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无论在哪个年龄段,我们都把社交看得十分重要。当我们处在人群之中时,热闹的氛围似乎能驱走所有的孤独。只不过,当人群散尽之后,我们的内心会变得十分空虚。这是因为,人群之中的繁华终究只是表面、浮躁的,而独处的时光却显得那么平和而宁静。我国著名演员陈道明曾在一次采访中说,“我一上酒桌就觉得十分煎熬,尤其是一个人喝醉后,一句话跟你说四五遍,一张名片递给你七八次。这时候,就会感觉很窝火、很愤怒,特别烦。”
在日常生活中,陈道明不喜欢应酬,从不光顾酒吧这类场所,也很少参加饭局。
他说,工作时,我的世界就是摄像机前的种种;生活中,我的世界就是家中的方寸之地。在独处的岁月里,早睡早起、按时锻炼,过好每一个无人打扰的日子。这样的生活,会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加宁静,心境也更加平和。如果熬到了没有不相熟的人联系你,也没有饭局邀约,更没有所谓的社交,那么恭喜你,你开启了完全属于自己的人生。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当进行了一整天的社交之后,整个人会非常的疲惫。过度社交会导致我们可支配的时间变少,让原本可以用来休息的时间被浪费掉。实际上,我们生活中的社交可以分为两类,有效社交和无效社交。有效社交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价值交换,这类社交能够帮助我们提升自己,取得学习或者工作上的进步。另一种是放松身心,这能够让我们获得情绪上的满足,从而提升生活的幸福感。比如,在休息时间和自己的好朋友去逛街游玩。无效社交指的则是那些既无法提供给我们帮助,也无法带给我们情绪价值的社交活动。通常而言,许多过度社交其实都是无效社交,会让我们身心俱疲。比如,当我们在忙完一天的工作时,随便在微信列表中找了个人,去KTV嗨到凌晨三四点,整个人昏昏沉沉。不仅没有起到放松的效果,反而会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无效社交通常有着缺乏真情实感、浅层次的交流和消耗电量的特征。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关于无效社交的调查,结果发现,61.7%的人觉得生活中的无效社交太多了。其中一位调查参与者表示,当进行完一整天的无效社交后,直观的感受是非常疲惫、烦躁。无效的“社交”,就像房间里多余的物品一样,只会慢慢地挤占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我们常常过于推崇社交的好处,却忽视了独处的重要性。独处与孤独不同,孤独是个体被动地陷入社交隔离的状态中,而独处则是个体主动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心理学认为,只有当人们独处时,才能处在一个轻松自在的状态,从而做回真实的自己。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事物,对我们原有的观念和认知产生冲击。独处时的“内在整合”,让我们的大脑得以调和冲突的观念,不断完善丰富着自我世界。简单来说,“内在整合”的过程,其实就是自洽的过程。独处就像是一道篱墙,暂时分割开现实世界的喧闹,让我们的心灵重获宁静。善于独处的人,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我的一位大学老师曾说,她非常享受一个人的旅行,因为想走就走、想停就停,完全不用考虑别人的感受。当我们处在人群之中时,总是会处于种种缘由迁就他人。比如,明明自己不喜欢,但却出于礼貌或者其他原因却同意了。在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做“真实自我(authenticity)”,指的是个体能够按照自己真实想法,而非外界的评判标准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心理学家迈克尔·克尼斯(Michael Kernis)和高曼(Goldman)曾提出了一个“真实量表(authenticity inventory)”,“真实量表”包含四个部分,分别是真实察觉(awareness),客观处理(unbiased processing),行动(action)及关系取向(relational orientation)。
“真实察觉”是做真实自我的第一步,指的是个体能够觉察到真实的自我以及自我的心理感受,比如欲望、动机、优缺点等。
“客观处理”指的则是个体要坦然接受自己的多面性,接受自己所有的优缺点,而非逃避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行动”指的是个体所有的活动,都是按照自己本身的价值观和想法,而非受到外界的影响。克尼斯认为,“关系取向”意味着个体通常能够在与自己亲近的人展现出真实的自我,通过自我揭露获得彼此的信任。许多研究已经表明,在“真实量表”中得分更高的人们,对生活的幸福感、满意度也越高。也就是说,当我们离“真实自我”越近时,我们就越幸福。总而言之,年轻时,我们总会被人群中热闹的假象所迷惑,渐渐地迷失自己。在经历了世界的纷扰之后,我们终将会发现,生活是自己的,而无需太多的人来装饰。当我们越来越习惯独处的时光时,生命的深度也会随之增加。第一心理 最重要作品——《朋友圈心理学》
宝子,喜欢我们的文章,可以把我们“设为星标★”哦!以免错过推送消息❤!更多精彩内容,关注:谷雨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