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这些童谣,你还记得几首?

文摘   2025-02-08 15:31   江西  


瑞金的先民在漫长的迁徙岁月中,饱尝生活的艰辛,大多数幼童都没有入学的机会,甚至连“三字经”也没念过,父母长辈们只能在小孩牙牙学语时,授之以即兴创作或道听途说的童谣,促使小孩学说话长见识,慢慢成长为口齿伶俐、明理懂事的人。这些童谣口耳相传,流传至今。


九堡镇密溪村

以自然万象为引子的童谣

一是以自然万象为引子的歌谣,常用比喻、拟人、夸张等表达手法,饶有兴趣,易学易背。

1、月光光,咒豺狼,豺狼吠,割韭菜,韭菜黄,好赶塘,赶只弯(草鱼),走上山,山有路,走上树,树有叉,跌在地上喊妈妈。

2、月光董董,挑担水桶,水桶八斤重,挑到广东,广东买包烟,吃到盐店前,盐店前买杆笔,做官了做下出,做到姐姐门口过,姐姐喊吾坐,姐要去看老鸦窝,风吹鸟窝翻翻叉,抱伙鸡子老艾(鹰)掐掐走几多只?十八只,还有只,还蛮好,拿来送给妹妹搞,妹妹搞哩手发红,送给公公做烟筒,烟筒食唔着,打你两骨凿。

3、月光光,秀花花,问下姐姐哪久嫁?嫁去哪?嫁到竹头背,鸡公者谷狗踏,猫子烧火鸭炒菜,猴子上树勾烧柴,螃蟹过河割韭菜,茶杯,酒一杯,姐姐食哩好去归。


以常见动物为引子的童谣

二是以常见动物为引子的歌谣,采用跳跃式的韵脚编词,念起来朗口,很有客家风味。

1、鸭婆呱呱,嫁得邻舍;邻舍嘴多,嫁得田螺;田螺尾细,嫁得老贵;老贵命短,嫁得笔管;笔管削了空,嫁得野鸡公;鸡会啼,煤卢犁,犁会走,嫁得狗,狗会吠,嫁得气鼓,气鼓烂袋。

2、麻雕子,叫啾啾。三岁妹子会唱歌,唱得谁听?唱得公公奶奶听,公公奶奶三餐吃饭要小心。鱼子骨头唔敢哽到,猪肉骨头唔敢丢掉。

3、麻雕子,缩钳钳。三岁满子会犁田,一犁犁进坑,捡碗田螺煮碗羹,食哩大也争,细也争。托家托伙打老兄,打哩老兄哦哦叫,走出门背偷冷笑。


以日常劳动生产为引子的童谣

三是以日常劳动生产为引子的歌谣,用顶真、排比、对偶的手法,增强童谣的艺术感染力。

1、砻谷、息缩,破米、煮粥,煮个粥,忽忽香,食哩鸡子掐砻糠,食哩鸭子腾圳上,食哩狗子汪汪汪。

2.砻谷、栖猜,饭气、奶奶,灶堂烧树皮,锅下蒸茄臂,茄臂香,炒生姜,生姜苦,炒猪肚,猪肚辣,辣哩妹子气哈哈。


壬田镇凤岗村古民居


其他

还有一种宿命论的童谣,如叫小孩子打开手掌,查看指纹,那圆的为箩,开口的为箕,按十指中箩的数量,编成了歌谣:一箩穷、二箩富、三箩牵猪古、四箩磨豆腐、五箩满冬冬、六箩做相公、七箩骑白马、八箩凉伞遮、九箩平安过、十箩撑大货。

当然,还有的大人抓着幼儿的小手指,边逗着玩,边教学儿歌:斗虫虫、咬手手,妹妹一百九十九,虫虫飞上天,妹妹地下仙(玩)。

数位幼儿齐聚某一家时,该家疼爱孩子的大人会拿出果品,边分发边教孩子们并排坐下学儿歌:排排坐,食果果,你打鼓,姐敲锣,你织布,妪穿梭

上了年纪的瑞金人,对这些传统的童谣耳熟能详,记忆犹新,带着小孙孙玩时,会将童谣传教下去。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现如今,小孩子普遍上幼儿园了,老师用书本里的儿歌取代了传统的童谣,古老的童谣已面临失传的境地。时至现在,瑞金人记忆中的《拍手谣》童谣还在流传。   

拍拍子一,凤吹鹅毛斗杆笔;

拍拍子二,两个徕子(男孩)斗巴掌;

拍拍子三,脱掉皮袄着单衫;

拍拍子四,四个田螺四个蒜;

拍拍了五,五月划船擂大鼓;

拍拍子六,六月鸡子花绿绿;

拍拍子七,天上落雨地下湿;

拍拍子八,八十婆婆白头发;

拍拍子九,观音太太童子手;

拍拍子十,食格食,看格看;

中间做到大罗汉。


云龙桥


这些瑞金童谣,

你都记得多少呢?

如果还有其他的,

请在留言区评论。

热门视频





来源:瑞金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编辑:杨路英
编审:吴志锋
审核:杨友明 黄书文
总监:刘春华 胡文彬

瑞金发布
瑞金市融媒体中心官方账号,主要发布瑞金时政、民生、社会新闻,是瑞金市委市政府对外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