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大》报道丨张兆丽:经纬间织就精彩人生

政务   2024-11-12 15:57   江苏  


《中国人大》杂志2024年第20期,刊发了《张兆丽:经纬间织就精彩人生》。




正文如下 ↓↓


张兆丽:经纬间织就精彩人生

“上帽檐是制帽工序中最难的一步,看似简单的针线操作,却关系到帽子的成品率,手头稍有误差,帽子就需要返工。”9月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捷锋帽业(泗阳)有限公司现场管理员张兆丽向记者边介绍边演示。明亮整洁的生产车间内,一排排机床整齐排列。只见张兆丽一手拿帽头,一手捏帽檐,双脚轻踩机器,飞针走线间,帽檐和帽头完美贴合,一顶帽子就这样诞生了。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17年前,在外打工的张兆丽偶然看到家乡制帽公司招聘车工的信息,凭借能吃苦、肯钻研,又有丰富的缝纫机操作经验,她顺利成为公司第一批员工,正式开启“制帽”生涯。


张兆丽代表(右二)和工友们在一起交流制帽技术。(代表供图)


干一行爱一行,张兆丽深耕制帽行业,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精进自己的技术,从最初一个合格产品都做不出的“技术小白”成长为负责公司一线生产的管理员。除了自己钻研业务,她还积极带领工友们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越是简单的工作越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张兆丽告诉记者,不同的帽型和布料对于制帽工艺的要求有很大区别。在缝制过程中,帽舌比较软的帽子,“可以一脚踩到头”;有衬垫的帽子,“就得拿手这样捏着帽檐、压好尺码条,紧贴着边缝制”;帽舌弧度比较大的帽子,“要注意用手掌这块儿用力推着”……娓娓道出的都是张兆丽从业多年的经验积累。


在很多人看来,流水线工作简单,但张兆丽却经常琢磨技术革新。每次公司引进新设备,上线新产品,张兆丽都会利用下班时间认真研究,然后将好的工艺方法和工友们分享。凭借多年积累的操作经验,她总结出“拿、捏、推”三字操作法,参与编写《机缝车间高台机操作规程》和《学习型班组评比细则》等规范和方案,并将这些经验在公司推广运用,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从事制帽工作17年,张兆丽始终坚守在缝纫机前。因为她在工作中的卓越表现,张兆丽先后荣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并光荣当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张大姐是我们心中当之无愧的劳模师傅,她用实际行动告诉我,缝纫也是一种专门工艺,不单纯是在流水线上的重复劳作。我们缝纫工也能创新、带团队,还能当劳动模范和人大代表。”工友们发自内心为有张兆丽这样的好伙伴而感到欣慰和自豪。公司还以张兆丽为组长组成“劳模班”,在她的带动下,公司涌现出许多像她这样的能工巧匠,在不同岗位上发光发热,齐心协力展现着劳动者风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这是对工匠精神的最高礼赞,也是对我们产业工人的最大激励。”张兆丽理解的工匠精神,是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她说:“‘产业工人’这个身份一直让我格外自豪,牢记总书记嘱托,我将深耕纺织产业一线,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展现新时代产业工人的责任与担当。”


张兆丽十分关注与工人利益息息相关的急难愁盼问题。继2023年为建立全国统一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平台建言后,张兆丽在2024年全国人代会上提交了关于建立新业态新职业技能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关于促进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建议。


“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纺织服装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要依靠人才数量,更要依托新兴技术。”张兆丽建议,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在纺织服装企业的推广应用给予支持。


一年多来,张兆丽积极参加学习培训、视察调研,积极向老代表“取经”,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她话语坚定地告诉记者:“作为一线的产业工人代表,我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为基层群众发声,不辜负人民的重托。同时,将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到产业工人队伍中来,为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努力奋斗。”(文/记者  张玮琦  王萍)



来源:《中国人大》杂志2024年第20期

 江苏人大发布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官方微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