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她是斩获“大藤”的天选之女!今年, 她被正式退学……

文摘   2025-01-31 19:00   北京  



导语


我们应该开始真正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长状态。不然,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请永远记住,人生成功的方式不止一种,大学不是人生的终点,也无法定义你的人生……



作者:吴老师。本文来源:公众号“IVYPEDIA留学私塾”(ID:IVYPEDIA)。


在2017年,5位哥大学生相继自杀。在2000年-2020年,超过30位MIT和哈佛学生自杀。就在去年,共计有4位达特茅斯学院和3位普林斯顿的学生自杀。

不久前,有一位前学员的家长向我求助。她之前已经在我们的帮助下进入了美国一所Top5的大学。然而,她还是在上学期拿到了F的成绩之后,被大学“学术警告”,随时面临被退学的风险……


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许多人无法想象的数据:我们有至少30%进入美国Top10学校的学员在大学内出现过类似问题。我们更是遇到不计其数的Top10名校学生的家长过来求助,孩子要被退学了,到底怎么办?


这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这些高中成绩极度优秀的学生甚至是所有人眼中的“天之骄子”,到了大学就会“跌落神坛”?



许多人都会把问题简单地归咎于美国大学。美国顶尖大学课业难度很高,中国学生不适应!事实真的是如此吗?我们遇到过大部分出现问题的学生,最终出现问题的原因绝对不是因为学习能力。要知道,要进入这些最顶尖的美国大学,拔尖的学术条件几乎是“标配”。

成绩差或者成绩下滑只是表象,也就是“症状”。真正的病因绝对不是能力问题,真正的病因是他们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动力,或者不擅于独自面对压力。


首先,我们要明白大部分这些中国学生和家长,一路杀进Top10名校,他们到底秉持着什么样的信念?这种信念就是:孩子必须上一所最顶尖的大学,这才是真正有价值且最重要的事情,其他一切都不那么重要。父母是否成功也由孩子的升学结果来衡量。

以这种心态进行备战,孩子们被迫进入了一个竞争残酷的修罗场,他们必须试图战胜身边的所有人。Top10名校每年总共也就200-300个本科生席位会留给中国学生,每年4万左右中国学生申请,低于1%的录取率。如此激烈的竞争,大家只关注自己的孩子能否脱颖而出,却没人关注他们能否“全身而退”。


中国孩子们根本没有时间去玩耍或者体验人生。相反,家长们坚持让孩子生活中的每一刻都变得富有“升学意义”。就好像每一项活动、每一个运动、考试和作业都是决定他们未来升学的重要部分。好像每一秒钟都必须被利用,否则就是浪费的。

在这种枷锁下,孩子进入高中后就开始询问顾问应该做哪些活动才能进入最顶尖的大学,而不是遵循自己的兴趣。他们与课外辅导的老师合作,把成绩单上塞满了A。他们在晚上、周末和节假日为SAT准备,参加无数次考试。即使他们已经考到了1500分(战胜了99%考生的分数),但在自己的高中可能只是平均水平。因此,一些最聪明的孩子在一个要求很高的环境中往往会感到平庸。


中国家长像哨兵一样守护着孩子的童年,努力确保他们专注于这些比他们那个时代高得多的学术和课外成就标准。他们都没有恶意,一切只是为了孩子的前途。他们认为名牌大学的品牌和平台是孩子成功的必需品。一切因此而产生的压力,孩子和他们自己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假设孩子最终进入了Top10名校。孩子是什么状态的呢?大部分家长和孩子都会认为,终极目标完成了。家长可以松一口气,孩子也觉得一切都结束了。但是,就像我和收获大学录取的学生和家长一直强调的:“大学只是人生的起点。”大学才是孩子真正快速成长并且找到未来发展方向的地方,但是很多中国学生到了这里已经身心俱疲了。用美国的一种说法,他们的油箱里早就没油了。

 
许多被家长不断“鸡娃”最后“鸡到名校”的学生,一旦到了大学,完全迷失了方向。家长无法在身旁继续给出具体的建议,孩子们完全不知道做什么事情是可以让他们快乐的,也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到底在哪里。这就是“过度鸡娃”的副作用,或者说这就是新时代中国美本Top10留学生面临的最大挑战。

在大环境影响之下,大部分家长和学生都只想着怎么让孩子进名校。但是,进入名校之后怎么办?进入名校之后,这些学生到底怎么样了?这些事情没人关心,也没人在乎。

如果一个顶尖学生被名校退学了,大家只会关注结果,因为被退学的这个结果而扼腕叹息。但是,没有人会去关心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现象背后折射出是什么样的社会问题?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又该怎么办?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断强调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一定不要“过度鸡娃”。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玩”,不要一切都以“升学”为目标。这当然很难做到,但对孩子的长期发展有好处。事实是,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上最顶尖的大学,人生中也有很多事情比升学更重要。

很多学生可能在本科的时候只去了一个Top30的学校,但是他有健康的心态,自己真正热爱的兴趣和专业,很强的社交能力。这样的学生一定会在未来发光发亮。

但是,另一个学生进了Top10,没有真正的兴趣,也不喜欢社交,在父母的保护下从来没有遇到过任何挫折。这样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后非常容易出问题。


根据哥伦比亚大学2018年的报告,他们发现41%的哥大受访学生因求职而面临严重压力,近三分之一的人经常失眠,五分之一的人难以集中注意力。


名校的学生们一直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轻则被校方退学,重则付出了生命的惨痛代价。

去年3月,斯坦福大学女子足球队的队长凯蒂.梅耶(Katie Meyer)被发现在自己的宿舍房间内自杀身亡。根据最新消息,斯坦福对于其违纪的指控是一切的导火索,而整个调查流程对于梅耶并不公平。

梅耶曾在医院直播

值得注意的是,梅耶已经是斯坦福在去年第四名自杀身亡的学生。这并非个例。

去年2月,医学院华裔学生Rose Wong被发现陈尸在校园宿舍内。六个月后,工程学院学生Jacob Meisel遭火车撞死,当地法医办公室研判是自杀。今年1月底,法律系学生Dylan Simmons同样是在宿舍内自杀。

梅耶自杀的宿舍

这不只是斯坦福所面临的问题,几乎所有精英大学的学生都面临心理疾病的威胁,他们之中的一些人最后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个数据在所有名校几乎都适用。在2017年,5位哥大学生相继自杀。在2000年-2020年,超过30位MIT和哈佛学生自杀。就在去年,共计有4位达特茅斯学院和3位普林斯顿的学生自杀。

如今的大学生往往承受着超乎常人想象的压力。这些压力可能来自于学校、同学、家庭或者社会。“你去了那么好的学校,你能有什么烦恼?别凡尔赛了!”类似的言论是危险的,这往往是压断名校学霸的最后一根稻草。


总之,我们希望这篇文章能让大家有更多的思考。我们应该开始真正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长状态。不然,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请永远记住,人生成功的方式不止一种,大学不是人生的终点,也无法定义你的人生……



本文来源综合互联网

排版编辑整理:天雅博教育

图文版权 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权益烦请告知





个人微信号:0016266758839

Tel:18710162085

Email:info@bordersky2013.com

天雅博国际教育
着眼全球优秀教育资源,天雅博致力于制定个性化的青少年成长规划和留学申请方案,用自信坚韧快乐的教育理念陪伴孩子们成长。天雅博现有学生成长规划留学申请、国内外文化专业考察研学活动、国际中文义工支教活动、国内天雅博讲堂志愿者义工活动等主要教育项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