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事事遗憾又值得

文摘   2024-06-29 20:08   加拿大  


人生事事遗憾又值得


“三岁时,我紧握着手中的棒棒糖,坚定地以为那是最重要的;五岁时,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逮住了一只蜻蜓,那一刻,它是最重要的;上学后,看着手里的奖状,我觉得那是最重要的;十八岁那年,我日夜苦读,只为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那段时间,它是最重要的;成家后,家人的笑脸,父母的安康,比我的幸福更重要。等我自己垂垂老矣时,我又觉得,有一副健康的身体,其实也不错……然而,随着年岁的渐长,这些我们曾经认为最重要的东西,都会有失去的一天。只有遗憾,才是人生的常态。”

是啊,人生充满着无尽的遗憾!在生命的长河里,每个人都是命运的水手。我们终其一生,都在为了成为自己灵魂的摆渡人而努力地泅渡着。可是,不管是喧器中的热闹与繁华,还是僻静处的安宁与闲适,所有生命走到最后,都会不可避免地以遗憾收场。

这烟火人间,事事遗憾,又事事值得。曾经遇到过的人和事,曾经经历过的得失悲喜,以及曾经体味过的情感起伏,在光阴的故事里,演绎着一段段刻骨的心路历程,书写着不同的人间滋味。

什么是遗憾呢?

遗憾是苏轼“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的悲伤;遗憾是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和解;遗憾是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惋惜;遗憾是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无奈;遗憾是王勃“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的孤独;遗憾是刘过“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的感慨。

在倾覆而下的历史里,诗人笔下的遗憾,是跌落在时间长河里的落日,更是现实中无数人生命里的悲歌。在滚滚而来的红尘中,古圣先贤们心中的情难却,更是很多现代人隐藏在心底的意难平。

从曾经稚气的少年,到垂垂老去的暮年,我们一生也注定会经历数不清的遗憾。

洞察生命的本质,看清生活的真相,学会接纳和允许,懂得释然和放下,是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

莫言说:“真正的强大,是懂得接受生活的不完美”。我们要学会与生活相安,与自己和解,做你该做的事,并接受它的事与愿违。

往后余生,愿我们知遗憾而不遗憾,历悲欢而不悲欢,抱朴守拙,亲疏随缘,平静坦然地奔赴人生的每一场山海。

(漠北)

简与朴:人生最高级的活法


简,不仅是一种至美,更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

——《瓦尔登湖》

简与朴是一种生活方式与生活哲学。简是简单、简洁、有原则、有重点;朴是朴实、质朴、发自内心。生活中的选择纷繁众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选择越简单,我们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则越丰富。过简与朴的生活,做真实的自己,抛开执念,放飞心灵,展示独特的风格,体验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细节之美,幸福与安宁将永存于我们的内心。

大道至简,越高级越简单。《道德经》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一个内心质朴的人,他会尽可能地降低欲望,过简单的生活。

在湖畔木屋居住的时候,梭罗种植大米、豆类等农作物,从瓦尔登湖中舀去饮用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不买衣服,只购买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然后,他把自己生活支出和收入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也就在这时候,他发现仅仅依靠种地赚来的钱,一年下来还有盈余。这让他有理由去相信,简单的物质生活是可以给人带来丰富的精神生活。

所以在那段日子里,他一边种地,一边思考着,如何才能把不属于生命的事物舍弃,让生活和生命变得更简单。

梭罗对精神世界的重视和对物质世界的淡然,让人想起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在短暂的一生中,他一直居住在陋巷里,过着一箪食,一瓢饮、不受外界侵扰的生活。孔子为此称赞他道:贤哉,回也!

在孔子看来,颜回之所以能做到安贫乐道,对物质的淡然处之,过着一般人难以忍受的清贫生活,源于他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是一个超越了外在物质困扰而追求智慧的圣贤之人。

一个人能够放得下的东西越多,他就越富有。食物能吃就行,不需要精细加工;房屋住得下就行,不需要太多的摆设;衣服保暖就行,不需要时新的款式......

当我们不再受到物质欲望驱动的时候,就能过上一种极简的生活。如同选择梭罗式简单自由的湖畔生活一样,我们才能从中真正认识到自己生命中最需要的是什么。

因此,简,不仅是一种至美,更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人要学会简与朴的生活,放下自己心中的杂念,这样才能感受到心灵翱翔的快感,找到最本真的自我。

华晏读写
读透世态,写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