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中方资助的秘鲁Chancay超大港口正式启用了,这可是个大新闻!这个项目不仅标志着太平洋贸易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还让当地的地价涨了不少。以前一平方米的地价在50索尔左右,现在涨到了40到50美元。首个从这里发出的货物是秘鲁特产——蓝莓,直接运往中国。
2025年1月8日下午,巴拉雷索出席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的区域国别论坛“大使讲坛”活动并发表主题演讲。他指出,钱凯港是秘中合作的历史性成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典范。“钱凯港,是通往未来的门户。”
2024年11月14日,钱凯港顺利开港,一期工程的建成,预计可节约20%以上物流成本,创造8000多个直接就业岗位。同年12月,钱凯港到上海港首次实现海运航线双向贯通。“从钱凯到上海,如今海运时间只需要23天。”巴拉雷索说,通过钱凯港,能够更好将拉丁美洲和亚洲连接起来,缩短运输时间,并降低物流成本,使秘鲁成为太平洋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
“实际上,这个项目带来的效益已远远超出商业范畴。”巴拉雷索表示,钱凯港为当地民众创造了培训与就业机会,有利于促进社区的包容性增长。“钱凯港在帮助我们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还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巴拉雷索表示,钱凯港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使用绿色技术,从而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钱凯港”是个什么港?这座由中国企业和秘鲁当地企业共同投资开发、合作建设距离秘鲁首都利马约60公里的港口正吸引着世界的目光。3700名建设者,1241天辛勤劳动,共同建设的经历将两国人民的心越拉越近。
Chancay一词有人译为“昌凯”,也有人译为“钱凯”。作为港口,无论是投资方还是地主都希望“日进斗金财源广进”,因此目前译为“钱凯”可能接受度更高一些。历史上,当地被作为一种人类文化现象加以研究时,曾被译为“昌凯”文化。
Chancay一词就结构而言,是由两个构词语素组合而成的,即Chan-和cay-。Chan-源于“汗”(Khan),这个词大概是在十三世纪左右从突厥语中衍生而来的,字面意思是“领主,王子”,缩写自 khaqan “统治者,君主”一词。这个词后来为欧洲语言所吸收。中世纪拉丁语 的chanis 、希腊语 的kanes 、古法语 的chan 、俄语 的khanu都与之有一定关系。后来该词逐渐泛化为一种尊称。
Cay-的意思是Low island of sand or coral,这是从西班牙语cayo(浅滩、礁石)一词演变而来的,与古法语 kai (沙洲)同源。因此,Chancay钱凯的字面义可能是“王的礁石”、“王的津渡”,也就相当于汉语里的“天津”(天子的津渡)一词。从港口的角度看,这个词确实挺合适的。
船停在码头是最安全的,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人待在家里是最舒服的,但那不是人生的追求。回首过往你会发现,最清晰的脚印,往往印在最泥泞的道路上。多年过后,你会回忆我们每天冥思苦想听写英语的日子;多年过后,你也会感恩和我们英语学习逆向法粉丝快乐相伴进步的日子!
背景介绍:秘鲁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Peru,简称秘鲁(Peru),首都利马。位于南美洲西部。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从西向东分为热带沙漠、高原和热带雨林气候。矿业资源丰富。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大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
在古印第安语中,秘鲁意为“玉米之仓”,因此地盛产玉米而得名。1533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544年,成立秘鲁总督区,成为西班牙在南美殖民统治的中心。1821年7月28日,宣布独立,成立秘鲁共和国。1835年,与玻利维亚合并,成立秘鲁-玻利维亚邦联,1839年,秘鲁-玻利维亚邦联瓦解。1879~1883年,军人曾多年执政。1980年5月,举行民主选举,恢复文人政府。
秘鲁是传统农矿业国,经济在拉美国家中居于中等水平。海、陆、空交通条件较便利;矿产、能源、森林、农业、水力、海洋资源丰富。宏观经济表现良好,市场增长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