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编纂镇村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留住乡愁记忆的重要载体,更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响水县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镇村志编纂文化工程的通知》要求,立足县情实际,坚持“高质发展、特色发展、服务发展”目标定位,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全力打造镇村志精品工程,编纂工作有激情、有特色、有亮点。现刊发响水县地方志办公室经验做法,供各地学习参考。
镇村志编纂文化工程是江苏省委、省政府部署的一项重要文化工程。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地方志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响水县地方志办公室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十四五”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全力推进镇村志编纂文化工程。截至目前,全县8部镇志完成工作量95%以上,《江苏名镇志·陈家港镇志》《江苏名镇志·响水镇志》《江苏名村志·康庄村志》等3部省名镇名村志通过专家终审,省情影像志《康庄:故道荒滩上的稻香谷里》即将开机拍摄,一批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经济发展强村主动谋划新一轮村志编纂工作。全县上下形成了“领导关心重视、镇村积极参与、群众热切期盼、社会普遍欢迎”的浓厚工作氛围,地方志文化在响水大地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一、坚持统筹联动,推动镇村志高质发展
自觉把镇村志编纂工作放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大局中考量、谋划和推进,强化整体性、系统性思维,全力提升镇村志编纂组织化能力和水平。
一是规划先行。以“十四五”期间全县镇志出版发行全覆盖为总目标,按照“树立标杆、总结经验、分批推进”的思路,不搞一刀切、不搞生搬硬套。对全县8个镇编纂工作情况进行摸底,陈家港镇、响水镇正在重点打造江苏名镇志,小尖、运河、大有、双港等4个区划调整镇编纂面广量大、有序推进,黄圩镇、南河镇编纂工作谋划早、行动快。在此基础上,县级层面制定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各镇因地制宜制定镇志编纂推进方案,形成上下联动、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是强化保障。认真落实县委主要领导对地方志工作“在品牌统领上下功夫,出更多的精品、优秀成果”的批示精神,召开全县镇村志编纂推进会,制定出台《响水县“十四五”期间镇村志编纂考核奖补办法》,进一步强化激励保障。构建以镇为主、部门配合、社会参加、专家指导的“多维一体”工作架构,通过“面对面”解惑答疑、“点对点”现场指导、“一对一”把脉诊断,确保工作有力有序。建立健全组织架构、业务培训、纲目结构、序时进度、评审终审、设计装帧等6张任务时间表,挂图作战、依表推进,确保要素聚焦、力量聚合、责任到位。
三是突出重点。把省名镇名村志编纂作为重中之重,县方志办班子成员每人挂钩对接一部省名镇名村志,通过走出去学习、请进来指导等形式,积极搭建交流平台,每月进行工作调度,及时解决历史图片征集、新图片及音视频拍摄等具体问题。同时,放大响水镇、陈家港镇2部名镇志与康庄村名村志编纂经验成果,积极组织其他镇村编纂班子学习交流,对照标准、自加压力,加快进度、确保质量。
二、坚持因地制宜,推动镇村志特色发展
深入挖掘农业镇、工贸镇、城关镇、沿海镇等资源禀赋、历史沿革、特色文化、发展足迹,坚持“一镇一特”,推动镇村志更富内涵、更有魅力。
一是追寻历史足迹。始终秉持求真求实、客观记录的价值追求,在《江苏名镇志·陈家港镇志》编纂过程中,编纂团队多次赴滨海等地档案馆,多次到曾在陈家港镇和灌东盐场、三圩盐场工作过的离退休老领导、老职工家中,抢救性收集整理抗日遗址、百年老街、盐场大生产、老镇政府旧址、百货大楼等历史资料图片100多张,口述资料达2万字,以翔实的史料留住历史记忆;围绕面朝大海的独特区位,聚焦港城、港口、港产“三港”的发展历程,全面记述历届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开发沿海、攻坚沿海的战略决策部署,陈家港从海边小渔村逐步迈向全省经济发达镇的历史变迁,得到评审专家的一致肯定。
二是厚植文化底蕴。始终坚持文化赋能,进一步加强与县政协文史委、县文广旅局、县新四军研究会、县摄影家协会、县作协等单位和社会组织的密切合作,聘请一批专家作为县级层面地情文化指导员,进一步深化黄河故道、古云梯关等遗址探源分析,厘清历史脉络;加强对孝子坊、七星泉等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研究,科学编纂《大有镇志》《运河镇志》《云梯关村志》。即将出版的《江苏名村志·康庄村志》重点突出康庄村历史文脉,融创业文化、知青文化、稻米文化和生态文化于一体。《江苏名镇志·响水镇志》深入挖掘灌河文化、红色文化、美食文化、乡土文化,内容丰富、主题鲜明。
三是留住乡愁记忆。坚持把镇村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村医、方志文化爱好者作为镇村志编纂的骨干力量,加大社会调查资料、口述史资料的运用,让土生土长的当地人编写实实在在的当地志。《兴南村志》由兴南人自发组建编纂班子,全书详细记述了兴南村的历史沿革、村庄来历、各姓氏族谱、自然环境、新旧面貌、风俗习惯、名人事迹等丰富内容,还收集了兴南人的土话、方言,既严谨又生动,处处流淌着乡愁记忆,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朱文泉上将亲自审阅家乡志并题写书名。《云梯关村志》中“风土民情”记述的内容都是村民日常可观可感的事例,亲切自然,极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小尖镇志》《黄圩镇志》《运河镇志》初稿形成后,分别召开机关干部、当地籍退休老同志和在外创业有成人士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努力让镇村志装满乡愁、记住乡音、更接地气。
三、坚持修志为用,推动镇村志服务发展
聚焦“存史、资政、育人”的职责使命,更好地推动地方志文化成果创新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广大群众。
一是彰显镇村志精神价值。深度挖掘镇村志在编写过程中蕴含的精神力量,《江苏名镇志·陈家港镇志》全面描绘了新时代港城干群抢抓沿海大开发国家战略机遇,向海图强、奋勇争先的拼搏场景;《江苏名村志·康庄村志》系统展现了康庄人拓荒创业、敢为人先发展农业生产的吃苦精神;《黄圩镇志》《运河镇志》《大有镇志》详细记述了中山河沿线民风淳朴、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每一部志书都是响水人不畏艰难、自强不息、实干争先的奋斗史,每一部志书都充分展示了在提升农村基层自治中的人文价值,进一步激发全县人民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澎湃热情。
二是打造镇村志特色标识。依托悠悠灌河、滔滔黄海、绵绵中山河沿线风土人情,重点记述了响水镇费氏食品、陈家港四腮鲈鱼、小尖浅水藕、黄圩干丝、双港粉丝、六套山羊、大有黄桃、南河西兰花、康庄大米、运河鲜食玉米等特色农产品,突出记述了网红海滩、沿海工业旅游、九丰农博园、韩家荡天荷园、十里桃源、杨回风情园、云梯关景区等旅游线路,详细记述了响水镇梨花文化月、大有镇桃花文化月、陈家港镇渔火夜市嘉年华、黄圩镇风筝文化节等农旅活动,全力打造各地特色亮点,串珠成链,助力乡村振兴。
三是探索镇村志更高标准。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匠心修志”,实行“1133”工作机制,即:成立一个县级层面指导组、编印一本镇村志编纂指导书、组织市县镇三次集中培训、实行县镇村三级审核,从严把好政治关、史实关、文字关,确保每一部镇村志都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检验。同时,为避免行政区划调整带来的影响,把全县8部镇志作为一个整体,一体谋划、一同推进,做到“编纂组织统一、序言题词统一、印刷装帧统一、封面图文统一”等四统一,着力把镇村志打造成每一个响水人奋发图强、实干争先的精神家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响水新实践贡献更多方志智慧、方志力量。
编辑:高红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