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斯图布想让俄罗斯被踢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席位,自然是指俄乌冲突中俄罗斯的“侵略行为”。但问题是,任何试图踢走俄罗斯的提案,都得经过俄罗斯自己同意。这不免有些自相矛盾:你想让俄罗斯退出,而它自己却有权否决这个提议,俄罗斯会配合吗?显然不会。
其实,芬兰并不是第一个提出类似想法的国家。在此之前,乌克兰、波兰等国也曾多次提出要将俄罗斯从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移除,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这并不是因为大家不想,而是规则摆在那里,“五常”结构是二战后建立的国际政治框架的核心,撼动它的难度可想而知。
接下来,斯图布的第二个提议是废除“五常”的一票否决权。这个提议同样不可小觑,因为它触及了国际政治权力的最核心利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的一票否决权,正是它们在国际事务中掌握实权的工具。试想,如果取消了这个权力,美国、中国、俄罗斯、法国、英国等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必然大打折扣。问题来了,这些大国会自愿放弃这个优势吗?恐怕想都不用想。
要废除一票否决权,不仅要联大三分之二的成员国通过,还需要包括中美俄英法在内的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而要让“五常”都点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就拿美国来说,它是全球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尽管在很多国际议题上反对俄罗斯,但在涉及自己利益的时候,美国同样不可能轻易放弃否决权。中国、俄罗斯等其他国家自然也不例外。
很多人不理解,既然美国和芬兰都是北约成员国,而且在很多问题上反对俄罗斯,为何美国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芬兰的提议?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尽管美国在外交上与芬兰步调一致,特别是在反对俄罗斯的问题上,但美国深知,现有的安理会架构对它自身的利益是有利的。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已经明确表态,认为“把俄罗斯踢出安理会的想法几乎不可能实现”。即便美国对俄罗斯的行为有所不满,但在这种涉及全球权力结构的议题上,美国不会轻易让出自己手中的权力,毕竟一票否决权也是它维护自己在国际舞台上主导地位的关键手段之一。
至于斯图布提出的“扩大常任理事国席位”这一建议,其实比踢出俄罗斯和废除否决权要稍微现实一些。目前,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只有五个——这个数量显然不能代表当今世界的多样性。包括德国、日本、印度、巴西等大国,早就希望能够跻身常任理事国行列,提升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事实上,中国早已表态,愿意对安理会改革持开放态度。但问题在于,如何改革、增加哪些国家成为常任理事国,这个过程远比想象的复杂。比如,德国、日本、印度、巴西这几个国家,虽然有强烈的意愿“入常”,但每个国家背后都有不同的国际背景和利益博弈。印度就曾多次申请成为常任理事国,但每次都被挡在门外。
美国虽然支持日本和印度入常,但没有其他常任理事国的支持,结果依然遥遥无期。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芬兰总统的这些提议,更多是一种政治姿态,既显示了芬兰在国际舞台上的存在感,也借机表达了对俄罗斯的不满。
作为北约的小国,芬兰或许更应该把精力放在如何推动俄乌冲突的早日结束上,而不是高举不切实际的改革大旗。毕竟,在国际政治这个复杂的博弈场上,理想和现实之间,往往隔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