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流产!「米非司酮」的15种常用方案,很少有人全部知道......

学术   2025-01-19 17:59   河南  

米非司酮的15种用法


米非司酮是一种全新的抗孕激素,其具体作用机制如下:针对女性子宫内膜孕酮受体,该药物亲和力较强,可有效结合糖皮质激素与孕酮,将作用效果充分发挥出来。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米非司酮在妇科疾病治疗中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及早改善,提升治疗效果,因此,逐渐被应用于紧急避孕、子宫肌瘤、子宫异常出血等,整体效果突出。

1、终止 8~16 周妊娠 

米非司酮是一种全新的抗糖皮质激素和抗孕激素类药物,同时为类固醇药物,在孕酮的辅助下可将药物作用效果充分发挥出来,特别是在妊娠终止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有两种服用方法

① 顿服法:米非司酮200mg,一次性口服;

② 分次服法:米非司酮100mg,每天1次口服,连续2日,总量200mg。

注意:首次服用米非司酮者,间隔36~48小时后(第3天上午)使用米索前列醇。

2、终止 16~24 周妊娠 

对于该阶段的女性,终止妊娠的常规方法仍然是采用侵入性的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但该方法患者所受痛苦大,对手术者的技术要求也高。因此,国内外的多位学者对该阶段药物终止妊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研究。

据复旦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在内的上海市13家妇产中心联合开展的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认为,单次口服米非司酮200mg配伍米索前列醇,每12h阴道给药200~400μg,是终止16~24周妊娠的理想用药方案。

3、稽留流产 

稽留流产是终止妊娠的特殊类型,死胎存留于宫腔内,除易感染外,胎盘蜕变、自溶可致孕妇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出血(DIC)、大出血,并因孕囊枯萎,胎盘胎膜陈旧、坏死,机化与子宫壁粘连,刮宫较困难,易造成子宫穿孔及流血过多,是终止妊娠中最难处理的一种。

米非司酮是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可以增加子宫肌层和子宫颈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给于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或戊酸雌二醇,促使胎儿、胎盘排出。

2018年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论文显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较单独使用米索前列醇更高效。中国2022年《早期妊娠稽留流产治疗专家共识》建议,口服米非司酮200mg,24~48h后开始使用前列腺素类似物。

4、抗早孕(49天内)

用药方案

停经≤49天之健康早孕女性,空腹或进食2小时后,口服25~50mg米非司酮片一日2次,连服2~3天,总量150mg,每次服药后禁食二小时,第3~4天清晨于阴道后穹窿放置卡前列甲酯栓1枚 (1 mg),或使用其他同类前列腺素药物。


卧床休息 1~2 小时,门诊观察 6 小时。注意用药后出血情况,有无妊娠产物和副反应(注意事项请参见说明书)。

5、子宫内膜异位症 

由于内异症为激素依赖性疾病,在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后,异位内膜病灶可逐渐萎缩吸收。

而米非司酮为强效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其与孕激素受体的亲和力为孕激素的5倍。每日口服25~100mg米非司酮,可造成闭经从而使异位的内膜病灶萎缩。其副作用相对较轻且无雌激素样作用,也无骨质丢失的风险。


6、异位妊娠 

手术是治疗异位妊娠的重要手段,通过输卵管开窗手术及切除患侧输卵管等,能达到治疗目的,但手术创伤较大,存在输卵管梗阻的风险,且会降低再次妊娠率。

临床中对于异位妊娠的药物保守治疗方法以甲氨蝶呤为主,其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米非司酮应用于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使绒毛变性,从而导致异位妊娠胚胎死亡,而被吸收。

米非司酮近年来治疗异位妊娠的报道较多,与效果相仿的甲氨蝶呤相比米非司酮用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成功率较高;有研究显示将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对异位妊娠可发挥协同效果,可共同促进包块吸收,并保护患者生育能力,且研究显示两药联合后可提高异位妊娠的治愈率及安全性。

7、紧急避孕 

针对紧急避孕患者,米非司酮药物组成成分具有显著抗孕激素,可有效抑制排卵,或者将排卵推迟,避免受精卵着床或者生长,改变子宫内膜厚度,从而实现紧急避孕等。

在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中 ,即使是较低剂量的10mg,也显示出与左炔诺孕酮相似的避孕疗效;但是,有13%的病例下一次月经周期的开始时间会延迟,因此使用这种方法的妇女可能会因治疗结果和妊娠状况不明确而感到焦虑。

张云霞等通过研究指出:米非司酮虽然能有效避免早孕,临床效果显著,是女性紧急避孕常用药物之一。

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仅限于性生活期间未采取避孕措施时使用,且每月仅可使用1次,如下次性生活仍未采取避孕措施,则需采取其他避孕措施;

②紧急避孕仅作为短期避孕,不能作为长期避孕措施;

③如使用紧急避孕药物后仍出现妊娠情况,应尽快进行人工流产,避免后期新生儿畸形。

8、子宫异常出血 

异常子宫出血是由于调节生殖系统的内分泌失调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多发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女性,尤以围绝经期功血最为常见。米非司酮的应用可使围绝经期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滤泡早中期,避免了由雌激素撤退波动性引发的出血。


9、子宫肌瘤 

文献指出,米非司酮可使肌瘤组织中的PR数量明显降低,影响肌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减少子宫动脉血流,并且可以使子宫肌瘤出血缺氧、变性坏死以致肌瘤体积缩小。

在《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中提到:我国试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剂量一般为12.5mg/d,国外多集中在2.5、5和10mg/d,而且也有研究提示米非司酮的抑制作用并不是随血药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2014年正式批准米非司酮(10mg剂型)用于治疗子宫肌瘤,用量为10mg/d,疗程为3个月。

(术前治疗)用药方案

口服,1次/日,一次10mg,于月经第1~3天开始,空腹或进食2小时后服用,服药后禁食2小时,连服3个月为一疗程(不应超过3个月)。

10、促宫颈成熟 

进行引产是临床上终止妊娠的常用方法。如果孕妇怀孕至少40周或其在妊娠的过程中合并有其他疾病,则需要对其进行引产,从而有效地避免妊娠过期,降低围产儿的病死率和窒息率。

引产能否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宫颈的成熟度,米非司酮是一种抗孕激素类药物,在进入人体后能有效地抑制人体内的孕激素水平,使胚胎组织因得不到孕激素的滋养而坏死脱落,是一种用于足月引产有用的辅助手段。

有研究表明,米非司酮对胎儿血供的营养摄取影响较小,用药是安全且可靠的,与小剂量催产素的临床效果比较,米非司酮用药更能够缩短产程,且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剖宫产率明显下降。


11、死胎引产 

引产的方法有多种,目前主要有利凡诺引产术、Foley 导管或水囊引产。从作用机制讲,米非司酮可作用于蜕膜,导致出血和体内 HCG 水平急剧下降,继而卵巢黄体溶解,降低体内孕激素和雌二醇水平。蜕膜变性又可引起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并促进宫缩和软化宫颈,有利于孕产物的排出。但这方面的应用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且多为与利凡诺或米索前列醇联用。国内尚未形成权威的指导文件。

12、治疗子宫肌瘤 

米非司酮具有抗孕激素和抗糖皮质激素作用,可抑制卵泡刺激素与黄体生成素的分泌,促进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米非司酮竞争性抑制孕激素的作用,使孕酮效果受阻,同时具有抑制排卵的功能,从而影响肌瘤的生长。


13、协助取环 

近年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取出宫内节育器前口服米非司酮可有效软化宫颈, 缩短手术时间、缓解术中疼痛, 从而顺利取出宫内节育器。不同的研究中用法有所差异,但大多为口服米非司酮25mg,2次/天,共服3天后在B超监控下取器。

14、库欣综合征

库欣综合征是由糖皮质分泌过多引发的以多血质外貌和糖耐量低减为典型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好发于20~40岁人群,女性发病率较高。

冯春萍等通过研究发现,米非司酮治疗库欣综合征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改善血糖水平,安全性较好。

用药方案

2015版《中国库欣病诊治专家共识》药物治疗部分提到:米非司酮也可以用于库欣病的治疗,口服,300~1200mg/d,治疗库欣病的有效性超过80%。

应用此药治疗,要注意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低钾血症、高血压、月经不规律、子宫内膜增生、皮疹等不良反应。

15、妇科恶性肿瘤 

米非司酮在妇科恶性肿瘤的应用多处于探索阶段。已有的文献研究资料表明,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并促进凋亡;可抑制卵巢癌细胞的代谢;可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迁移。

米非司酮在应用前也要注意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信息,因为其也有相应的禁忌,如合并有心脏、肝脏、肾脏疾病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者,或有使用前列腺素类药物禁忌者(如青光眼、哮喘或对前列腺素类药物过敏者),禁止使用此药。

推荐阅读:

科普大赛获奖动画展示,一站式搞定科普动画长图制作!

妇产资料站
上术医学妇产科频道,学术资讯、专业知识、指南解读、医考题库、好书推荐尽在妇产资料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