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田永红——
深耕乌江文化 谱写民族华章
□ 贵州民族报全媒体记者 朱雪丹
“在走进人民大会堂的那一刻,我的内心无比激动。当全场起立高唱国歌时,我深切感受到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自豪感。每一刻都让我倍感珍惜,特别是得知自己成为368名模范个人之一时,那种使命感和责任感让我终生难忘。”谈到赴京领奖时的感受,田永红自豪地说。
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融媒体中心退休干部田永红被授予“模范个人”的荣誉称号。
田永红,曾任思南县中小学教师、思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思南报社总编辑、思南县电视台主任编辑、三峡大学特邀教授等,2013年8月退休。作为从事民族文化收集、整理、创作的作家,田永红用志书、小说、故事集等多种形式,讲好乌江流域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曾先后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乌江文学奖,被评为贵州省管专家、省“四个一批”人才。
乌江,这条贵州最大的河流流经思南县,潺潺水声流在田永红耳畔,也流进他的心田、融入他的血脉,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乌江就是我的母亲河。1953年,我出生在贵州省乌江下游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晓景乡……”回忆起童年时光,田永红眼中闪烁着温暖的光芒:“家里七个孩子,我排行老大。父亲是农村基层干部,工作很忙,母亲管教我们非常严格。在她的眼中,‘书中自有黄金屋’就是金科玉律。”
乌江边度过的童年,在田永红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放牛、抓鱼、爬树……更让他难忘的是祖母和母亲常忙里偷闲,给他讲述乌江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这些故事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创作乌江文学的火种。”他说,“那时我就想,如果有一天能把乌江的风景用文字表现出来,告诉别人我的家乡有多美,那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1965年,田永红的文学梦开始萌芽。
“三年级时,我创作了第一篇‘作品’《桐子树》,开启了漫漫文学路……”时隔60年,田永红对这篇习作仍记忆犹新。虽然稚嫩,却被当成范文,受到夸奖让他领略到文字的魅力。求学云南民族学院期间,他在图书馆沉醉于屠格涅夫、沈从文、鲁迅的作品中。“从那时起,我就下决心要像他们那样,尽情书写乌江土家人的生活。”几十年来,这份执着伴随他的职业生涯始终。
一部红梅照相机,一台老掉牙的“饭盒子”收录机,一本破皮卷边的笔记本,陪着田永红跋山涉水、走村串寨,足迹遍布思南的山山水水……
几十年来,田永红潜心创作,致力于乌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在《民族文学》《民族文学研究》等省内外重要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和学术论文,累计达500多万字,出版文化专著和文学集18部。其中,《走进土家山寨》《乌江文化概览》《乌江——远山的歌谣》等作品,全面记录了乌江流域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演变、建筑特色、饮食传承和他们勤劳坚韧、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由他编撰的《思南文化辞典》作为全国首部县级文化辞典,已成为地方文化研究者的必备工具书。
乌江,流经思南县13个乡镇。绵延78公里。山地险阻、水路畅通,千百年来,乌江不仅见证了思南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更孕育出独特的地域文化。
“在我看来,乌江有着自己的文化体系,折射出多种文化融合的风采。”田永红对乌江“爱得深沉”,这份深厚的民族情怀,凝结成一部部著作。他主编的《思南民族民间故事》《乌江船工号子》《思南传统花灯》《土家族地区非物质文化研究》等专著,为乌江流域民族民间文化、非遗文化的抢救与传承提供了重要支撑。其中,《土家族地区非物质文化研究》获得第九届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多部作品更被改编成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教材,走进中小学课堂。
作为当地知名的传统文化专家,田永红的影响力辐射全国。他的创作成果多次登上主流媒体平台,作品不仅是各级学校的乡土教材、研究人员的工具书,更成为文学青年的枕边书、外地学者了解乌江流域的“入门帖”。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乌江文化,他累计100多次走进党校、学校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在“乌江文化讲堂”等平台开设专题讲座,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成为田永红最关心的议题。“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振兴优秀传统文化。”他特别关注贵州傩文化,呼吁相关部门及时开展抢救和数据化保护。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优秀传统文化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这是新时代文化工作者的使命所在。”在田永红看来,守护乌江文化,就是守护记忆中的家乡热土。
“每天一大早,我就准点赶到工作室。这些年,我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对田永红而言,退休不是“句号”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他将更多精力投入对乌江文化的探索中,在书写民族团结进步篇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深。
秉持“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的创作原则,他用一部部厚重的作品,勾勒出乌江流域波澜壮阔的民族画卷。
在田永红的笔下,乌江流域的民族交融史徐徐展开。以《盐号》《丹王》《江魂》为代表的“乌江三部曲”,全面再现了乌江流域各民族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的动人图景。其中,《盐号》以清末民初的乌江盐油古道为背景,通过演绎思南周家盐号的兴衰,展现了乌江各族人民在逆境中追求幸福的不懈奋斗。这部40万字的鸿篇巨制不仅摘得第四届“乌江文学奖”,更被改编成大型花灯剧《盐道》在全国巡演,让乌江文化走上更广阔的舞台。
成稿于2016年的《丹王》聚焦明代“改土归流”这一历史进程。“‘改土归流’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举措,贵州民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田永红说,他试图通过历史的维度,展现乌江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地位。而《江魂》则以贵州教育先贤田秋为原型,用48万字的篇幅,将民族传统、民族精神与个体命运、国家发展相交织,谱写出一曲动人的民族团结赞歌。
田永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作了以思州名将田祐恭为原型的长篇小说《战神》。今年6月,在中国作家协会举办的专题调研会上,他以该作品为例,发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读书体会,深刻阐述了作家的责任担当。
除了文学创作,田永红还积极投身学术研究。他参与的国家级课题《记忆与呈现——武陵地区傩戏多维考察》《武陵地区多维宗教考察》等,为乌江流域各族群众的历史变迁提供了翔实的学术佐证。
“我希望通过这些作品,让更多人了解乌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只要还能写,我就要继续为乌江文化鼓与呼。这是我的使命,也是我的追求。”退休十余年来,田永红以执着的文化情怀践行着这份承诺,用一颗赤诚的心守护乌江文化的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