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日历】正月初七,人日安康

民生   2025-02-04 17:44   安徽  

节日内涵
正月初七,又称人日,即“人民安之日”,被定为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七,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重要节日之一,拥有至少二千年以上的历史。关于正月初七作为“人日”的定义,汉时东方朔的《占书》中有明确记载:“初七人日,从旦至暮,月色晴朗,夜见星辰,人民安,君臣和会。”此描述揭示了正月初七作为“人日”的核心思想,即祈愿人民安康、社会和谐。
正月初七被视为人节,这一节日源于古代中国的神话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女娲创世并在七天内依次造出了各种生物。从正月初一开始,女娲先后创造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而直到第七天,她才创造出了人类。这一传说经过时间的演变,逐渐形成了吃七样羮的习俗,以此来纪念女娲造物的伟大功绩。


吃七宝羹

用七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客家人喜用鱼一起煮,取食有余之意。汕头市区的菜摊,在这一天将7件菜搭配好,论把算钱,不计斤两,人们乐意接受。农村哪一户欠一两件菜,在地里采他人一二株菜凑成七件,没人说他是贼。


占卜吉祥

根据气象判断吉凶,以卜人类的繁衍。正月初七如果天气晴朗,则谓吉祥,主一年出入顺利,人口平安,生丁繁衍,若阴晦则兆灾患。据《北齐书·魏收传》记载,南北朝时期,正月初七要把人像贴在帐子上,据说可保家人平安。


戴人胜

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人日节时,汉族女子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戴于头上。也贴于屏风等处。是日,人们制作各种花胜(类人胜,样式为花朵)相互馈赠。


捞鱼生

南方一些地区,民间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送火神

在山东部分地区,有送火把的习俗,用作物秸秆绑扎的火把,在自家门前点燃,一直送到村外,意为驱除火灾,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平安无事,不着火灾。


顶八卦

在北方还流行一种活动:让小孩头顶八卦,测试能坚持多久,以训练其耐心,期盼吉祥。这也是一种祈求人丁兴旺的吉祥物。

来源:网络综合


一审:凌欣

二审:黄瑞莉

三审:邵婷婷


宁国融媒
宁国市融媒体中心(宁国市广播电视台)旗下官方公众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1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