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江西日报》以
《圆桌解纷 情化家事“千千结”》为题
报道赣州中院家事纠纷调解工作
一起来看看吧~
当生活的琐碎、情感的纠葛打破家的平静、曾经最亲的人对簿公堂时,家事解纷便成为了一座引领归航的灯塔。近年来,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赣州中院”)始终坚持“调”字当先化解矛盾,力争让每一起家事纠纷在爱的光芒下找到和解的出路,让亲情重新焕发光彩。
2020年,宋某的儿子因交通事故身亡获赔110余万元,其中宋某的两个孙子共获赔52万元。
小孙子自出生后一直由宋某老两口照顾抚养,宋某老两口与儿媳谢某因小孙子赔偿款的保管问题发生分歧。“她迟早要改嫁,赔给小孩的钱也不一定守得住啊!”宋某老两口激动地表示。儿媳谢某很委屈:“孩子肯定要跟着妈妈,老人家怎么带小孩?”
双方情绪激动,法院多次调解未果。
一审法院考虑到事发前谢某外出务工,遂从孩子情感和权益的角度判决小孙子应得款项由宋某老两口保管。
谢某不服,提起上诉。
案件来到赣州中院民三庭。
承办法官经过多番沟通,确定了两个关键点:小孙子未来跟谁生活,其名下获赔的赔偿金由谁掌管、如何掌管。
沟通过程中,承办法官认为,双方并非不可调和。
“我们在外打工,小儿子一直是爷爷奶奶带,他们感情深。”儿媳谢某说。
“她给我们生了两个孙子,后来又在外面打工,很辛苦,我们很感谢她!”老两口感慨地说。
当天下午开庭后至晚上9点,承办法官组织双方进行了多轮背对背的调解。
几番长谈,承办法官发现双方都抱有同样的目的: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这成为本次调解的突破点。
几轮调解下来,双方温暖回忆被重新唤起,当事法官又组织了面对面的圆桌调解。谢某最终同意了孩子继续跟爷爷奶奶生活。
但孩子名下的赔偿款处置问题,令双方再次陷入僵局。
“谢某年轻,如果改嫁钱花掉了怎么办?”
“我是母亲,理所当然地负有监管小孩财产的义务!”
为此,承办法官提出了第三种方法:将两个孩子名下的赔偿款提存到公证处,由公证处负责监管。
“可以!”双方一致同意。
2023年10月13日,两个孩子52万元赔偿款被提存到公证处监管。至此,一家三代重归于好。
家和才能万事兴,这是赣州中院积极践行新时代“寻乌经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院探索在法理交融的情境下,以圆桌解纷的形式,细致周到破解家事纠纷“千千结”,收效良好。
作者:林 姗 章露匀
编辑:刘 钦
校对:陈 钰
审核:方际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