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用20张哲学meme回顾2024的故事

文摘   2025-01-25 19:51   浙江  

▲ 点击「思庐哲学」,设为星标,防止走失




回望刚刚过去的2024年,多少哲考人长吁一口气:煎熬一整年,真可谓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就当减肥。


从择校时的前思后虑、左顾右盼,到备考时的的一路真题实战、枪林弹雨,吃的是苦中苦,能不能做人上人,还是后话。


要说有多苦?有人上来挑战炼狱模式,瞄准top院校一顿猛造,论起自律巴不得比肩康德。也有人本想美滋滋捡漏冷门院校,结果撞上了考纲突变的飞来横祸,转头哀叹着条条大路走不通……



就算下了考场,被考研消磨了岁月的哲考er,还得花时间去默默消化与同龄人脱轨的悲伤。


眼瞅着别人家的年终总结朋友圈:九宫格都排不下的吃喝玩乐,美食美景美人图看花眼。这届考研er转手翻翻攒了一年的相册:几百张真题解析,数不清的笔记截图,最具有美感的,顶多是自习室窗外偶尔拍一张的日落。




怎么肥事,考了一年研,不仅人变憔悴了,连2024年的人生照片都不配拥有了?


哈哈,别急,你先别急。


虽然本人出演的美图美照少了不少,但哲学人的精神动图……真的活灵活现。齐悦为你精心挑选了2024年哲考人精神状态meme图大览,看完后,我打赌你会点头:


演我2024精神状态?包的。



PART/ 01


哲考er人生三问:“我是谁?我为什么要学哲学?我真能考上吗?”


一个哲考生对哲学的入门瞬间,大概起始于他真诚地怀疑起考研的意义:不是,考研哲学的到底图啥啊?


有人一边学着,一边迷茫着自己是否适合学哲学,也不确定自己的能力能否考上;有人则先是对着高校哲学系的名单看懵了圈,最后在就业口傻了眼:学完哲学,我是当巫师、出家,还是干脆直接要饭?



都说苏格拉底有言:认识你自己。

哲考生想了想:认识完自己了,原来我和哲学的情分,就是把我送上粉领三千的孽缘啊。

比起怀疑为什么学哲学,更痛苦的是怀疑为什么学不懂哲学:从康德的 “先天综合判断”到黑格尔的 “绝对理念” ,哲考人必须得说:怎么字字句句都认识,连在一起就看不懂了呢?

晦涩难懂的哲学教材,枯燥无味的哲学概念,永远也get不到的答题关键点……已经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总还会碰上冷门的知识点或难到只会瞎编的怪题目:真理是找不到的,说不崩溃都是强演。

但我必须要为哲学正言:很多老师家长都说学哲学不行,这很不对!

毕竟,连哲学的苦都受得了,以后干别的也一定能成功的……


PART/ 02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但可以无数次栽同一个跟头

哲学考研的深坑,考研er踩过的都说痛。

不了解招生政策,没看清招生简章……报名时美滋滋了,转头一看天塌了:招生人数大缩水,推免生把名额快招满了,还有的复习一半,考纲却大改了!

赫拉克利特说变化是永恒的,好像只说对了一半。


院校政策和考纲的确在变,但不想调整复习节奏,只想痛骂全世界的我,好像也没咋变化?


抛开择校的大难题,哲考er复习起来时,里面的坑也不少。

对很多院校来说,光复习内容就至少有中西马哲三大类,还分布在哲学史、哲学原著、哲学前沿问题等不同领域。考研er对院校的出题偏好不清,只关注导师新出的论文,却漏了哲学史的关键,很容易便酿成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惨剧。


就算拿捏了小小哲学史,有的考生光顾着记忆知识点,却一点不看哲学原著,结果就是拿到真题时一头雾水:

什么?这个哲学家有讲过这话?这哲学史教材也没讲过啊!!


如果这帮哲学家能复活,眼瞅着后来人对着他的哲学体系一通琢磨还摸不到门道,心里一定偷着乐:小伙计,你对我的深邃一无所知啊。


不过,更可恨的还在出分时。


2024年,哲学考研国家线上涨,个别院校更是复试线高得没边。你说你考了380分以上?没关系,我们这边400+照旧无缘上岸。


在哲学考研前:我的idol是尼采!那些杀不死我的,必将使我强大。


在哲学考研后:help……尼采也救不了我了,有没有真正的超人捞我一把?


人出了考场,进过脑子的《纯粹理性批判》已经全部记忆消除了,但纯粹地被哲学攻击的日子,是一点也忘不掉了——“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现在哲学考研卷,上岸没那么容易的;我不知道怎么这没上岸的命,也轮到我头上了。”


(但是!信女还是要为24届考生祈福,愿大家所愿皆所成!一路披荆斩棘,上岸成功!)


PART/ 03


被哲学污染过的大脑:“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世上本没有路,但指路的人多了,就有了绝路。


对不少哲学人来说,学哲学最开始是为了高大上,学着学着却发现“我思故我在”的真实意味说不清,但是“我司雇我在”的牛马哲学常读常新。



明明读哲学时只是单纯好奇人生的意义,但人生的意义恐怕没有真理,思考得越多,越应了苏格拉底的那句: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啊!





人生的意义问题既然想不明白,转头跑去钻研具体哲学家的思想也算靠谱。都说读哲学要有的放矢,找准研究对象再开动脑筋,这不,我们哲学人拍脑子一想,也有自己的“四不学”方法论:

  • 中国哲学我不学,因为涉及文言文我看不懂,涉及玄学我没悟性。
  • 西方哲学我不学,因为我是中国人,吴京超话十级骨灰铁粉,洋玩意我不看。
  • 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不学,因为红色的信仰不需要学,是发自内心的。
  • 其他哲学我也不学,因为既然不是中西马说明不重要,无需理会。


对被哲学“污染”过的脑子来说,搞学术是太累的,玩抽象是由心而发的。除了爱玩梗,爱讲黑话恐怕也是我们的共性。


在我们哲学人的大脑里,看/被看=凝视,对象=客体,地方=场域,矛盾=张力工具=媒介,不用说就明白的=先验的,说了也无法证明的=超验的……


还有那些只属于被哲学加工过的大脑能想出来的鬼问题,真不愿下辈子再做秒懂少男少女:



学到最后,我们哲学人只有一句:形而上学,不行退学。



回首整个2024年,人可以考研难,可以上岸难,可以复习难,可以工作难……无数种崩溃结局汇集于此,好在我们依然能抽象地玩笑一把:没事,笑笑算了。



日子不算好过,但我们依然有过下去的心气和勇气。仔细想想,怎么能不算是一种“向死而生”呢?


虽然没当成快乐的猪,但做一做偶尔痛苦的苏格拉底,把自己甩在繁重的、嘈杂的现实以外,也是件值得享受的事情。


告别了2024年,我们没有理由相信前路一定更好走,但我们可以指挥自己的未来一路寻觅意义,一路追寻价值。煽情的话少说,来点实际的祈福:2025年,被这群哲学佬手指指到的你我,紫腚开窍,指定能行!!




在看哲学,点亮「

点击阅读原文,购入你的第一款哲学桌游!

思庐哲学
更多思想,更好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