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集成电路标准研究所正式成立。
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集成电路标准研究所致力于打造高水平标准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标准化教育,开展前沿技术标准研究与国际合作,提升国际标准化参与度,从而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服务集成电路事业发展。
标准化是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服务经济社会整体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保障。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院长杨旭东认为,集成电路标准研究所的建立,标志着将有更多高层次人才参与到标准化的工作中,将为我国标准化事业增添新的力量,为全球标准的制定贡献中国智慧。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信息技术与自动化标准处处长刘大山表示,集成电路产业标准化是技术创新成果实现规模化应用和全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环节,在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深度调整的背景下,标准化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任务。集成电路标准研究所的成立,不仅是一所新机构的建立,更是集成电路标准化长远事业的开端。
资料显示,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成立于2021年4月,是清华大学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主要瞄准集成电路“卡脖子”难题,聚焦集成电路学科前沿,打破学科壁垒,强化交叉融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实现集成电路学科国际领跑,支撑我国集成电路事业的自主创新发展。
自成立以来,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在半导体和集成电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
2021年10月,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与航天772所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书,着力解决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加快建设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
2022年4月,该学院研究团队首次实现了亚1纳米栅长晶体管,推动了摩尔定律进一步发展到亚1纳米级别,同时为二维薄膜在未来集成电路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此外,该学院的全球首款可片上学习的忆阻器存算一体芯片和可重构数字存算一体AI芯片两项研究成果还成功入选了2023年度“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
发现“分享”和“赞”了吗,戳我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