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丽水云和:倾心打造下山转移群众的暖心家园”一文,点赞云和抓实下山转移安置社区党建工作,推动幼有所教、壮有所为、老有所依的做法,相关内容如下:
“这两年,小区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作为下山转移居民,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我自己也是‘双报到’的村干部,平时比较喜欢帮邻里调解矛盾,社区工作人员经常联系我和其他居民参加会议一起决策社区大小事,让我特别有归属感。”在社区邻里节上,居住在凤凰山街道普光社区的原崇头镇沙浦村民、村党支部委员周丽英开心地说道。
据悉,凤凰山街道普光社区是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最早的下山转移集中安置小区。2024年以来,社区以下山转移安置社区党建试点工作为抓手,持续深化现代社区建设,以和睦家庭、和谐邻里、和美环境、和乐社区、和合共融的“五和”服务理念,打造幼有所教、壮有所为、老有所依的下山转移小区,让下山转移群众奔共富。
阵地集成化,打造“小而全”的全龄友好党群服务中心
邻里公园、城市书房、健身驿站、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妇女之家,在普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不管是老人还是儿童、青年或妇女,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的服务阵地。
为更好地服务下山移民中幼龄群体,普光社区依托城市书房,联合辖区幼儿园开展每月一主题的“大手牵小手”亲子主题活动,2024年以来,已累计开展活动13场次。“我们的每次活动都很热闹,很受家庭欢迎。活动打通了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零距离,也促进了新居民邻里间的家庭关系。”普光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旭芳说。
针对青年群体,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内成立青年夜校,组织30余名下山转移青年,开展青年社团、技能培训等活动,以填补青年服务空白。此外,借着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的契机,普光社区精心提升改造3处口袋公园,1处休闲长廊,并增设健身场所、升级文化广场、在小区大门口增设公交站点,以“绣花式”的提质改造方式,完善小区适老化功能。
服务精细化,营造“小而美”的和谐邻里氛围
家住普光小区的陈女士和邻居叶女士发生纠纷,久未解决。当社区“和大姐”解忧团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根据双方所属的下山转移前的原所在村,安排对应的村干部一起入户走访了解事情原委,再邀请双方坐下来调解,最后解决了矛盾。
王旭芳表示,“妇女群体是社区服务的重中之重。”为更好解决下山群众融合难度大、矛盾纠纷多的问题,普光社区吸收下山转移“双报到”村两委妇女干部和居住在社区的热心群众,成立了“和大姐”解忧团,专为邻里化解矛盾和提供志愿服务。
据了解,自成立了“和大姐”解忧团,社区里家常里短的事、夫妻感情的事,居民们都会找“和大姐”唠唠,将矛盾从被动到主动化解。同时,“和大姐”志愿服务队时常主动上门探望生活困难及腿脚不便的老人,除送去日常用品,还帮忙解决力所能及的事情。2024年以来,已为老年人志愿服务活动10余场次。
治理高效化,构造“小而精”的村社融合治理体系
2024年以来,社区全力推进下山转移安置社区党建试点工作,深化村干部到社区兼职、党员到社区服务“双报到”机制,实现服务治理全覆盖,社区治理的水平和效能不断提高,同时,围绕“五和”理念,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形成治理服务清单30余项,实现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的良性互动,营造“有事找社区”的良好氛围,助推基层治理“升温着色”。
“接下去,我们将在服务上接续发力,围绕居民的需求探索打造‘积分超市’‘共享厨房’,通过党建联建、联席会议和轮值式主题党日等方式,提高下山转移村党员干部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王旭芳介绍。
“短短几年时间,普光社区从下山转移安置小区蜕变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暖心家园,这是全体社区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接下来,凤凰山街道将进一步推进下山转移安置社区党建工作的实践和探索,不断创新服务模式,让下山群众不仅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更朝着‘富得起’的目标稳步前进。”凤凰山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绿谷先锋
一审:王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