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体散文,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当时苏轼被贬谪至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这篇赋以其深邃的哲理思考、优美的文辞和浓郁的抒情色彩而闻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那壬戌年的深秋时节,七月十六日的夜晚,天空如洗,月色皎洁,我与几位挚友相约,乘一叶扁舟,悠然泛游于赤壁之下。江面之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宁静与和谐之中。我们举杯相邀,畅饮间,不禁吟咏起《诗经·陈风·月出》中那“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佳句,借以抒发心中的情愫与向往。
随着夜色渐浓,一轮明月悄然从东山升起,它缓缓地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穿梭,洒下银辉万缕,将江面笼罩在一片朦胧而神秘的光影之中。白雾弥漫,与波光、星光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如梦似幻的画卷。我们的小舟,便如同一片苇叶,在这无垠的江面上自由飘荡,时而乘风而起,仿佛凌空虚度,不知将飘向何方;时而随波逐流,又似超脱尘世,步入那遥不可及的仙境。
此情此景,让人心旷神怡,我不禁敲打着船舷,引吭高歌。歌声中,我唱道:“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歌声悠扬,与萧声交织在一起,如泣如诉,如怨如慕,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思绪与哀愁。那旋律,穿越了时空的界限,触动了每一个在场者的心灵,使得江面上空回荡着久久不息的回响。
然而,正当我沉浸在这份超脱与自在之中时,友人却突然神色凝重,他问我:“为何歌声中充满了如此哀愁与感伤?”我闻言,亦收起了笑容,正襟危坐,倾听他的诉说。他指着那轮明月,说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正是曹孟德《短歌行》中的诗句吗?由此西望夏口,东望武昌,那山川相缪、郁乎苍苍之处,不正是当年曹孟德被周瑜围困之地吗?想当年他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之时,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不可一世!然而如今呢?他却已化作黄土一抔,不知所终。而我们呢?又何尝不是如此?在这浩瀚的宇宙间,我们不过是蜉蝣寄世、沧海一粟罢了。怎能不让人心生哀叹与羡慕那长江之无穷无尽呢?”
友人的一番话,触动了我的心弦。我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你可知这水与月之理?水虽流去而不绝其源;月虽有盈亏而长存其形。若从变化的角度来看世间万物,则天地万物皆瞬息万变;但若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待它们,则万物与我皆永恒不灭。因此我们又何必去羡慕那些短暂而虚幻的东西呢?再者说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宰者我们只需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便足够了。你看这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它们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无尽宝藏我们只需用心去感受去欣赏便足以让我们忘却尘世的烦恼与忧愁了。”
我的话音刚落友人便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他清洗了杯盏重新斟满了酒。我们一边品尝着美酒佳肴一边继续畅谈着人生哲理与宇宙奥秘。直到夜深人静之时我们才在船中相互依偎着进入了梦乡。当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洒在我们身上时我们已不知不觉地迎来了新的一天。而那份对生命、对自然、对宇宙的深刻感悟却如同那江上的清风、山间的明月一般永远地留在了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