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很幸福!

教育   2024-10-18 21:08   广东  


教育是一场幸福的遇见

是一场爱与被爱的双向奔赴

而师德师风的全面提升

是打造和谐教育环境的重要因素


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

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多年来党委书记坚持为新入职教师

开展师德师风教育专题讲座


10月17日下午,学校在雅韵楼音乐厅举办2024年师德专题讲座。学校党委书记、理事长廖立国以“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为题,为全体新教师、全校科级以上干部等430名教职工讲授2024年秋季学期“师德第一课”。党委副书记兼督导专员王玉娟,副校长严景阳,副校长、老年大学校长孙巧耘,党委委员、副校长、党委组织部部长谢嘉,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部长郑润真到场聆听。讲座由孙巧耘主持。


▲师德专题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

廖立国带领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廖立国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举行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对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全国教育大会是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动员部署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更是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廖立国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密结合当前学校的中心工作,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推进“五育”并举,打造具有珠科特色的“三全育人”模式。他特别指出,当前学校正在全力推进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要以此为重要契机,深入思考在大数据、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新目标、新方向、新模式,并转化为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

“要仔细对照指标积极开展对标建设,不论是在什么岗位上,不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要把日常工作做扎实,这样才能有方向、有目标、有抓手,做到全局统一、步调一致。”廖立国指出,只有将评估工作融入日常工作,同时将日常工作融入阶段性战略目标中,才能真正做到以评促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廖立国结合学校当前工作实际

围绕教育家精神

与在场教职工共同探讨

“如何做一名好老师”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老师,一定都是怀着满腔的热情和大爱,秉持着教育的初心和担当,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和意义而汇聚到这里的。”廖立国提到,学校每年都会引进一批新教职工,在进行全面深入的考量后,他们选择了珠科这个平台,这不仅是职业道路上的一个选择,更是对教育事业的深情拥抱,是无私奉献精神的一种体现。“大家同样怀揣着‘桃李满天下’的美好愿景,渴望在珠科这片教育的沃土上播撒希望的种子,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廖立国指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教师自己首先必须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心里始终装着国家和民族。作为教育者要先受教育,传道者必须要先明道、信道,就是要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特别是“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课堂教授是有纪律的,教师一定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师德专题讲座现场



在我们国家,人们把教师尊称为先生,而大先生的‘大’就是学问之大、奉献之大,也是品德之大。”廖立国强调,德与责任是两个不同方面,在工作范围内或者部门范围内的是责任,超出了部门和个人的岗位责任的就是德。但两者也是密不可分的,德建立在完成责任的基础之上。“作为教育工作者,一日在岗,就要怀着一份大爱、敬畏之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把责任完成得淋漓尽致,把教师职业道德体现出来,这才是大爱、大德,只有这样才称得上‘大先生’。没有完成责任,那么德从何而来?

“德在于行,应以仁、义、礼、智、信、诚、谦、和、正为行为准则,真正做到立德、立功、立言。”廖立国引用了宋代大学者张载提出的儒家最高道德理想等,引导教职工从心、身、欲、物、家、国、意、诚的人生哲理和精神境界中体会大德,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取向“各行各业都有职业道德要求,选择了教师作为职业,就要认真遵守此份工作的职业道德,完成此份工作的责任。如此才能在大德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进而更好地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师德专题讲座现场



“我们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思想活跃、充满自信,同时又兴趣广泛、个性鲜明,不能以传统思维和固定模式进行教学,而应运用大智慧,在差异中寻求共识,在个性中寻求和谐,实现‘求大同、存小异’的目标廖立国指出,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和认知特点,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做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的引导者。他特别强调,要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最大程度因材施教、因时施教。

“如果一个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甚至是排斥这个专业,怎么能让学生学好这个专业呢?只要是为学生好,我觉得就值得去做。”廖立国表示,学校自建校以来一直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坚持为学生提供宽松的转专业条件,今年更是进一步推出“零门槛”转专业政策,充分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意愿和需求,得到考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教师的知识宝库是教育智慧的源泉,但教师绝不能满足于现有的知识积累,而应聚焦市场动态,确保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紧密相连,致力于培养能够迅速适应市场变化、勇于面对挑战、善于解决问题的优秀人才。对于如何更好地施教,廖立国指出,要引导新生紧密结合新时代市场需求、自身兴趣爱好和天赋,明确对所学专业和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让学生不论是在思维方式还是在动手能力等方面都充分契合专业就业基本方向。“通过政策和施教的有效配合,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全心全意投入学业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梦想,如此方能充分体现大学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



“做一名好老师不容易,做一名上课上得好的大学老师更不容易。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潭水。”廖立国以“买衣服”为切入点,讲述如何从衣服的包装、设计和品牌等方面领悟出从古至今人类的品味变化。“人就如衣服,通过‘包装’与时代接轨。”指出,随着人工智能(AI)、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新式生产力、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不断涌现,知识更新很快,这对教师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课堂教学工作做得很具体很细致,也很难出惊天动地的成果,但需要老师们长期付出、精心准备。特别是现在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很多知识,老师们只有持续更新知识储备才能满足学生需要。”他希望老师们把心沉下来,刻苦钻研、严谨治学,不断充实、拓展和提高自己,要深入到产业一线、企业岗位实践锻炼,了解行业动态和技术需求,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持续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重难点,培养更符合产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没有全民健康,何谈全面小康。作为教师,只有积极主动管理自身健康,同时以自身力量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才能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廖立国指出,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学校正在以“医、康、养、学、研、游”六位一体结合的办学宗旨建设老年大学,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促进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平台。他希望在场教师积极参与建设,尤其是银龄教师要深入探索如何修身、修心、修德,持续发挥出人生价值,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为。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心的人、不愿意奉献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廖立国指出,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主张对今天的教育教学工作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经由伏羲、周文王、孔子三位圣人创作的《易经》,同样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他表示,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值得每一个人去学习和感悟。从古至今许多人投身教育事业为人类文明发展添砖加瓦,中国教育思想史的发展足以证明教育教学工作的伟大。

“学校鼓励教师长期在校从教,终身为校任教,设立‘终身教授最高学术荣誉,享受一流待遇,梁艳春院长和何平院长正是‘终身教授’获得者,这个尊师重教的做法得到了上级的高度认可。”廖立国指出,“仁义礼智信”是传统道德,而“德智体美劳”与此一脉相承,学校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也十分符合老祖宗提出的伦理道德观念。学校一直在努力提升教师职业荣誉感,希望大家珍惜教师这份崇高的职业,热爱教育事业,安心从教,踏实工作,真诚关爱学生,用大爱书写教育人生,做到无愧于“人民教师”光荣称号。 



“求无上道,追求大道,进而弘扬大道;胸怀学生,胸怀学校,进而胸怀天下。”廖立国强调,教师既要在“授业”“解惑”上精益求精,更要以“传道”“弘道”为责任和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认识和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挖掘好、运用好其中蕴含的丰富精神资源。”

廖立国特别提到,学校在文化传承方面有很好的基础和条件,建成了国学园区并致力于将其打造为重要的大健康教学实习基地、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医传承基地;目前也正在推进校园文化提升工程,以党建为引领,构建“德智体美劳”的育人体系,分别围绕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开展专项建设。“希望各位老师切实用好资源,在文化浸润、感染、熏陶中有效吸引学生、塑造学生,让同学们能够零距离、沉浸式、多维度体验和品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校是老师们的坚强后盾
永远为老师们的发展提供坚强支持”
廖立国表示
希望各位老师尽快适应环境
调整好工作状态
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
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家精神


通过此次讲座

我们感受到了双向奔赴的强大力量

新学年、新挑战、新期望

学校将持续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珠科力量


#你有什么感想吗?

期待在评论区看到你的留言!


   
来源 SOURCE
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

撰文 WRITER
陈宣彤、赵家宜

摄影 PHOTOGRAPHER
林于莎、曾锦茵

排版 EDITOR
何汇然

责编 RESPONSIBLE EDITOR

初审:林悦、郑薇

复审:陈宇、林志扬

终审:郑润真、汤义和


版权 COPYRIGHT
图文由@珠海科技学院 新媒体中心 编辑整理,如需转载,请与工作人员取得联系。

点击在看
为师德点赞!

珠海科技学院
珠海科技学院(原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官方公众号,推送校园动态、发布重要通知、服务师生校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