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学科名称(代码) :地理学(0705)
第一部分 地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
一、 二级学科与特色
1.二级学科。 具有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和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3 个主干二级学科。还应在以下二级学科中有至少 1 个( 含 1 个) 以上的特色和优势二级学科:经济地理学、灾害与风险地理学、 景观与区域地理学、 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学、全球变化与世界地理学、地理教育学等。
2.学科特色。 应注重各种地理因素的空间格局、演化过程与相互作用机制以及优化调控等研究, 同时兼顾对地观测、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前沿工具和技术。
二、 学科队伍
3.人员规模。 每个主干二级学科具有专任教师 12 人及以上。
4.人员结构。 45 岁以下的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 30%, 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80%;专任教师具有 6 个月及以上境外经历的不少于 1/4;近 5 年新入职专任教师中, 本单位博士学位获得者不超过 1/2, 西部高校( 含少数民族地区) 本单位博士学位获得者不超过2/3。
5. 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 每个主干二级学科至少有 1 名学科带头人和 3 名学术骨干。近 5 年,每位学科带头人应具有地理学一级学科( 或相关一级学科、 地理学二级学科) 的博士指导教师的资格,出版过地理学领域的国家级规划教材或发表过高水平论文,主持过国家重大或重点项目( 含课题) 至少 1 项;每位学术骨干应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过地理学领域高水平学术成果, 主持过国家级项目, 目前有在研国家级项目或省级项目( 西部高校,含少数民族地区高校)。
三、 人才培养
6. 培养概况。应具备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近 5 年, 有 3 届及以上硕士毕业生, 硕士学位授予人数累计 30 人及以上, 硕士生就业率不低于 90%。
7. 课程与教学。地理学科硕士生核心课程( 学位课) 总数目不少于 5 门, 一级学科基础课不少于 3 门, 二级学科专业课程不少于 2 门, 研讨类课程不少于 2 门, 实践性课程不少于 2 门, 英文课程不少于 1 门。拟开设博士研究生系列课程至少 6 门, 且其中全英语授课课程至少 2 门, 西部高校( 含少数民族地区) 至少 1 门。课程应具有系统性、 前沿性, 并注重文、 理、 工的交叉融合, 研讨类课程和实践性课程比例不低于 50%。
8. 培养质量。近 5 年, 有一定比例硕士毕业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有一定比例的在学硕士研究生公开发表地理学领域学术论文或其他相当水平的成果( 如软件著作权、 专利、 国家或行业标准, 或省级标准( 西部高校, 含少数民族地区高校)。
四、 培养环境与条件
9. 科学研究。近 5 年, 专任教师年师均在研项目 1 项及以上、 年师均纵、 横向科研到账经费 5 万元及以上, 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至少 1 项, 有一定比例的硕士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
10. 学术交流。近 5 年主办或承办全国性的学术会议或国际学术会议至少 1 次, 开展国际合作项目至少 1 项( 西部高校, 含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不受此限制), 50%及以上( 西部高校, 含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为 30%) 的硕士生在学期间至少参加 1 次国内学术会议且有部分硕士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11. 支撑条件。拥有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或其他同级平台( 含共建);在申请单位各个主干二级学科上拥有完整的校级实验室或实验( 实证) 基地;有丰富的地理学科相关图书文献资料和数字图书资源;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学风和学术道德制度建设、 教育和管理工作;有专门的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的管理机构与运行机制。
第二部分 地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
一、 二级学科与特色
1. 二级学科。 具有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和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3 个主干二级学科。还应在以下二级学科中有至少 1 个( 含 1 个) 以上的特色和优势二级学科:经济地理学、灾害与风险地理学、 景观与区域地理学、 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学、 全球变化与世界地理学、 地理教育学等。
2. 学科特色。应注重各种地理因素的空间格局、 演化过程与相互作用机制等研究, 同时兼顾对地观测、 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前沿工具和技术。
二、 学科队伍
3. 人员规模。 每个主干二级学科具有专任教师 8 人及以上。
4. 人员结构。 45 岁以下专任教师的比例不低于 30%, 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50%;专任教师中, 教授至少 3 人, 副教授至少 6 人。专任教师具有 6 个月及以上境外经历的不少于 1/5。
5.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 每个主干二级学科至少有 1 名学科带头人和 2 名学术骨干。近 5 年, 每位学科带头人应具有地理学一级学科( 或相关一级学科、 地理学二级学科) 的硕士指导教师的资格, 出版( 含参与) 过地理学领域的教材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过高水平学术成果;主持国家级项目至少 1 项, 西部高校( 含少数民族地区高校) 主持省级项目至少 1 项。近 5 年, 每位学术骨干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过地理学领域高水平学术成果,主持并在研省部级及以上项目 1 项。
三、 人才培养
6. 课程与教学。 本科生核心课程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方案执行。拟开设硕士研究生课程至少 8 门, 课程应具有系统性、 区域性、 方法性、前沿性, 并注重文、 理、 工的交叉融合。研讨类课程和实践性课程比例至少达到 50%。
7. 培养质量。 近 5 年, 本科生的就业率不低于 90%、 深造率不低于 15%;以主持单位获省部级及以上的教学成果奖至少 1 项( 西部高校, 含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以主持单位或参与单位)。
四、 培养环境与条件
8. 科学研究。 近 5 年, 专任教师年师均在研项目 0.5 项及以上、 年师均纵、 横向科研到账经费 1 万元及以上;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的科研奖励至少 1 项( 含参与);有一定比例的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
9. 学术交流。 近 5 年, 主办、 承办或协助承办省级及以上的学术会议至少 1 次, 具有支持本科生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的保障机制。
10. 支撑条件。 拥有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或其他同级平台( 含共建);在申请单位各个主干二级学科上拥有系统的校级实验室或实验( 实证) 基地;有丰富的地理学科相关图书文献资料和数字图书资源;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学风和学术道德制度建设、 教育和管理工作;有专门的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的管理机构与运行机制。
一级学科名称(代码) :测绘科学与技术(0816)
第一部分 | 测绘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 |
一、 二级学科与特色
1. 二级学科。应至少具有 3 个稳定的二级学科, 其中至少有 2 个主干二级学科。主干二级学科, 包括: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摄影测量与遥感,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导航与位置服务, 矿山与地下测量, 海洋测绘, 智能时空信息技术。学科内涵与学科范围参见《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
2. 学科特色。 与时俱进, 反映测绘最新的发展方向, 并且强化本单位学科特色与可持续发展, 结合国家区域及行业需求,突出学科优势,重视社会声誉。
二、 学科队伍
3. 人员规模。专任教师应不少于 25 人, 其中正高级职称不少于 7 人;每个二级学科不少于 6 人, 其中学术骨干不少于 3 人、 正高级职称不少于 2 人。
4. 人员结构。专任教师有较合理的年龄结构, 其中 50 岁以下不低于 50%;获得外单位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不低于 40%;获博士学位的人员比例不得少于 60%。
5. 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学术造诣深, 治学严谨, 在国内外同行中具有影响力;学科带头人主持过国家级科研项目, 至少有 2 人在国际或全国性学术团体任职;至少有 2 名二级学科带头人在同学科或相关学科担任博士生导师并完整培养过 1 届以上博士研究生, 且独立培养过 2 届以上硕士研究生;学术骨干应作为主要研究成员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 或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 且独立培养过 1 届以上硕士研究生。
三、 人才培养
6. 培养概况。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第一志愿报考率较高, 近 3 年硕士学位授予总人数不少于 30 人。
7. 课程与教学。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符合本学科博士培养的基本要求, 能够覆盖该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 并根据特色进行课程构建和创新。现有教师能够满足本学科博士学位人才培养课程需要。
8. 培养质量。毕业的硕士生应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 能够在测绘与地理信息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 有较高的就业率并受到就业单位的较高评价;有一定比例毕业硕士生继续攻读国内外博士研究生;在学硕士生( 学术研究型) 在本学科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论文人均 0.5 篇, 并有一定数量的自主创新项目成果和各类国际或全国性( 含行业协会) 奖项。
四、 培养环境与条件
9. 科学研究。近 5 年科研成果显著, 学科点每年发表本学科高水平期刊论文不少于 10。近 5 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或企业重要工程类项目不少于 20 项, 科研经费充足,每年师均科研经费不少于 15 万元。
10. 学术交流。每年主持或参与国际学术会议、 全国学术会议, 并有一定数量的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有一定比例在校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 其中学校全额资助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人数比例不低于 10%。
11. 支撑条件。具有良好的教学与科研环境, 包括教学科研平台、 实践基地、 实验室和相关仪器设备及软硬件系统, 实验室仪器设备资产不低于 1500 万元。奖助学金体系健全。注重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制度建设,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健全。
第二部分 | 本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 |
一、 二级学科与特色
1. 二级学科。 应至少具有 3 个稳定的二级学科, 其中至少有 2 个主干二级学科。主干二级学科, 包括: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摄影测量与遥感,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导航与位置服务, 矿山与地下测量, 海洋测绘, 智能时空信息技术。学科内涵与学科范围参见《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
2. 学科特色。与时俱进, 反映测绘最新的发展方向, 并且强化本单位学科特色与可持续发展, 结合国家、 区域及行业需求, 突出学科优势, 重视社会声誉。
二、 学科队伍
3. 人员规模。专任教师应不少于 12 人( 正高级职称人数不少于 3 人), 每个二级学科应不少于 3 人( 学术骨干或高级职称人数不少于 2 人)。
4. 人员结构。专任教师有较合理的年龄结构, 其中 50 岁以下专任教师不低于 50%;获博士学位的人员比例不少于 50%;除单位特色二级学科外, 不同二级学科人员规模应基本均衡。
5. 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学术造诣较深, 治学严谨, 在国内同行中有一定影响;二级学科带头人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至少有 1 人在国内外学术团体任职;至少应在同学科或相关学科担任硕士生导师培养 1 届硕士研究生;学术骨干应作为主要研究成员参加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或主持横向项目。
三、 人才培养
6. 课程与教学。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符合本学科硕士培养的基本要求, 能够覆盖该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 并根据特色进行课程构建和创新。现有教师能够满足本学科硕士学位人才培养课程需要。
7. 培养质量。培养的毕业生应具有较好的专业素养, 能够在测绘与地理信息相关或相近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 有着较高的就业率并受到就业单位的积极评价;所培养的学生近 5 年能够参与一定数量的自主创新等科研活动, 并获得各类国际或全国性( 含行业协会) 奖项。
四、 培养环境与条件
8. 科学研究。近 5 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不少于 15 项, 每年师均科研经费不少于 5 万元。
9. 学术交流。近 5 年专任教师参加本学科国内外学术会议不少于 25 人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本科生、 研究生近 5 年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不少于 10 人次。
10. 支撑条件。具有良好的教学与科研环境, 包括教学科研平台、 实践基地、 实验室和相关的仪器设备和软硬件系统, 实验室仪器设备资产不低于 500 万元。奖助学金体系健全。注重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制度建设,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健全。
一级学科名称(代码) :遥感科学与技术(1404)
第一部分 | 遥感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 |
一、 二级学科与特色
1. 二级学科。 应至少具有 3 个稳定的二级学科, 其中至少有 2 个主干二级学科, 1 个结合所在单位学位点的学科特色的交叉学科。主干二级学科, 包括:遥感科学、 遥感探测技术、 遥感信息工程、 遥感应用技术。学科内涵与学科范围参见《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
2. 学科特色。 与时俱进, 反映遥感最新的发展方向, 并且强化本单位学科特色与可持续发展, 结合国家、 区域及行业需求, 突出学科优势, 重视社会声誉。
二、 学科队伍
3. 人员规模。 专任教师应不少于 30 人, 其中正高级职称不少于 8 人;每个二级学科不少于 6 人, 其中学术骨干不少于 3 人、 正高级职称不少于 2 人。
4. 人员结构。 专任教师有较合理的年龄结构, 其中 50 岁以下不低于 50%;获博士学位的人员比例不得少于 70%。
5. 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 学科带头人学术造诣深, 治学严谨, 在国内外同行中具有影响力;学科带头人主持过国家级科研项目, 至少有 2 人在国际或全国性学术团体任职;至少有 2 名二级学科带头人在同学科或相关学科担任博士生导师并完整培养过 1 届以上博士研究生, 且独立培养过 2 届以上硕士研究生;学术骨干应作为主要研究成员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 或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 且独立培养过 1 届以上硕士研究生。
三、 人才培养
6. 培养概况。本学科或相近交叉学科硕士研究生第一志愿报考率较高, 近 3 年硕士学位授予总人数不少于 30 人。
7. 课程与教学。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符合本学科博士培养的基本要求, 能够覆盖该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 并根据特色进行课程构建和创新。现有教师能够满足本学科博士学位人才培养课程需要。
8. 培养质量。毕业的硕士生应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 能够在遥感领域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 有较高的就业率并受到就业单位的较高评价;有一定比例毕业硕士生继续攻读国内外博士研究生;在学硕士生( 学术研究型) 在本学科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论文人均0.5 篇, 并有一定数量的自主创新项目成果和各类国际或全国性( 含行业协会) 奖项。
四、 培养环境与条件
9. 科学研究。近 5 年科研成果显著, 学科点每年发表本学科高水平期刊论文不少于 10篇。近 5 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或企业重要工程类项目不少于 20 项, 科研经费充足,每年师均科研经费不少于 15 万元。
10. 学术交流。每年主持或参与国际学术会议、 全国学术会议, 并有一定数量的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有一定比例在校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 其中学校全额资助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人数比例不低于 10%。
11. 支撑条件。具有良好的教学与科研环境, 包括教学科研平台、 实践基地、 实验室和相关仪器设备及软硬件系统, 实验室仪器设备资产不低于 1500 万元。奖助学金体系健全。注重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制度建设,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健全。
第二部分 | 遥感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 |
一、 二级学科与特色
1. 二级学科。应至少具有 3 个稳定的二级学科, 其中至少有 2 个主干二级学科, 1 个结合所在单位学位点的学科特色交叉学科。主干二级学科, 包括:遥感科学、 遥感探测技术、遥感信息工程、 遥感应用技术。学科内涵与学科范围参见《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
2. 学科特色。 与时俱进, 反映遥感最新的发展方向, 并且强化本单位学科特色与可持续发展, 结合国家、 区域及行业需求, 突出学科优势, 重视社会声誉。
二、 学科队伍
3. 人员规模。专任教师应不少于 15 人( 正高级职称人数不少于 4 人), 每个二级学科应不少于 3 人( 学术骨干或高级职称人数不少于 2 人)。
4. 人员结构。 专任教师有较合理的年龄结构, 其中 50 岁以下专任教师不低于 50%;获博士学位的人员比例不少于 60%;除单位特色二级学科外, 不同二级学科人员规模应基本均衡。
5. 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 学科带头人学术造诣较深, 治学严谨, 在国内同行中有一定影响;二级学科带头人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至少有 1 人在国内外学术团体任职;至少应在同学科或相关学科担任硕士生导师培养 1 届硕士研究生;学术骨干应作为主要研究成员参加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或主持横向项目。
三、 人才培养
6. 课程与教学。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符合本学科硕士培养的基本要求, 能够覆盖该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 并根据特色进行课程构建和创新。现有教师能够满足本学科硕士学位人才培养课程需要。
7. 培养质量。培养的毕业生应具有较好的专业素养, 能够在遥感领域相关或相近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 有着较高的就业率并受到就业单位的积极评价;所培养的学生近 5年能够参与一定数量的自主创新等科研活动, 并获得各类国际或全国性( 含行业协会) 奖项。
四、 培养环境与条件
8. 科学研究。近 5 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不少于 15 项, 每年师均科研经费不少于 5 万元。
9. 学术交流。近 5 年专任教师参加本学科国内外学术会议不少于 25 人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本科生、 研究生近 5 年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不少于 10 人次。
10. 支撑条件。具有良好的教学与科研环境, 包括教学科研平台、 实践基地、 实验室和相关的仪器设备和软硬件系统, 实验室仪器设备资产不低于 500 万元。奖助学金体系健全。注重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制度建设,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健全。
总结:还是地理学硕博士点要求高呀!
另附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