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丨《北京志·戏剧志》

旅行   2023-01-06 17:00  

《北京志·戏剧志》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市文化局承编,北京出版社出版。16开本,与《北京志·曲艺志》、《北京志·电影志》合编为一本,精装,共48.5印张,彩色插图48幅,89.7万字,2000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印数1800册。主编金和增,副主编佟志贤、周瑞祥,编辑刘剑华、张学礼、杜澄夫、潘德千。编写工作始于1993年,历时7年。

该书是《北京志·文化艺术卷》①中的一部分志。正文有概述、第一篇剧种、第二篇剧目、第三篇表演团体、第四篇演出场所、第五篇戏剧教育、第六篇重要活动、第七篇交流、第八篇社会团体和研究机构、第九篇出版物,篇下设36章,含细目51条,书后附有索引和编辑说明。

《北京志·文化艺术卷》编纂委员会主任蒋效愚、于长江、张和平,副主任徐天立、马玉田,刘锦云、鲁刚(常务),主编鲁刚,副主编王松声、刘有宽、陈天戈,周述曾等。

北京演出的戏剧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真人所扮演的戏剧;另一类是由艺人操纵的玩偶式的傀儡(包括木偶和皮影)所表演的戏剧。北京演出木偶始于唐,北京之真人扮演戏剧,一般认为始于金。金代的北京戏剧,是金人创作的“院本”。“院本”继承和发展宋杂剧,并在数十年的创作演出中不断衍进,为元杂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元代,北京有杂剧、院本和皮影、木偶等戏剧演出。主要是杂剧。这时的戏曲舞台演出艺术,已具备歌唱、宾白、科泛、舞蹈四大要素,它标志着我国的戏曲艺术已臻成熟。明代,戏曲种类增多,戏曲音乐有所发展和提高。清代是北京剧坛“花”、“雅”争胜和京剧诞生的年代。清末,戏曲教育有了发展。“科班”是这一时期戏曲(尤其是京剧)主要的教学团体。清代的北京从宫廷到王府,从城区到京郊,各种类型的剧场星罗棋布,剧场建筑质量和建筑艺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清光绪年间,电影传入我国,继戏曲拍摄电影后,北京的戏曲演员也开始灌制唱片。清末,戏曲研究有了划时代的进展。清末民初,学者王国维被誉为“我国近代戏曲研究创始人”。清末民初,受辛亥革命运动影响,首先在上海兴起京剧改良运动,北京也兴起以梅兰芳为代表的改良京剧之风,在京剧改良运动同时出现坤伶的复兴。同期,北京开始有话剧。30年代初期,北京舞台又多了评剧剧种。这时,北京的京剧已进入鼎盛时期,成为北京戏剧发展史上继元杂剧之后的又一发展高峰。此时,北京还有专门的戏曲学校,话剧教育也开始兴办起来。解放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下的北平,戏曲舞台日渐衰落。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7月1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文代会”)在北平召开,并成立中华全国戏剧工作者协会、中华全国戏曲改革委员会筹备委员会。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政务院下设文化部,文化部内设立了相应的戏剧工作机构——戏曲改进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所属文教局也设立文艺处暨戏曲科,以推动戏剧工作的开展。到1952年,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著名剧作家、导演、演员、戏曲音乐家等荟萃北京,分别就职或兼职各文艺团体,布列成强大阵容。到1959年,陆续建立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实验话剧院、中国京剧院等戏剧创作演出团体;创办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校、北京市戏曲学校等院校;建立中国戏曲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和中国戏剧出版社等出版机构;修缮、改建、扩建了广和剧场、中山公园音乐堂、吉祥戏院等旧有剧场;新建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东四剧场、首都剧场等演出场所。戏剧文化设施的大规模兴建,使戏剧事业得到空前发展。此间,曲艺艺人还创造一个新剧种——北京曲剧。“文化大革命”期间,绝大部分戏剧团体陷入瘫痪,首都舞台,一片沉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被撤销的戏剧团体恢复建制,被禁锢10年的传统戏和历史剧重现舞台。特别是话剧这一外来剧种,经过80多年的民族化过程,以其特有的中国民族气派和北京地方风格走向世界。1980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将老舍名作《茶馆》推向欧洲舞台,引起轰动,开创中国话剧走向世界的先河。戏剧理论研究也有重大成果。

该书从北京戏剧发展的千年历史中,记述了十余个剧种的形成、演变、发展乃至衰亡的过程,为人们了解北京戏剧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丰富的资料。








北京脉搏
关注北京的前世今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