会、阅兵、游行及其他多种多样的活动,迎接这个伟大节日,并在国庆日前后进行广泛、深入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如甘肃省成立国庆筹委会,下设宣传委、秘书处、设计布置处、指挥部4个机构,筹划举行彩灯会、火炬游行以及各种有意义的展览会。1951年,宁夏省银川市在第二届国庆节筹委会第一次会议上确定了大致的活动计划,并专设宣传、总务、指挥、卫生、布置、文书六股分工协作。其中,筹委会将大力开展宣传活动作为整体工作的主要内容,计划通过国庆宣传使“群众认识祖国二年来的伟大建设成就”,提高“政治觉悟和爱国主义精神”。1952年国庆节前夕,中共广西省委根据中央指示及该省情况作出具体规定,请下属各级党委研究定出本地区庆祝国庆宣传计划并贯彻执行,以向人民群众宣传新中国成立三年来在政治上、经济上、国防上、文化教育建设上的伟大成就。
综上,自1950年首个国庆日确立,国庆宣传活动即承载起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任务,成为新中国国庆纪念与宣传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国庆宣传活动的主要内容与形式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中央反复强调要通过国庆宣传,“使全国人民真正了解我们祖国三年来的重大变化,认清国家大势,并懂得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新的伟大任务”。整体来看,国庆宣传活动主要以刊发文章、举办节庆仪式、文娱活动、报告及座谈会等形式展开,旨在向人民群众阐明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和面临的形势任务。
(一)国庆宣传活动的主要内容
宣传新中国取得的重要成就 1950—1952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推进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等方面不断取得开创性成就。此类重大成就应作为国庆宣传的首要内容。对此,中共中央指示各地方可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并与各地工作成绩结合起来宣传”,将整体性与区域性相结合,广泛地向人民群众宣传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以“提高人民对于战胜一切敌人及建设光明幸福的新中国的胜利信心”。
在首个国庆日到来之前,中共中央即在国庆纪念办法中明确,各报纸应“出专刊纪念”以“总结一年成绩,加强胜利信心”。在此指示下,各地对国庆宣传内容进一步明确,除着重宣传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及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伟大胜利之外,还要说明一年来以苏联为首的世界和平民主力量保卫世界和平所取得的成就。1951年9月11日,《中央关于庆祝国庆节的办法》中明确将“庆祝国内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工农业恢复的胜利,加强抗美援朝、巩固国防”等内容作为宣传中心。9月20日,《中央关于国庆节宣传要点的指示》亦强调国庆宣传应首要介绍一年来全国人民取得的主要成绩,其中包括“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斗争,取得了伟大胜利”,以及“镇压了反革命”“完成了土地改革”“西藏已和平解放”等。1952年,《中央关于第三届国庆节纪念办法的规定》再次指出,在国庆节要“宣传全国解放三年来我们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及文化教育建设等方面的伟大成就,宣传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思想改造及‘三反’‘五反’等运动的伟大胜利;宣传国家经济恢复及改造工作的基本完成,和财政经济情况的根本好转”。概言之,国庆宣传的中心内容即新中国在各个方面取得的伟大成绩,这为人们了解国家成就与发展现状提供了重要途径。
宣传国际国内的形势任务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十分严峻复杂。因此,宣传国际国内形势并阐明与之相符的中心工作任务,是国庆宣传的另一项重要内容。1950年,《中央关于国庆纪念办法的规定》指出,要在纪念论文中“着重指出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力量的强大,号召声援朝鲜人民,并警告美帝国主义战争挑拨者如敢向中国人民挑战,制造世界第三次大战,必须遭受比德意日更彻底的失败,并使帝国主义制度完全覆亡”。吉林市还提出要“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台湾、美机侵犯我国领空,加强保卫边疆、保卫经济建设的思想,提高群众对美国侵略者的警惕”。1951年国庆日前,中共中央再次强调要以“加强抗美援朝、巩固国防、反对美英对日单独媾和武装日本的斗争”等内容为宣传中心,使“全国人民必须继续提高警惕,全力加强抗美援朝、巩固国防的斗争,以便用长期的奋斗来打败美国的侵略;继续除奸,防奸,普遍成立治安委员会;争取在今冬明春基本上完成全国的土地改革;继续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1952年,在“朝鲜战局已经稳定,国防力量已经增强,国家各项政治改革工作已取得伟大胜利,经济的恢复与改造工作已基本上完成”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希望通过国庆宣传“务使全国人民真正了解我们祖国三年来的重大变化,认清国家大势,并懂得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新的伟大任务”,明确今后长期的中心任务是“继续巩固国防,保卫远东和世界的和平,并全面地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可见,国庆宣传活动为人们直接了解国家形势任务及中心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窗口和渠道。
(二)国庆宣传活动的具体形式
全国各地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根据不同对象群体特征,以报刊、仪式、文娱活动及各类会议等形式开展国庆宣传活动。
报刊宣传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报纸就受到中国共产党的高度重视。毛泽东曾指出,要把报纸包括墙报“当做重要的工作方式和教育方式”。此后,这些形式均被充分运用到新中国的国庆宣传活动之中。1950年10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周恩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一周年所撰专文《为巩固和发展人民的胜利而奋斗》,该文从“人民解放战争的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政策”“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和准备土地改革工作”“统一财政和恢复经济”和“培养干部和提高文化”五个方面总结了新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各大行政区负责人也就本地区的工作情况和成绩加以回顾与总结。除此之外,各地报纸也在刊载宣传国家整体性成就专文的基础上刊发总结各地工作成绩的文章。如《浙江日报》刊发社论,展现出新中国成立一年来“改造旧浙江、建设新浙江”的工作实践;《九江日报》在社论中介绍了九江地区一年来剿匪、反恶霸、秋收、减租等群众运动情况。1951年10月1日,《宁夏日报》刊发中共宁夏省委书记潘自力的文章,总结宁夏两年来的发展成就。同时,银川市各机关、团体、部队也纷纷出墙报进行国庆宣传。1952年,广西各地工人报、农民报组织劳动模范、功臣发表意见,编写通俗易懂的宣传材料,陆续刊登各地党和政府负责人“论述三年来的工作成绩及今后任务的文章”。
除报纸外,各类刊物亦从所属行业领域开展国庆宣传。如《人民教育》1950年第6期为庆祝新中国成立一周年发表社论《思想战线上的伟大胜利——为庆祝国庆一周年》。文章指出,新中国成立一年来,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政治学习运动。这是一场“解放了的人民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思想觉醒的运动”,运动的内容是“以毛泽东的思想,共同纲领的精神,教育人民;反对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其意义“在于提高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为国家建设提供了一个最普遍的政治基础”。为庆祝1951年国庆节,《中国农业科学》刊发多位农业工作者的“国庆感言”,如张景华称“旧中国的农业,一向是在封建制度下停滞着”,新中国“农民分得了土地,生产的情绪普遍高涨了”,各类农业运动也取得了“惊人的成绩”,粮食增产、自给自足,“新中国的伟大,有令人说不出的兴奋”;黄佩民谈道:“祖国建立二年短短时间里,各方面的成就,鼓舞着我,使我认识只有共产党领导中国才有希望”。1952年国庆节前后,各行业工作者纷纷在刊物发表纪念专文,以自身体悟回顾并展望了各自行业在新中国的发展成就与前景。
仪式活动 仪式是一种有力的信息传达方式,通过具有节日特色的国庆仪式活动,如阅兵式、集会游行等,可以进一步向各界宣传新中国的发展成就、展示全新的国家形象。例如,国庆阅兵式能够直观地增强人民群众对国家国防力量的信心。首个国庆节,首都北京的阅兵式“给了参加典礼的人们以极大的兴奋”,观礼群众看到由陆、海、空各兵种组成的受检阅部队,现场的“掌声一次又一次地响彻云霄”。1951年国庆节,首都北京及各大行政区中心城市举行了阅兵式。贵阳举行了以炮兵和步兵为主的阅兵式,庆贺“贵州剿匪和反霸斗争”取得的“基本胜利”。沈阳亦举行了由步兵、海军、空军学校学员以及摩托化部队、防空部队、炮兵部队、坦克部队等组成的阅兵式,观礼人群向着会场上空出现的飞机不断招手、欢呼。1952年国庆节时,北京、上海、武汉、沈阳4地举行了阅兵式。在天安门广场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乘车阅兵,阅兵后进行武装部队的分列式,受阅部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总高级步兵学校、高级步兵学校、步兵学校、战车学校、炮兵学校、高级工兵学校、海军学校、航空学校、伞兵和公安部队等队伍组成,体现出“祖国国防力量的日益增长和强大,一再引起全场群众的欢呼和鼓掌”。
此外,在国庆集会、游行等仪式中,人们还可以通过领导人讲话、壮观的现场景象直观地了解国家建设成就。1950年10月1日,宁夏省人民政府主席潘自力在银川各族各界群众参加的国庆庆祝大会上指出,一年来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已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方面“获得了重大的胜利和成绩”,“西北地区在各民族亲密团结下,股匪已基本肃清,已进入和平建设的新阶段”。1951年,在北京举行的国庆游行中,由12万人组成的工人队伍高举字标和模型,展示出工人阶级“在爱国主义竞赛中增产捐献的成就和技术上的创造和改进”。1952年,在北京举行的国庆大游行充分展示出“中国人民三年来在各个方面的伟大胜利”,彰显了中国人民“保卫祖国、保卫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
文娱活动 除借助报刊与仪式活动之外,党和政府还注重以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增添国庆节氛围,寓教于乐地开展爱国宣传教育。为庆祝首个国庆节,浙江温州、绍兴等地的国庆筹委会提出应在国庆宣传中开展具有本地特色的“腰鼓、秧歌、莲湘、活报等文娱节目”以丰富节庆内容。北京市文艺界在国庆期间开展群众秧歌会演、游园活动、戏曲演出等各类群众性文艺活动庆祝节日。北京人民美术工作室印制4种、2500张国庆招贴画在城郊各区张贴,展现新中国“人民的胜利”“生产建设”和“保卫世界和平”等主题内容。同时,国庆献礼影片也是向人民群众进行宣传的重要载体。1950年,全国各大影院放映的由中苏两国共同拍摄的影片《中国人民的胜利》,讲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斗争建立新中国的历程。因为该电影“具有伟大的政治教育意义”,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特电令各地税务局免征观众娱乐税,以减轻观众经济负担,确保“广大人民都有观看该片的机会”,推动这一影片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更好的宣传效果。徐悲鸿在观看后称该片不仅“富有高度艺术修养”,而且极具“深刻教育意义”,希望“更多的人去看并分享观后的喜悦”。除此之外,国庆期间的其他文娱活动均贯穿着“热爱祖国”的主题。《东北日报》发起国庆征文活动,征集能够展现“新的爱国主义精神”“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和新的面貌”的各类文章,以此“鼓舞人民的劳动热情,树定建设信心,保卫世界和平”。吉林市国庆筹备委员会在工人中举办故事会,“主要以各厂工人在生产中表现的各种生动的爱国行动为题材,或介绍苏联及我国其他地方工人阶级热爱祖国的模范事迹”。1951年,陕西渭南市为迎接国庆,在训练秧歌队的过程中,专门指出秧歌队“必须能够结合当前的政治任务,及中心工作,演出短小精干的节目,每个秧歌队,必须会唱国歌及抗美援朝的歌曲”,“不能单纯的扭秧歌”,“各县于国庆日,还可在县城举行秧歌比赛以富有政治意义短小精干为优胜”。1952年国庆节,恰逢天兰铁路通车,甘肃人民广播电台除播放庆祝大会实况录音庆贺之外,还播送了歌曲、单弦、快板、秧歌剧等节目以慰问广大职工群众。可见,为庆祝国庆而开展的文娱活动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承载着向人们进行政治宣传和思想教育的功能。
报告、座谈会 中共中央反复指出,在国庆期间“除运用报纸、刊物、广播等工具外”,还应“通过党的报告员、宣传员在广大群众中进行广泛的宣传”。这在全国各地均有着充分体现。如1950年国庆节,吉林市组织各机关团体的宣传员,向工人、市郊农民和各阶层人民群众开展宣传活动,要求各机关团体邀请部门负责同志作报告或举行座谈会;在干部中举办各种讲座、座谈;在知识分子中围绕“怎样才算热爱祖国”组织一次大讨论。1951年国庆节前,南京市组织全市各行各业共1万余名宣传人员,深入工厂、农村和街道广泛宣传两年来祖国的进步和成就。广州市各机关、团体科长以上干部和中共广州市委的宣传员向各界人民作宣传报告,各区居民还举行座谈会、对比回忆会等,普遍进行爱国主义学习,使大家认识到新中国成立两年来的伟大成就和新民主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银川市亦组织各机关报告员、宣传员及读报组长和学校宣传队,向全市人民介绍“开国两年以来的各项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省级领导也向干部和师生作专题报告,听众达2400余人。西安市为使国庆宣传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组织党政军民机关团体及在校师生,实行“包干”制的办法,到居民院落和郊区农村中进行宣传。渭南市除动员报告员、宣传员之外,还抽调学校、工厂、团体的干部和自愿参加宣传者组成小型的宣传队,向群众进行系统、广泛的爱国主义宣传。上海市“动员和运用的宣传力量”更是“相当广泛”,华东暨市级的报告员119人出动报告,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组织党的宣传员达4000余人,参加全市361个宣传站工作的群众性宣传队人员共计2.6万余人,直接受到国庆宣传教育的群众“至少在百万人以上”。
除此之外,各地在国庆期间普遍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如张家口市组织宣传队、宣传卡车并制印漫画、传单和标语等宣传品;广西除举办报告、座谈会,还辅以广播、山歌、黑板报、图片展览等形式进行宣传,确保“使全体人民受到一次生动有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多样的国庆宣传活动,为人民群众普遍地了解新中国的发展成就和国内外形势创造了条件。
三、开展国庆宣传活动的现实意义
开展丰富多样的国庆宣传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过程广泛地增进了人民群众对于党和国家的认同和热爱,并促进人们将爱国情感转化为建设国家的具体行动实践。
(一)明确国庆意义,增进了爱国热情
通过国庆宣传活动,人民群众了解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从根本上明确了为何要开展国庆纪念。
在国庆宣传活动广泛开展之前,很多人“对纪念国庆意义了解的很模糊”,并不清楚其中缘由与纪念对象是什么。有人认为,“国庆即是公家人的事和咱没关系”。例如,中共咸阳县委宣传小组在宣传前“测验了几位农民,‘国庆是个什么日子呢?’”,几乎无人了解,有的说是共产党的生日,有的说是为“推翻满清那个事”,还有的说是关于“列宁、斯大林的事实”。由此可见,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许多人对国庆纪念的认知模糊。正缘于此,党和政府借助国庆宣传活动,注重向人们“讲解新中国与旧中国的不同”,使其“切实明了十月一日是个什么日子”。通过国庆宣传,人们基本对国庆节的重大意义和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有所了解,大多“能讲出他们亲身经过的土改、反霸、生产、镇反、发放贷款、农具肥料”以及抗美援朝等,由此“增强了爱祖国的热情”,意识到国庆纪念的重要性。兴平一区八乡的翟怀禄说:“给咱老人贺寿比起国家生日简直是不可比的,人老几辈子先人,没给咱置下土地,常受地主剥削压迫,现在翻身了,新中国成立了,光景也遇好了。”有的人更借此憧憬未来生活:“毛主席领导的中国两年来有这样多的成绩,将来的日子不知道有多么幸福哩!”
同时,国庆宣传活动极大地增进了人民群众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1951年,兰州市为庆祝国庆节,根据中共中央西北局指示,动员省、市级报告员59人,向各工厂、机关、部队、群众、学校作爱国主义报告,并利用短剧、歌舞、快板等形式进行重点宣传,曲艺界320人新编“大家爱国”等8种街头剧分组在16个地方演出;甘肃省文化馆、省友好协会、省新华书店举行了以祖国两年来的伟大成就、抗美援朝、苏联民主生活与建设为主题的照片、漫画展览;等等。通过广泛的宣传,使兰州市20余万名市民普遍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认识到祖国的伟大可爱,热爱毛主席,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解放军,更加加强了抗美援朝的力量”。有群众反映:“祖国成立两年以来,做了这么多事情,要不是你们说,我们就不知道”。银川市“国庆的宣传是广泛而热烈,基本上家喻户晓”,群众感到“这个节日真比过年还热闹”,各族各界人民的兴奋和愉快,全市街巷悬挂国旗,商店住户张灯结彩,充分表现出中国人民的大团结和对祖国的热爱。
(二)形成思想共识,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通过国庆宣传,人民群众由新中国的发展成就联系到自身生活状况、社会地位的明显变化,强化了“翻身”与获得“自由”“平等”“幸福”等感受,由此增进了对新生人民政权的认同和热爱。
1950年国庆节前,浙江省暨杭州市各界庆祝国庆纪念筹备委员会指出,要通过国庆宣传使群众普遍意识到,“中国人民赶走了帝国主义以后,紧密团结在人民政府与共产党的周围,可以依靠自己力量,按照自己意志,克服困难,自力更生”。对此,浙江省临安县农民在庆祝国庆时有着强烈的感受:“如果没有共产党、人民政府的领导,将不知如何的过着牛马生活”,对于当下的丰收“农民们看得清清楚楚这些成绩是怎样得来的”,因而更加期盼着“今年比去年好,明年要比今年强”。人民群众更多地将对于国家和政权的认同与“毛主席”“共产党”等话语象征紧密地联结起来。1951年国庆期间,驻银川市部队和省文工团举办文艺联欢会,为1300余名职工演出京剧、话剧、快板、舞蹈等14个节目。工人赵顺观看节目后说:“这是我们自己兄弟们演出的节目,我们翻身了,我们永远坚决跟着党、毛主席走。”通过国庆宣传,人民群众感受到“自己的祖国”出现了“许多的好事情”和“新人新事”,如西安市民认识到自己的祖国在近两年来“作了许多的好事情”,尤其是“镇压反革命和物价平衡”,“深深的感到新中国是可爱的”。有人在谈及爱国公约时说:“订爱国公约是表示爱国,因现在国家好,解放不久,火车就通了,国民党那时乱七八糟,谁爱过它了!”另有人说:“国民党那时,今天把这家抢了,明天把那家抢了,现在的世事可稳当了”。兰州市民也通过“宣传了祖国两年来的伟大成就”之后,认识到“国民党把咱们害咋了,人民政府、毛主席替我们办了许多好事”,“共产党和毛主席才是我们的救星”。由此,国庆宣传“增强了群众热爱祖国的情绪”,使广大群众都能明确新中国的发展成就,坚定地认同“共产党、毛主席领导”。国庆宣传活动的成效正如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在总结中所述:“凡受到此次教育和影响的人,在不同程度上均普遍提高了爱国主义的思想,增强了对人民祖国的热爱,更加信赖和拥护毛主席、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有力地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三)响应号召动员,凝聚了建设合力
将爱国热情转化为推动新中国建设发展的实际行动,成为开展国庆宣传活动的落脚点。
中共中央强调,各地要以国庆宣传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使之成为推进“各种工作的政治动员”。对此,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以实际行动献礼国庆。
1950年,华北地区各厂、矿职工纷纷制订生产计划,以积极开展生产竞赛迎接新中国的首个国庆节。吉林市工厂企业将多种多样的宣传鼓励形式运用到现场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激发广大职工以生产竞赛响应中共吉林市委“提前完成第三季度生产任务迎接国庆日”的号召。
1951年国庆节前,中共中央指示各地应根据自身工作需要,在国庆宣传中进行发展生产、征粮、扩兵等政治动员,并着重宣传“当前的中心工作”,使此次国庆宣传“成为推动工农业生产,推动捐献飞机大炮及爱国公约运动,推动参军运动以及其他中心工作的动力”。对此,《内蒙古日报》刊发社论《以实际行动来庆祝国庆节》,号召人们积极投入支援抗美援朝、生产自救、镇压反革命三件大事。苏北人民群众受到“爱国主义的宣传教育”,在国庆节前即“掀起了缴纳爱国捐献的热潮”,提前超额完成增产捐献计划,实缴爱国捐献327亿余元,可购买21架战斗机。中共陕西省委也动员各界人民以检查爱国公约的执行、优抚工作及增产捐献等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迎接国庆。兰州市经过广泛的国庆宣传,“对捐献飞机大炮款额入库起了很大作用”,“国庆日兰市献入库数字即达百分之八十,在宣传中尚有人继续捐赠”。银川市各界人民群众在听取国庆报告后亦积极进行爱国捐献,共缴纳献款3亿余元;其中工商界集体献金1.6亿余元,充分地体现出各界群众的爱国热情。
1952年的国庆宣传进一步动员全国人民“积极开展增产节约运动,迎接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并“继续加强抗美援朝工作,加强国防建设,以保卫国家建设和远东及世界的和平”。对此,陕西省南郑地区以秋收评比、冬麦下种、增产节约和清洁卫生等实际行动迎接国庆,其中“镇巴互助组订正完成全县冬麦下种九万亩的任务”,工商界的16个行业“订正物资交流的购销计划”,以展开缴纳税款竞赛的实际行动庆祝国庆。总体看来,国庆宣传活动极大地增进了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并将爱国情感转化为爱国捐献、生产竞赛、增产节约等献礼国庆的实际行动。正如西乡县一位村长谯老元所述:“庆祝国庆节要合于实际行动,不能空口说白话,我要努力生产,早交公粮,支援亲人志愿军,彻底消灭美帝野心狼,建设好祖国。”
从整体来看,1950—1952年的国庆宣传活动,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及全国各地的协同实施下,向人民群众阐明了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和面临的形势任务,使之明确了新中国成立的重大历史意义,并受到广泛、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极大地增进了人民群众对祖国和新生人民政权的认同与热爱,推动了人们将爱国情感转化为献礼国庆的实际行动。同时,党和政府在国庆宣传实践中及时总结、不断深化宣传经验,由此推动国庆宣传活动在逐年实施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这一过程对促进个人与国家产生命运与共的联结,推动新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