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股强冷空气袭来,温度骤降20℃以上,对很多外用药物的使用带来影响,尤其是低温药性增强,使用不当很容易导致鱼类中毒,降温后还是要谨慎用药,以下几个要点不能忘。
随着水温下降,适应高温生长的优势藻类,如蓝藻、绿藻等逐渐死亡,而适应低温生长的金藻、硅藻、小球藻等逐渐繁殖,并成为优势种类。
这种现象就是生物群落自然演替,也就是“转水”。“转水”初期死亡藻类沉底,水质变清或先变浊再变清,变清的水体中有机质减少。
此时,带有强氧化性的消毒剂、刺激性大的杀虫药,使用量应该减少;刺激性强的消杀类产品,会导致池塘中本来已经“脆弱”的藻类加速死亡,“倒藻”速度加快,水质、溶氧快速变差,降温期应慎用刺激性大的消杀类产品。
降温后夜晚多北风,极容易出现应激性“倒藻”,如遇连续多天降温,藻类大量死亡,水质明显变清。藻类利用水体中氮的能力下降,氨氮易升高,同时也常伴有夜晚严重缺氧。
这时大量外用碱性强的【过氧化钙】或【过碳酸钠】等增氧药物,使水体局部(缺氧鱼集中的区域)pH值升高,导致氨氮的毒性增强,加重缺氧浮头鱼类的死亡。
杀虫药的使用要严格结合水质、天气、鱼体质的变化。其中,温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多数养殖鱼类在低温条件下,对菊酯类更敏感,毒性更大,且具有负温度系数,即随着温度下降对鱼的毒性增大。菊酯类药物在低温(10℃)毒性是高温(20℃)毒性的11倍!
另外,低温环境下,药液的化学活性降低,导致药效不佳。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使用者可能会增加用药量,从而增加鱼类中毒的风险。因此,低温期外用菊酯类药物,造成养殖鱼类中毒的情况屡见不鲜。
低温期不建议使用菊酯类药物,如果必须要杀虫,尽量使用【有机磷类】或【硫酸铜】等杀虫药。一旦低温期使用菊酯类药物发生鱼类中毒,应该及时打开增氧机,外用有机酸解毒,必要时大量换水,减少死亡。
现阶段基本到了养殖后期,有些养殖池塘底部淤泥多,加之平时不经常改底,底泥发黑发臭。昼夜温差大时,夜晚降温,上层水密度增大,很容易出现水体上下对流,形成“返底”现象。池底淤泥上翻,进入水体中上层,造成整个水体严重缺氧。
这种严重的“返底”,造成水体耗氧速度加快,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一同翻入水体,造成急性缺氧的同时,也容易引起鱼类急性中毒。此时再单一的外用急救增氧药物,常常没有明显效果。
降温“返底”后,引起严重缺氧“泛塘”时,在使用急救增氧药物同时,短时间内大量换水或加注新水,对于底泥厚、投喂量大的池塘很有帮助。最重要的是平时经常氧化改底,避免底泥发黑发臭,才是预防的根本措施。
降温期,水质不稳定,外用药物也受到很大限制,一定要谨慎用药!现阶段的温度,也和开春有类似情况,需要关注温度对药物毒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