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国内读大学和出国留学的区别,张雪峰说得透彻!

文摘   2025-01-14 14:03   北京  



导语


可能有人要问:"那到底是国内好还是国外好?"

答案是: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合适不合适。就像你不能说中餐和西餐哪个更好吃一样。重要的是找到最适合你的那一个。




最近提前批和一本批的录取结果陆续出炉,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退档时节"。


01


看到孩子没考上理想的学校,不少家长开始琢磨:要不送孩子出国读书?说到这个话题,先请出张雪峰老师的一句大实话。

张雪峰老师在直播时说得特别在理:"各位家长,你以为国外选个好大学就不卷了吗?你以为哈佛、耶鲁这些常春藤名校就不卷了吗?不可能的,有选拔就会有竞争,有竞争就会卷,只是卷的维度不一样。"


说实在的,这些年看过太多家长带着"国内太卷,出国读书就轻松了"的心态来了解,结果发现international students的竞争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激烈得多。


记得去年有个学生雨晨(化名)跟我抱怨说:"我真是服了。我都跑到美国来读书了,结果发现中国学生比国内还多,大家卷Paper卷得比高考还凶。"那时候就跟他说了一句话:"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你以为换个赛道就能躺赢啊?"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出国留学就没有意义。恰恰相反,国内外教育体系的差异,正是你弯道超车的机会。


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国内外大学教育到底差在哪里,让你少走弯路,精准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先抛个重磅的真相:很多人都在说国内外教育体制不同,却不知道它们的本质区别。


一个叫纽曼式教育,一个叫洪堡式教育。听起来很高大上是不是?别急,接下来我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告诉你这两种模式怎么影响着你和孩子的未来...


02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当年"学渣逆袭哈佛"的新闻?在2015年,接触过一个类似的案例。那个男生在国内高考只考了全省第三千多名,但最后被USC(南加州大学)录取了。很多人觉得这是"富二代花钱买来的offer",但真相可没那么简单。


说到这儿,先给各位家长打个预防针:国外名校的"求学之路"确实和国内不太一样,但绝不是用钱就能搞定的。关键在于,你得先搞明白这两种教育体制的本质区别。


我们国内的教育体制叫"洪堡模式",简单说就是"专业至上"。从高考填报志愿开始,你就得给自己定死一个专业方向。就像前两天碰到一个学生小美(化名),高二就开始焦虑:"我现在选物理还是化学啊?选错了不就毁了吗!"


但你去看国外的纽曼式教育,画风直接不一样了。一个学生思雨,去了美国一所liberal arts college。她大一狂刷了20多门不同领域的课,从天体物理学到艺术史,从计算机编程到古希腊文学,愣是把自己的schedule排得满满当当。问她怎么想的,她说:“我现在终于知道我对什么感兴趣了!"


这就是纽曼式教育的精髓 - "通识先行,专业次之"。美国大学新生入学,根本不用一进校门就确定专业,而是给你1-2年时间去"尝鲜"。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在接触某个领域后会擦出什么火花。


还有个学生大一是想学商科的,结果选了一门编程课,发现自己对coding简直上头,现在在硅谷当程序员,年薪20万美金。在国内,这种"路转粉"的机会可就少多了。


但这里必须说句"大实话" - 国外这种看似自由的教育模式,其实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要求更高。那种心想着"反正进去了随便混混就行"的心态,去了可能会死得很惨。有超过30%的留学生最后都倒在了"自由"这两个字上。


所以,选择什么样的教育体制,真的得看你是什么"选手"。如果你的孩子...


03


到底适合哪种教育模式?给各位家长捋一捋:

适合国内(洪堡式)教育的孩子,通常有这些特点:


  • 目标明确,比如从小就想当医生,而且这个梦想从没动摇过
  • 自律性强,能主动学习,不需要太多监督
  • 抗压能力强,特别适应"一考定乾坤"的模式

举个例子,去年遇到个学生叫雨辰(化名),高一就确定要学人工智能。这孩子自学能力超强,在我建议下,高中期间疯狂参加各种算法竞赛。最后果然如愿考上了国内某TOP2高校的AI专业。这就是典型的"洪堡式"选手。

但如果你家孩子属于以下情况,可能更适合国外(纽曼式)教育:

  • 兴趣广泛,不确定到底喜欢什么
  • 动手能力强,但不太擅长应付考试
  • 思维活跃,但不愿被条条框框束缚

在2021年,一个叫阳阳(化名)的孩子,高考只考了全省前5000名,但他从小就特别爱鼓捣电子产品,还在抖音上开了个DIY频道,粉丝20万+。

现在他在美国一所不错的工程学院。在学校边学习边做项目,导师对他赞不绝口。

但我得说句"扎心"的话:想去国外上学,光有钱还真不够。最容易在国外翻车的就是那些觉得"有钱任性"的学生。见过太多家长花了上百万,结果孩子第一年就被退学的案例。

所以建议各位考虑以下几点:

  1. 评估孩子的学习自主性。在国外没人管你,全靠自觉。
  2. 算清经济账。别以为交完学费就完事了,我见过好些家庭光给孩子买"学习资料"(这里你们懂的),一年就花20万+。
  3. 考虑孩子的抗压能力。我有个学生去了美国,大一课程全是英语授课,整整三个月没敢在课堂上说一句话,最后差点抑郁。
  4. 规划好时间节点。现在不是2010年了,国外名校也没那么好申。我建议想出国的孩子最好从高一就开始准备。

说到这,可能有人要问:"那到底是国内好还是国外好?"

我的答案是: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合适不合适。就像你不能说中餐和西餐哪个更好吃一样。重要的是找到最适合你的那一个。

毕竟,每个孩子都值得拥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未来。


本文来源综合互联网

排版编辑整理:天雅博教育

图文版权 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权益烦请告知





个人微信号:0016266758839

Tel:18710162085

Email:info@bordersky2013.com

天雅博国际教育
着眼全球优秀教育资源,天雅博致力于制定个性化的青少年成长规划和留学申请方案,用自信坚韧快乐的教育理念陪伴孩子们成长。天雅博现有学生成长规划留学申请、国内外文化专业考察研学活动、国际中文义工支教活动、国内天雅博讲堂志愿者义工活动等主要教育项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