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肌影像】:Romanus病灶(椎角炎)影像,你诊断对了吗?

文摘   2025-02-02 19:08   四川  

没有为公众号点关注的朋友,麻烦大家点击上方公众号主页进行关注,每天为大家分享放射医学影像方面的相关知识!

Romanus病灶(又称椎角炎)由Romanus和Yden于1952年率先提出,是发生于椎体四角中一角或多角的呈边界清楚的三角形或 1/4 圆形的病灶,其本质是前后纵韧带在椎体和纤维环交界区附着点处的炎症,在病变进程中主要表现为急性与慢性两种征象。

为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椎体炎(Spondyloarthropathies,SPA)的特征性表现,代表炎症所致的椎体炎活骨髓水肿。

急性Romanus 病灶表现为椎体角骨髓水肿,于 T1WI 呈低或略低信号,T2WI 及 STIR 呈高信号。急性炎症引起糜烂性损伤,继而引发一系列修复反应,在炎症部位出现脂肪沉积,此时于T1WI、T2WI 均为高信号,STIR 呈低信号,称为慢性 Romanus病灶,修复组织发生钙化导致骨质硬化,于 T1WI、T2WI 均为低信号, 此时平片或CT 上椎角密度增高,出现“亮角征(Shiny cornor sign)”。

如果发现此类病灶,需要观察骶髂关节有无异常的信号改变。

[1]Lacout A, Rousselin B, Pelage JP. CT and MRI of spine and sacroiliac involvement in spondyloarthropathy.AJR Am J Roentgenol. 2008,191(4): 1016-1023.[2]邓彤等.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指标与磁共振成像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广西医学 37.10(2015):4.

源:医学影像小英语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全身CT诊断及报告书写讲解班】视频学习班现在已经全面上线,想要视频学习相关影像课程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视频进行试听:

【如何购买/试看课程】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试看/购买课程

    


放射医学影像资料汇总
分享放射医学影像相关知识、放射医学考试相关知识,放射医学知识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