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法院受理案件逐年增长,在执行案件中,因执行引起矛盾激化的案件也时有发生。面对法治意识薄弱的当事人,如何在执行工作中确保矛盾不激化并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称“赣州中院”)抓实“公正与效率”,努力满足群众对执行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2024年,两级法院执行到位金额92.62亿元,执行质效排名全省前列。
“我是赣州西站派出所,我们控制住了一个叫黄某的失信被执行人。”赣州经开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闻讯立即出动。黄某到案后终于达成和解。
“查人找物是执行工作的难题。我们与市公安局直属分局、高铁公安、交警建立协作机制后,直属分局先后协助查找被执行人下落3349人次、扣车235辆。”赣州中院执行局局长曾小育介绍。
为缩短办案用时,该院在查控工作中做文章。在全省先行先试,与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联动,涉不动产、公积金事宜线上一键办理;联合税务机关,在破解法拍房税费征缴难题的同时,提供良好的法治服务。
面对恶意逃避执行者怎么办?
被告人文某因借贷经法院判决后拒不执行,躲避在外,借用他人身份信息经商。执行干警固定证据,引导申请执行人通过自诉方式控告文某涉嫌拒执罪,促使其还清欠款。
“赣州有19个基层法院,执行案件体量占全省的近五分之一,其中70%案件是10万元以下小标的案件,通过综合运用拘传、拘留、拒执犯罪等组合拳,大多实现了案结事了。”赣州中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谢定强表示,“当事人有了实实在在获得感,才能不留隐患。”
该院坚持强化首执,以“公诉为辅、自诉为主”的追诉模式双轮驱动,保持对规避执行、抗拒执行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2024年,全市法院拘传7700余人,司法拘留1800余人,拒执罪立案300余件。
“县委书记出席法院专项工作会议,调动各部门力量协助法院执行,真的太给力了。”一位执行干警表示。
面对部分执行案件因种种原因进入终本库的现象,赣州中院争取当地党委支持,开展“终本清仓”党政齐抓改革试点工作。会昌、定南、兴国、大余县委先后召开动员部署会,构建了“县委书记抓总、乡镇书记领办、村社书记具体办”的终本清仓工作格局。
2024年,赣州中院实质出清终本案件6453件,到位金额24.42亿元,恢复执行案件执行完毕率、实际执行到位率均位居全省第一。
“拒不执行,你会连飞机、高铁都不能乘坐。”庭审结束后,一位审判法官在进行“庭后五分钟”释法工作。这是赣州中院《关于强化自动履行深入推进执源治理的意见(试行)》中,推进立审执一体化的要求。
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赣州中院持续深化和发展新时代“寻乌经验”,积极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力量下沉、重心下移、服务下倾,从源头上减少案件进入诉讼、执行程序。如,全南县法院组建“一村一法官助理”队伍,并在13个村委会(社区)设置“执行法官联系点”。
全面实行执行通知前置,建立健全“执前督”“执前调”工作机制,强化“以保促调”“以保促执”,加大诉前、诉中、执前保全的宣传引导。2024年,赣州中院新收首次执行实施案件约4.2万件,同比下降16.7%。
作者:王华玉
编辑:陈 钰
校对:刘 钦
审核:方际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