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海口城市指河流与海洋交汇处的海岸带上发育的城市,是具有河流海洋交汇、陆地海洋统筹融合等特色,将入海口区域内的河流、陆地以及海洋多样化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紧密联系的特殊类型城市。在经济全球化、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要求的背景之下,有必要将入海口城市作为一种专门城市类型,对其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入海口城市的内涵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河流海洋水系交汇。入海口城市位于河流和海洋水系环境频繁作用的过渡带区域,河流近河口段以河流特性为主,河口外海滨以海洋特性为主,河流和海洋则强弱交替地相互作用,有独特的泥沙运动、淡水咸水交互等性质。二是陆地海洋统筹发展。入海口城市地理位置特殊,位于陆地系统和海洋系统相互交接、相互作用的地带,兼具海域和陆域不同属性的环境特征,是地球上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最频繁、最活跃地带,统筹陆地与海洋的开发与保护的系统治理。三是通江达海区位优势。入海口城市具有通江达海地理区位的综合优势,是联结河流上游、中游和下游沿线城市的龙头城市,也是通过海洋与全球其他地区城市建立国际化联系的重要枢纽,形成其他城市难以比拟的区位特色。四是生态环境重要脆弱。由于入海口城市区域海陆气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和机理,形成融淡水、海水、咸淡水混合、潮滩湿地、河口岛屿和沙洲湿地等复杂生态系统,是不同圈层交汇、能流和物流的重要聚散地带,受人类活动扰动程度大,受气候变化影响敏感性强。
入海口城市由于其兼顾入海口自然属性和城市社会经济属性特征的独特性和复杂性,使得它们在面对气候变化时显得尤为脆弱。相关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对全球入海口城市产生深远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形式:一是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地冰盖融化,以及海水热膨胀,引起海平面上升。这对海岸带城市构成直接威胁,可能引发更频繁的洪水和侵蚀问题,威胁低洼地区的安全,甚至导致某些地区不再适宜居住。二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气候变化增加了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包括热浪、暴雨、飓风等。这些极端天气事件不仅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还可能对城市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行和经济发展。三是生态系统退化。气候变化对海岸生态系统产生了负面影响,包括珊瑚礁白化、盐沼和红树林等重要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这些生态系统的退化不仅减少了生物多样性,还削弱了城市面对自然灾害时的自然屏障。四是社会经济影响。海岸带城市经济活动丰富,包括渔业、旅游业、港口物流等。气候变化导致的生态系统退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直接影响这些经济活动的稳定性和发展潜力,进而影响城市居民的就业和生活质量。
入海口城市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宜居城市等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研究入海口城市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科学和实践意义。科学上,它有助于深化我们对河口生态系统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利用变化、以及气候变化影响的理解。实践上,这项研究能够为制定和实施入海口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通过探索和实践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策略,能够为全球类似城市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针对上述背景,《中国生态旅游》杂志编辑部拟以“入海口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行专题征稿。与此同时,为了支持和推动国内外入海口城市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计划于2024年9月25日至27日在山东东营举办的第五届国际三角洲论坛特此开设“入海口城市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会议时间暂定为26日下午,会议形式以成果分享和学术交流为主,欢迎感兴趣的嘉宾朋友们莅临指导(联系人:蒋会平 博士,邮箱:jianghp@igsnrr.ac.cn)。
核心议题
欢迎广大专家学者提交关于生态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政策和如何平衡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原创研究,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话题:
1. 生物多样性保护;
2. 生态旅游模式;
3. 环境友好型城市规划;
4. 城市安全管理与韧性城市建设;
5. 创新合作与生态城市建设;
6. 人口迁移、城镇化与市民化研究;
7. 城市群一体化与都市圈同城化;
8. 城市治理现代化;
9. 气候变化对入海口城市的影响;
10. 东营市高质量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挑战与新路径。
时间节点
提交全文:2024年12月31日
预期出版:2025年第一期或第二期
稿件要求
1、摘要投稿要求
(1)摘要投稿应包括如下6个方面的内容:①题目;②作者与单位信息;③摘要内容;④关键词;⑤论文是否获得基金课题资助(如果有,需要标注详细信息,含基金类型、课题批准号、课题编号、课题主持人,如果无,可标注无课题资助);⑥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简介及手机号、电子邮件。
(2)摘要内容字数要求500-1000字,应包括4个部分的内容:研究问题、思路与方法、结论、理论与实践价值。
(3)关键词应包括5-8个与文章内容紧密相关的有效专业词语。
2、稿件全文投稿要求
(1)征稿论文要求原创性,查重率不得高于10%;
(2)稿件格式符合期刊要求。
3、投稿方式
论文全文需投稿至 www.zgstly.net,请在投稿时遵循本期刊的格式和提交指南。我们期待着您对于推动入海口城市生态与发展研究的贡献。
专题召集人简介
-陈明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国科学院特聘核心岗位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家组成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基金1项,中国科学院从0到1原始创新项目、先导A类课题子课题多项,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等委托项目课题2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城乡融合)核心骨干成员。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编著参著10余部。荣获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吴传钧人文与经济地理优秀论文一等奖、《地理学报》创刊85周年最具影响力论文奖等奖励。兼任《Cities》、《PLOS One》、《经济地理》、《热带地理》、《世界地理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等期刊编委。研究论文报告入选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首批教材《国土空间规划理论探索》和人民出版社《“十四五”规划》等,多次应邀参加中央财办、中央农办城镇化和城乡融合主题座谈会。
-钟林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旅游与社会文化地理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兼任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中国林学会国家公园分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体系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管理学会旅游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旅游标准化委员会、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标准化委员会委员,生态环境部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咨询专家。发表学术论文210余篇(其中SCI/SSCI期刊源40余篇),编著8部,论文集4部,译著2部。荣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发展改革委机关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文化与旅游部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
-叶超-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上海市曙光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担任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委员,《地理科学》副主编,《Science Bulletin》和《科学通报》特邀编委,《Land》、《世界地理研究》、《热带地理》等期刊编委。从事城镇化与城乡治理、文化地理、可持续科学和地理思想相关的教学研究工作。在《Science Bulletin》、《Habitat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Rural Studies》《Land Use Policy》、《地理学报》、《读书》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人大复印资料转载16篇,40多份咨询报告被中央和省部级部门批示和采纳。论著入选国家“三个一百”原创工程,荣获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上海市决策咨询成果奖二等奖、第十三届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等奖励。
-刘大海-
自然资源部海洋一所海岸带中心主任/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自然资源部海岸带科学与综合管理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学术带头人。联合国海洋十年项目海洋负排放框架下全球海洋空间规划2060首席,联合国经常性进程专家,联合国《WOA Ⅲ》海岸带专章协调作者,联合国ONCE大科学计划国际协调人&兼职研究员,世界银行蓝色产业专家。国家万人计划拔尖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首席专家,中国海洋学会标准委员会副主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杰出学者,中国海洋大学博导,厦门大学教授。牵头起草并获批我国首个《海洋碳汇核算方法》行标(HY/T 0349-2022),编写完成行标《海洋碳汇分类与代码》。牵头国家和地方国土/海洋空间规划编制或专题研究30余项。在《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Land Use Policy》、《Catena》等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等项目30余项,出版著作4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10项,获省部级奖励或表彰20余次。
-曹贤忠-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青年菁英”人才。担任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上海高校一类智库上海城市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区域创新专委会副主任/秘书长、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专委会副主任,《经济地理》、《世界地理研究》、《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等多个期刊青年编委。主要从事创新地理、产业经济与区域发展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10余项,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Growth and Chang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Energy Strategy Reviews》等期刊发表SSCI/CSSCI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5部,撰写的多篇决策咨询专报获得中央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曾获得教育部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等多项奖励。
-马仁锋-
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土木工程与地理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经济与文化地理学、陆海空间规划与政策、中学地理课程-教材-教法研究和教学。现任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方向负责人,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主任、人文地理学科负责人、地理学一级硕士学位点执行负责人。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社科基金3项、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省部级项目14项、自然资源部等机构咨政项目20项,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及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子课题2项,在中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独著《浙江省自然资源资产评估及其地域管制》和《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等,参编“十三五”和“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2部,主编省级规划教材1部,主讲《区域分析与规划》入选浙江省一流本科课程,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荣誉7次。
图文编辑:于佳佳
审编:梁雨廷
终审:宁志中
我知道你在看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