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实用的3种跨文化沟通技巧

体娱   文化   2023-04-11 23:18   四川  

有的人出了家门,跨越了高山,跨越了大海,不光是旅游,不光是看风景,不光是赚钱养家,更是为唤醒尚在沉睡的人们......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他们传递纯洁而神圣的爱,发挥着光与盐的作用,尝试进行跨文化的交流和沟通。


最近读《哈佛非虚构写作课》,了解了一些跨文化沟通技巧,先整理分享如下3条:

 

1. 让对方设定说话的距离,

要让对方来领头

 

当你在跟别人说话的时候,注意跟别人保持合适的物理距离。

 

举个例子,在有些地方的文化中,人们平常在说话的时候,彼此之间是什么样的距离呢?

——几乎是肩贴着肩。

 

那是一种靠得非常近的状况,近得几乎能听到彼此的呼吸。说句有点夸张的话,近乎于“壁咚”或“墙咚”的情况。

 

在我们汉人的文化中,只有非常亲近的人,要说极为亲昵的话,才会如此。通常情况,我们会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

 

维克托·梅里纳在《跨文化采访》一文中说:

 

“作为一个记者,你必须抵抗住那种退后一步的冲动。”

 

因此,如果我们在这样的文化处境中与当地人交流,也必须尊重对方的文化,克制内心的不适与想要后退的冲动,在心中默默祈祷,求主加力量加添爱心,同时想着对方正是主所爱的人,我们接纳他(她)、爱他(她),就是爱主,接待主......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而在另外一些文化中,站得太近被认为是在挑衅。

 

所以,你要让对方设定距离,而不是由着自己的常规,依着自己的性子来决定。

 

当然,随着交往的深入,彼此的关系不再那么生疏,对方也可能作出调整,以适配当下的友情。

 

比如下面这个关于“握手”的故事:

 

我们中的很多人,一见面就立刻上去握手,狠狠地握手。这个举动并不总是得体的。要让对方来领头。

当我2002年访问南非的时候,我跟我的翻译建立了很好的关系。在旅程的结尾,我为了表示感谢,就拥抱了他,然后,我能感觉到他整个人都僵住了。

我才知道,这是大失态。我开始道歉。“不,不”,他说道,“下次就这么办”。他用他的拳头碰了我的拳头。

第二年,我又见到他时,我想跟他击拳,他却拥抱了我。我们之间,达成了某种相互的了解。

 

可见,关系到了某一步,对方也是愿意为你而调整自己的。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有人说,这是对方情商高的缘故,或者是学习能力非常强的缘故。但不管哪一种,总归是表明你为对方所付出的,有了那么一点点的果效,是非常值得开心的呢。

 

2. 管理好自己脸上的表情,

同时理解对方脸上的表情

 

多数情况下,我们认为,在聊天的时候,直视对方的眼睛,认真聆听,是真诚与尊重的体现。而

 

“如果你看着对方的眼睛,而对方退缩了,或者转头看向别处,那这个人就是在撒谎或者有所隐瞒。”

 

无独有偶,这个观点也是维克托·梅里纳在《洛杉矶时报》做调查记者(investigative reporter)的时候,他的一位导师曾经这么跟他说的。

 

不幸的是,有时候,这个观点是错的。

 

因为在有些文化中,你是根本就不能看着别人的眼睛的。

 

但遗憾的是,作者并没有举出具体哪些文化下的人是允许在说话时直接看着别人的眼睛。(若有谁知道,欢迎留言分享哦,先谢谢)

 

现实中,和渔夫聊天的时候,我也常常要求他看着我的眼睛,倒不是怀疑他说谎,而是觉得如此做,我有足够的受尊重感。

 

但他常常迎着我的眼光不久,便将头扭开,或者将眼光移向别处,有时候,我就会生气。

 

后来,他解释说,眼睛长时间盯着一个方向看,会痛,不舒服。最初的时候,我心里很憋火,也甚为不理解。后来观察,他确实眼睛存在某些问题,也就不再强求了。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同文化沟通,尚且存在如此障碍与不同,何况异文化沟通呢?

 

所以,在跨文化沟通中,我们一边要管理好自己脸上的表情,同时也要理解对方脸上的表情,不一概而论,先入为主地下判断。

 

快速进入有效沟通的方法之一就是观察,学习,然后尝试应用。

 

3.预备充足的时间,

耐心倾听对方的声音

 

现代生活节奏很快,我们常常喜欢凡事讲究高效。

 

高效意味着迅速,言简意赅。所以对于说话啰嗦的人,我们常常情不自禁地催促:“能不能讲重点?”“你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上文中的作者维克托·梅里纳的那位导师表述过这样的观点:

 

“他们必须得直截了当地回答你的问题,要不然就是在闪烁其词。”

 

这个观点在大多数情况,确实有用。因为我们潜意识里都是这么认为,也是这么做的。被问及有些尴尬的问题,或者不想正面回答的问题时,我们就会顾左右而言其它。

 

但是,它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事实上,每个人的表达方式不同,源于根植于他内心的某些不可放弃的观念(或者是信念)。

 

比如:

 

作者讲到他有一个叔叔,是从菲律宾来的。凡是你问他什么,他总是用一个故事来回答你的问题。

 

如果时间很赶的话,是不是很让人抓狂?

 

的确,他不直接。但是,他这么做是有其原因的。在他看来,他是在用一种更完整的方式来回答你的问题——比简单地说“是”或者“不是”要完整。

 

想想,有的牧者分享经文信息的时候,会花较长的时间去讲述经文的背景,又打一些比方或比喻,让我们理解当时的场景(进入第一作者与第一读者的语境)。有时候我们就会不奈烦,觉得好啰嗦呀。

 

现在看来,对方是为了让我们真正能尽可能完整地理解经文原本的意思,也就是圣.灵.原本的意思呀。

 

新.约.距离今日也2000多年了,旧.约.跨越的时间更长。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试想,期间的文化差异有多大?我们如今要跨越的何止是一条文化的鸿沟?难度自然是大的。费时费力更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要理解,要耐心听,认真领会。

 

回过来,在同一个时空下,跨文化的沟通中,同样存在许多的不同。如果真正爱对方(象主.耶.稣.那些爱对方的灵.魂.),就得放下自己的想法与预定目标。

 

比如,预备充足的时间,耐心倾听对方的声音,从中理解对方语言后面所想表达出来的真正意图。

 

万事不强求。努了力,尽了心,然后要顺其自然。相信都在天.父.的监察中,都在耶.稣.的掌管之中,都在圣.灵.引导中。

 

我们不过是器皿,成就与结果在乎祂。

 

 

 

今天就暂时分享这么多哦。


在跨文化沟通中,最重要的,还是祈.祷.,众人一起同心合意的祈.祷.,切切不断的祈.祷.。


然后,寻求星光之上来的指引,仰望月亮之上来的力量,依靠太阳之上来的帮助......


注:

 

 

(2023-4-10)

 




END


点击上方可关注


如果喜欢这些文字,请转发分享给更多的人吧,下方关注、点“赞”与“在看”,皆是支持,赞赏随意。


渔夫和云彩
JDT,读好书,讲好故事。 分享 灵修笔记+生活感悟。 偶尔也追追经典的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