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黄铁路机辆公司:向新而行 智驾未来

文摘   2024-12-18 20:27   河北  

只需正确输入运行参数,机车便能完成自动对标;一键启动防护报警功能,在几秒钟内便能完成对整列车的非正常防护……

近年来,朔黄铁路制定实施“121”发展战略、构建施行“12121”新质生产力实施路径,大力推进“四个基地”的建设升级,有力带动联合运输单位生产设备和管理模式的提质、向新发展。如今,在联合运输单位配属的大功率交流电力机车上,一些新程序、新部件、新装置已陆续投用,并不断改善着乘务员以往的操作方式和作业效率,让运输行车变得“更高效、更畅通、更精准”。


一种新程序,让列车防护更高效


在朔黄铁路机辆公司联运中心学习会上,指导司机张天翔正在向乘务员讲解非正常处理课件,在他身后的投影幕布上,一边播放着黑色字体的旧版内容,一边是红色字体的新版内容。

新旧之间,差别几何?

张天翔指向一条“单机被迫停于调谐区不能移动时”的处理流程并说到,依照过去的处理流程,乘务员从停车汇报到下车防护,全流程做完最快需要五分钟,靠的是经验和体力。

而从今年开始,传统的非正常防护几乎没了用武之地。乘务员在停车后可通过操作CIR电台中的防护报警程序,输入公里标按下“确认”键,在几秒钟内便能向区间其他列车发送报警信息。

“流程多了就容易出错”。在行车信息指挥中心工作的指导司机欧阳表示,以前在发生非正常情况时,超过一半的乘务员往往因为流程复杂和自身紧张情绪而造成处置混乱、防护不及时等情况。

如今,有了LBJ防护报警程序,从汇报到防护等等一系列操作都更加便捷,乘务员完全能腾出手来比照流程冷静应对,再也不用冒着风险下车擦拭钢轨、布置短接铜线,以往在司机室里常备的防护工具包也慢慢退出了大家的视线。

在目前的非正常案例中,使用LBJ防护报警程序的作业效率要较以往提升约84%、安全系数提升约78%……“使用更方便、更安全、现场防护几乎一步到位”,指导司机葛明明在员工培训时总结道。

除此以外,依托LTE通讯技术所衍生的创新升级还在继续。机车CIR电台中今年还添加了“进路预告”功能,当列车接近技术站时,调度指挥台会提前预告行车进路并“数字化”显示在CIR电台上,有效减少了车机联控环节人员互控、操作失误所造成的安全问题。

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标准化。随着设备数智化水平的阶段提升和人员对新生事物的成熟运用,联合运输安全行车的底气将会更足。



一个新部件,让区间行车更畅通


“停车为起车做准备……车停稳前适当撒砂……”。防洪度汛期间,在机辆公司机车模拟驾驶台周围,指导司机胡志伟正带着组内的新职人员模拟坡道起车操纵。

坚持这项专业培训的背后,记录着朔黄铁路大多数乘务员的难忘经历。

由于朔黄铁路西线区段多为6‰到12‰的长大上坡道,且山区气候多变,在雨雪天气下,乘务员往往因为空转、滑行等机车“脚力”问题而被迫停靠中间站进行处理。据不完全统计,二十多年来联合运输有数十班乘务员因此原因在朔黄线中途“搁浅”。

如何解决机车下砂问题?如果还靠传统的用锤敲、用铁丝捅这种“人力战术”,延误行车、被迫救援等意外风险将长期潜伏并威胁着行车安全和运输秩序。“最重要、最难解决的就是下砂问题”。时任运转车间技术员的孙金生讲述起自己和乘务员,在下雪天因机车撒砂不畅导致轮对频繁空转,最终被迫在原平南站停车修整的故事,在讲到最后时他呼出了这个结论。

在2023年二季度,朔黄线日均要完成一百万吨的运输任务,几乎每8分钟便要开出一趟列车。面对这项极富挑战的任务,朔黄铁路为确保在关键时期保证供应,开始联合各专业技术力量对机车下砂问题进行攻关。去年开始,在经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试验后,机辆公司创新性研究出一种提升机车轮轴粘着力的新部件,能够安全、实用的解决砂管堵塞、下砂量少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全面考验,这项改造正式推广实施。在去年年底,中铁一局配属的十台大功率交流电力机车利用中修机会,已陆续加装了这种二次增压撒砂阀件。实现后,值乘交流机车的乘务员在雨雪天气下行车时,只需间歇性的踩一踩撒砂踏板,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足量的砂子便源源不断的从砂管中“吐”出来;而且因为加装了砂管盖板,以往的出口端堵塞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乘务员交接班疏通砂管的频率降低了71%,撒砂问题造成的区间运缓、坡起救援次数也明显减少,中间站停车处理砂管的情况完全消失”。二次增压撒砂阀件统一加装后,在联运中心二季度安全例会上,孙金生满心欢喜地讲道。

为钢铁驼队“钉马掌”,机车运行的马力足了,乘务员“闯坡”的劲头大了,区间行车更加畅通。依靠科技创新来满足生产需求,不断打通安全、高效运输的“最后一公里”。中铁一局也在去年研制了重载列车坡起撒砂小车,再次提升了非正常情况下重载列车坡道起车成功概率,让安全运输更加蹄疾步稳。



一台新装置,让车机定位更精准


“你们可能想不到,去年单位的乘务员师傅们有时还要盯着电线杆子去对标开车”。带着一批新学员参观“国能号”交流电力机车时,运转车间副主任张志龙略带感慨地说。

机车监控全称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作为机车“四项设备”之一,它具有速度监控、信息记录、报警显示等功能,是机车真正意义上的“大脑中枢”。二十多年来,朔黄铁路各单位先后在机车上装配过LKJ-93型和LKJ-2000型监控装置,而且每一次更新换代都为乘务员带来着实实在在的方便。

那在联合运输单位中铁一局机车设备高速升级的过程中,这台装置又有什么新的变化呢?

张志龙紧接着揭晓了答案,为了方便演示,他带着学员在机车大库进行实地介绍。登上韶山4型直流电力机车后,张志龙简单操作起了LKJ-2000型监控装置。从输入司机工号开始,一直到区段号、车站号……各种繁琐的代码、组合键以及刻板的语音方式让一帮新人皱起眉头,直呼太复杂、看不懂。

而新装置的本事还不止于此。在中铁一局首批“国能号”交流电力机车上线运营后,其加装的LKJ-15C型监控装置,还将机车对标问题高效解决。再次回到“国能号”交流电力机车上,张志龙打开LKJ-15C型监控装置的数据设定界面,指尖轻触屏幕迅速输完参数,而且车站名称、股道号码、运行方向自动定位显示,人性化的语音方式等等都让学员们大开眼界,纷纷表示挺简单、学得会。

“以前在定州西得零公里对标,在三汲站又得找货6杆对标……因为一个对标问题可让人费了不少事,尤其那大雾、大雨天气,更是让人提心吊胆”。机车司机王岩在使用过LKJ-15C型监控装置后向伙计吐露道。

在如今的LKJ-15C型监控装置上,贴心的人体工程学设计、智能化的人机交互体验、北斗高精定位、车地安全通信等等强大的扩展性能,让机车实现了厘米级的自动对标精准定位等功能。即使在特殊站场、特殊天气下,乘务员再也无须为对标问题操心费力。

通过统计,从四月份新车上线到现在,中铁一局乘务员在15C型监控装置上的对标失误问题呈现归零趋势。科技创新由0到1发展,车机定位更加精准;安全隐患从1到0转变,以往的“凭眼力”“费脑力”也实现了“精准高效”的智能化蜕变。未来,LKJ-15C型监控装置还将为中铁一局在内的联合运输单位在移动闭塞、自动驾驶等领域带来更多精彩收获。

向“新”而行,“智”驾未来。运用新程序、新部件、新装置等更多新型科技创新成果,将不断提高联合运输单位智能化行车水平,使运输生产“更高效、更畅通、更精准”,为国能朔黄铁路公司建设世界一流专业领军企业提供智慧助力。



至公正己 厚德崇礼 创新引领

朔黄铁路新闻传媒中心

来源 | 机辆公司

作者丨云春丽 潘伟浩

编辑 | 刘志远

责编 | 孙振乾

审核 | 张   波

朔黄铁路之声
传播朔黄好声音,弘扬朔黄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