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雍和宫》明信片共十张,2002年由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属于“中国风光”系列,明信片采用中英韩三种文字,向中外游客介绍北京雍和宫。
雍和宫鸟瞰
雍和宫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最初是康熙帝为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帝)建造的府邸,称为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雍亲王府被改为行宫,并正式命名为雍和宫。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驾崩后,其灵柩曾在此停放,因此雍和宫的主要殿堂的琉璃瓦由绿色改为黄色,以示尊贵。
雍和宫牌楼
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被改建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并特派总理事务王大臣管理本宫事务。自此,雍和宫成为清政府掌管全国藏传佛教事务的中心,也是清朝中后期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雍和宫牌匾
雍和宫主要由三座精致的牌坊和五进宏伟的大殿组成,从飞檐斗拱的东西牌坊到古色古香的东、西顺山楼,共占地面积66400平方米,有殿宇千余间。其建筑布局完整,规制合乎梵宇伽蓝,前部有七座建筑,后部各殿逐级升高,象征佛陀世界的庄严吉祥。
雍和门
雍和宫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汉、满、蒙、藏等多元文化元素。整个建筑群以传统中国宫殿式建筑为主,同时又融入了藏传佛教的装饰和雕刻风格。其内的雕刻、壁画和佛像等艺术品,都体现了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艺术价值。
御碑亭
作为藏传佛教的重要圣地之一,雍和宫供奉着众多的佛像和壁画,代表了藏传佛教的不同教派和传承。游客可以在此欣赏到精美的佛教艺术品,历史上,雍和宫发挥了加强中央政府与蒙、藏地方关系的重要作用,为多民族文化交流与国家统一作出贡献。其寺庙建筑、馆藏文物、佛事活动及对外交往都体现出民族文化交流与多民族相融共生的历史事实。
法轮殿
宗喀巴佛
万福阁
万福阁飞桥
迈达拉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