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新启用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大楼,就诊环境焕然一新,硬件设施科技感满满,服务流程温馨便捷。市一医院眼科由我国眼底病外科的先驱、视网膜脱离手术和研究的创始者和奠基人赵东生教授创立,他“东方一只眼”的美誉激励着一代代的眼科学科带头人,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市一医院眼科经过70多年的务实努力,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疾病、遗传性眼病、白内障、病理性近视及小儿眼病等多个眼病的临床诊疗领域,跻身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眼科在新技术、新药物的研发和应用上硕果累累,始终以服务精神和创新实力,为患者点燃希望,创造光明的奇迹。
深耕专业让更多人“看见”
在各种疾病中,人类对失明的恐惧可能仅次于对癌症的恐惧,人类感知外界信息大约80%都依靠双眼。市一眼科始终围绕致盲性眼病,不断探索先进治疗手段,守护患者双眼。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视网膜脱离曾是国人最主要的致盲眼病,在赵东生教授的努力下,手术治愈率从几乎是0提高到85%~90%,他也赢得了“东方一只眼”的赞誉。多年来,市一眼科始终围绕“让更多人看见”的目标,立足专业,提升服务。
如今,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提高,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眼底病成为非常普遍的常见病,视网膜脱离、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的患病人数不断增加。
市一医院眼科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眼底及视网膜科主任刘堃介绍,作为综合型医院的眼科,接诊的患者病情通常比较复杂。像带有糖尿病肾病、肾衰竭、高血压、血糖控制不佳、心梗放置过支架情况的患者,往往先到内科治疗,再到眼科手术,流程相对繁琐。2023年底,市一医院在上海首创糖尿病眼病融合病房,探索复杂疑难糖尿病眼病患者的一站式诊疗新模式。
糖尿病人群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高达34.6%。该疾病早期无症状,眼底损害隐匿,眼部体征缺乏有效辨识和干预;一旦进展到中晚期,眼科医生接诊的患者往往全身情况差、合并症多,其手术难度和围手术期安全成为巨大挑战。部分患者虽经治疗复明,但因基础疾病控制不佳,眼病再次恶化,治疗周期长、医疗花费大、治疗预后差。为解决上述难点问题、发挥综合性医院优势,市一医院眼科与内分泌代谢科探索开展糖尿病眼病诊疗合作,先后组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多学科(MDT)诊疗团队,刘堃教授和内分泌代谢科主任王育璠教授领衔,共同制定标准化的眼部及全身代谢病评估和诊疗方案;开设糖尿病视网膜病变MDT门诊,由眼科专家、内分泌专家、血糖管理专职护士和临床药师联合看诊,实现门诊一站式多学科就诊,同步完成眼科及内分泌科诊疗、用药方案及胰岛素注射方法指导,提高患者就诊便捷性和满意度。团队首创的糖尿病眼病融合病房,由眼科与内分泌代谢科两个科室共管共治,收治急需眼科手术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创新性地运用持续性血糖监测的信息化技术远程、实时管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围手术期患者血糖波动情况,及时预警血糖危急值并干预;由内分泌代谢科综合评估患者全身状态,尽快纠正代谢紊乱,保证围手术期全程各项代谢指标达标,保证围手术期安全;眼科医生对患者精准进行眼部手术治疗,抢救视力。
“内科医生会给患者围手术期的管理建议,临床药师给出规范化用药意见,以前需要住院十几天至二十几天,现在基本上四五天就能出院,同时节省了50%的费用。”刘堃说道。与此同时,团队还自主研发多功能胰岛素笔,减少注射误差,保证医疗安全。两个学科各司其职、协作互助,克服了传统的会诊式血糖管理的不足,保障严重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围手术期安全及远期代谢获益。
糖尿病、高血压等通常是伴随终身的疾病,市一眼科作为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中心(全国共两家),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培训基层医生,进行早期糖尿病患者眼底疾病的筛查。为此,医院还建立了一站式诊疗中心,为患者提供终身规范化治疗指导,建立慢病管理平台,让患者得到长期、及时、精准的治疗。
研发基因疗法向顽疾开刀
在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创新”一直根植于市一医院眼科发展的基因之中。在赵东生、张皙、许迅等几代眼科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市一医院眼科开创了多个“第一”——中国第一例视网膜脱离手术、中国第一例涤纶布巩膜扣带手术、中国第一例玻璃状体切割手术,发明了国产眼内气体和重水。在市一医院副院长、眼科中心主任孙晓东教授看来,如今,精准化的近视防控、基因治疗和智慧眼科建设成为科室新的前行方向。
遗传性视网膜病变(IRD)是儿童及工作年龄人群发病致盲首位病因,发病率达1/3000,多为单基因遗传,遗传异质性高,致病基因多达300余种。眼科接诊的近20%的盲人是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导致的,过去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随着细胞和基因治疗越来越成熟,眼科疾病例如遗传性视网膜疾病、老年性黄斑病变以及遗传性或感染性角膜疾病等,未来都可以通过基因治疗的方法和技术,获得新的光明。
孙晓东带领眼科团队,从零开始,建立遗传眼病诊断流程,通过联合基因型和特定表型共分析,将基因检测阳性率提升至73%;在国内率先提出遗传眼病慢病管理,开展遗传眼病队列,已经完成入组先证者3998例。遗传眼病多为极低视力患者,传统的视力检查无法反应视功能残存情况,因此,孙晓东带领眼科团队制定新型视功能指标,建立遗传眼病特殊检查SOP共16项,规范低视力患者视功能检测,为临床试验提供新型终点指标。孙晓东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3项首例遗传性视网膜病变眼基因治疗,目前共开展近20项眼科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研究,牵头撰写了4项中国眼科基因治疗专家共识,为我国眼科基因治疗提供良好的规范和参考作用。
来自河南的11岁小女孩,自1岁学走路时就经常摔跤,她眼里的世界在晚上就会消失不见。她被确诊为先天性黑朦,是一种遗传性视网膜疾病,视力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最终完全丧失。多年来,父母带她辗转全国各地就医,不想错过一丝希望。无独有偶,由孙晓东带领的团队,自2013年开始,针对国人遗传性眼病特点进行精确治疗技术攻关,探索搭建基因治疗技术平台。2021年,市一眼科启动了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同年,这位小患者经过孙晓东团队的基因治疗,在夜晚重见光明,这也标志着中国第一例先天性黑矇LCA未成年人基因治疗手术成功。
此后,全国首个眼科罕见病诊治中心于去年7月在市一医院成立,这也是全国首个眼部疾病基因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不同种类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连续开启,将填补我国眼科自主研发基因治疗药物领域的空白。以黄斑变性为例,目前患者的知晓率还很低,不到白内障的十分之一。当患者黄斑病变时,看到的东西忽大忽小、颜色线条扭曲、立体感变差,严重时造成失明。对于难治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者而言,目前需要每月打针治疗,经济负担较重。眼科在基因治疗上的创新研究,有望让类似眼部疾病的患者实现“一次治疗、终身缓解”,同时推动价格低、效果好的国产新药尽快问世。
不仅如此,市一医院眼科一直很关注“一老一小”这两个特殊群体。近年来,针对中小学生近视眼高发情况,眼科中心学科带头人、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许迅,带领团队致力于建立全市青少年屈光发育档案,对于早期发现近视的和具有近视危险因素还没有形成近视的孩子,提早介入开展预防和控制。团队证实了户外运动能减少近视的发生,大力倡导增加户外活动预防近视的方法,并评估其有效性、提供决策依据,在关乎人口素质和大众健康的青少年近视防控领域做出努力和贡献。
将光明洒向祖国广袤大地
“敢为人先,开拓创新;胸怀祖国,守护光明;不忘初心,传承文化”,在眼科中心的一面文化墙上,赫然写着这样的标语,另一侧展示着一张张团队党员的风采照片,不少镜头记录了团队成员参与偏远地区医疗救援、志愿服务的动人瞬间。作为市一眼科党支部书记,刘堃介绍,眼科中心有8大亚专科、200多位医护人员,人员多、临床科研任务重,工作要想开展得好,精神文化的传承在其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能极大地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作为眼科的一个优良传统,团队将医疗扶贫视为医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身体力行地做医疗扶贫的先行者。“在很多高原地区,白内障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一台成功的白内障手术,帮患者恢复了劳动能力,往往就能挽救一个家庭,助力一方脱贫。”刘堃说道。早在1977年,时任市一眼科主任的张皙教授就通过医疗帮扶贵州。市一眼科始终秉持前辈的传统,在祖国的大西南、大西北都留下医疗援建、医疗扶贫的脚印。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许迅主任作为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的队长,在第一时间赶赴四川绵阳抗震救灾;2009年,孙勇主任参加了都江堰灾后重建的医疗保障工作;2014年,黄建南医生赴新疆喀什二院进行为期1年半的援疆工作;富名水医生、马盈医生先后在2013年、2015年赴云南德宏州进行对口援滇医疗服务。
从2017年起,眼科连续派出多位高年资医师赴西藏参加日喀则人民医院眼科的组团式援建工作,为实现“大病不出藏、中病不出地市、小病不出县乡”的全覆盖目标而努力,并通过变“输血为造血”,为当地留下一批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同时,自2017年至今,已连续派出5批次青年骨干援建遵义市人民医院眼科。此外,在青海久治、果洛,宁夏泾源,甘南藏区等地区,都留下了眼科人光明行的足迹;在四川大凉山、广西十万大山、云南边陲都有市一眼科人的身影。2019年,市一眼科获得上海市卫生事业单位脱贫攻坚记大功集体荣誉。初心使命担当在肩,为民情怀薪火相传,市一眼科这个团结奋进的集体,以奋斗为笔,身体力行地将奉献与爱书写在了祖国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