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份清单考证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文本创制、早期传播接受史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针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廓清了种种困惑,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战略,“显示了鲜明的革命锋芒”,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在重要历史关头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作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压轴篇,刊发全国,影响世界,使邓小平一生的光辉业绩达到新的高度。研究发现:这一重要历史文献的文本创制一气呵成、早期传播接受过程一路绿灯、落实转化一以贯之,诚为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一桩佳话,谱写了改革开放“春天的故事”的激越乐章。
新中国政府和市场关系演变述论
如何处理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政府和市场在各自的领域和合理的边界内发挥作用,是新中国经济发展史上一个贯穿始终的问题。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是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政府主导,市场式微。改革开放以后,在诱致性变迁下,市场作用逐渐增大,直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此后的20年,中国开始致力于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其后为加入WTO,中国加快了政府经济职能转变并鼓励民营经济发展。2001年底加入WTO以后,中国充分利用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和经济全球化两大机遇期,实现了十年的经济高增长,虽然是政府与市场共同发力,但是两者边界不清问题仍然存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受到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影响,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下,政府和市场关系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因势利导,围绕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问题,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对经济体制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作出部署,主动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革。
以更高水平自贸区建设打造我国制度型开放的新引擎
制度型开放是我国实现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键内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此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强调要进一步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确保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核心领域实现与国际通行规则的深度对接与相通相容。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我国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承载着我国实行制度型开放的试点探索功能,为制度型开放的理念付诸实践提供了重要平台和支撑,起到了核心引擎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制度型开放的时代要求与发展要求,分析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在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等方面的先行探索和开放过程,指出自贸区在推动改革创新、提升开放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后,文章提出了深化制度型开放改革、辐射带动开放型经济发展、服务国家对外战略、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以及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等五个方面的战略提升建议,试图为制度型开放背景下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提供参考。
国际经贸领域竞争中性豁免规则的困境与完善
竞争中性的适用需要以有效竞争的市场机制为基础,旨在通过构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推动经济效率的提升。而国际经贸领域的竞争中性原则会遭遇各国立场和利益差异的挑战。公共利益常被用作竞争中性的豁免基准,但由于其边界的模糊性,留下了可解释的空间,容易变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难以形成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国际规则。为此,应当从竞争中性的理论基础出发,以列举加兜底性规定相结合的方式设计竞争中性豁免规则。同时,我国也需积极推动构建符合自身利益的豁免规则,并通过国际谈判的方式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可与支持,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和促进全球经济共同繁荣与发展。
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政策协同与需求匹配研究
——基于KANO模型的分析
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背景,基于政策系统理论和KANO需求模型,分析了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就业创业的政策供给情况。文章探讨了政策供给体系、内容和工具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政策对港澳青年发展需求的响应。研究发现,尽管政策体系已初步建立,但存在政策主体协同不足、政策内容完整性欠缺、政策工具结构失衡等问题。据此,本文提出调整政策供需匹配、优化政策主体协同、扩大政策覆盖内容、增加需求型政策等建议,旨在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和协同性,以更好地满足港澳青年的大湾区发展需求。
新型城镇化推动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
——来自试点城市的证据
为了推进传统城镇化道路的模式转型,近年来逐步开始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地区试点和推广工作,这一新的制度模式能否引领地区经济增长,是中国经济增速压力下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2003-2018年城市层面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新型城镇化试点对当地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试点显著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机制分析表明,通过投资增强产业发展和加大科技投入是新型城镇化提升经济增长的重要路径。进一步来看,新型城镇化政策具有“涓滴效应”,能提高试点周边城市经济总量。异质性分析显示,新型城镇化的政策效应集中体现在城市群内工业基础较好的中小城市。因此,新型城镇化要重点关注工业发展的中小城市,并进一步提升科技研发力度。
高密度城镇化地区的城村“价值联动”融合发展研究
——以深圳市平山村为例
作为一种仍将长期存在且愈发稀缺的空间类型,城中村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在弥补城中村与现代化城市社区在多方面品质差距的同时,充分识别和释放城中村的核心价值潜力使其真正融入城市体系尤为值得关注。本文针对存量背景下城中村发展困难和多元价值的梳理,提出城村之间“价值联动”的融合发展策略,结合深圳市平山村的规划实践,探索城中村在微更新过程中如何构建自身与区域的多元价值联动体系,包括以复合功能的联动培育内驱动力、以异质空间的联动提升品质内涵、以多元文化的联动丰富烟火气息,在物质与精神层面共同促进城村之间在功能业态、空间特色和文化传承方面的共生互补,形成差异化协同发展的城村融合。
产业融合下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纵向优势构建
——跨区域整合的调节作用
随着数字经济推动产业融合,各制造产业正经历产业分工、纵向结构等结构重组,并改变过去的纵向利润分配结构。因此制造企业需要围绕最终利润分配权建立针对原行业上下游企业以及新进入数字创新企业的纵向优势。数字化转型能否帮助制造企业构建适宜的纵向优势?围绕这一中心问题,本文通过研究中国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试图揭示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纵向优势的影响以及企业跨区域整合程度的调节作用机制。本研究的结论扩展了学界关于数字化转型战略意义与效用认识的维度,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战略以及转型后的整合模式选择等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从侧面论证了“东数西算”等国家重点战略以及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