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旅游产业、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黔西市化屋村——
山水共舞 文化相融
□ 贵州民族报全媒体记者 谭佳雪
在不久之前举行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党支部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化屋村这颗“明珠”更加熠熠生辉。
游客进寨时,当地举行欢迎仪式“拦门酒”
11月15日,化屋村里江水映照着一座座干净明亮的独立院落。其中一座被紫藤花围满的苗绣作坊十分惹眼,走上前去,只见非遗传承人杨艳手中针线翻飞,色彩明艳的苗绣正在成型。
杨艳是化屋村回乡创业的年轻人之一,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指出,“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正是这句话点燃了她传承家乡技艺的信心。于是,外出谋活路的杨艳回到家乡,将刺绣和蜡染转化为旅游商品,一针一线织密出一条幸福路。
村党支部不仅支持杨艳开办绣品公司,还号召村里妇女加入她的团队,村里的手工刺绣成了游客最喜爱的旅游产品。村里开办苗绣工坊、蜡染车间等生产单位,扩大了苗绣的生产规模,还为本地的手工艺品找到新市场,绣娘们的收入也随之逐年提高。
走过沿江步道,一场盛大的民族歌舞文艺演出正在江畔上演。村民王世宇手中挥舞着板凳,随着音乐节奏矫健地转动着身躯,脸上洋溢着笑容。
王世宇告诉记者,一有机会他就会参加村里的文艺演出,让前来游玩的游客欣赏到板凳拳舞的独特魅力。
现在的化屋村,文化已经成为发展的核心内涵。
在多项扶持政策的支持下,化屋村深入挖掘整理苗族多声部民歌、芦笙舞、板凳拳舞等,打造了一支民族歌舞表演队,这些有着民族文化魅力的演出将村民聚在一起,也吸引来了无数游客。
为了让这些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村里还组织了文化活动走进校园,通过大课间、社团活动等形式,增强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化屋村党支部书记肖阳群说:“文化认同就是要从娃娃抓起。”
沿江步道对面是陡峭的岩壁,错落的树丛组成一幅巨大的雄鹰展翅图,那雄鹰活灵活现,好像马上要从岩壁上飞走。
望向这飞不出大山的“雄鹰”,王世宇向记者介绍,从前的化屋村,是一个被悬崖峭壁阻隔的小山村,交通十分不便,“去一趟集市要走很远的山路。”
在出山路未打通之前,村民只能走“手扒岩”。手扒岩全长1.263公里,曾经村民出行只能靠手扒着岩壁通过,从上面下来一趟要走40分钟,“很危险,很难走”是当地人对此的评价。由于闭塞,化屋村的发展曾经长期滞后,王世宇和很多年轻人一样为了求生存,迫于生计远赴他乡务工。
如今,“手扒岩”已然改名换姓为“苗族迁徙古驿道”,全长4.12公里,供游客和徒步爱好者徒步,并成为化屋村的旅游景点。
将原生态的老路转化为旅游发展的新路,化屋村生动实践了“要致富、先修路”的理念。
地处乌江源百里画廊核心景区的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依托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雄奇险峻的乌江峡谷风光和比邻而过的贵黔高速公路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本报特约记者 史开心/摄
在民建中央的帮扶下,协调800余万元修建新仁苗族乡集镇至化屋村通村油路。此外,依托“织金洞—乌江源百里画廊—百里杜鹃”双5A精品旅游路线,化屋村建成总投资1.72亿元的仁化旅游公路。这条全长8.4公里的公路,如同腰带缠绕在山间,这是黔西市四十余条美丽农村路之一,是当地的“四好农村路”,也是发展振兴的幸福路。
交通便利以后,化屋村党支部依托生态资源和民族特色,全力打造休闲康养、民风体验、研学采风、游娱探险等旅游新业态,引导村民开办农家乐、民宿等,参与到化屋村的旅游产业中。如今,化屋村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古驿道、健身步道、直升机停靠点、滑翔伞基地等设施逐步完善,吸引了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路通了,旅游产业也发展起来。新修的大道,不仅让村民们从封闭的村寨中走了出去,更把外面们的游客们引了进来,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以前是村里人通过栈道出去打工,现在外面的人经过大道走了进来。”王世宇骄傲地说道。如今,化屋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他也重新回到故土,参与到家乡的发展中。
站在乌江源百里画廊化屋景区的观景台上,乌江南源与北源在此深情相拥,如同两条翠绿的绸带交织在一起。江面上,一条条游船悠然地漂浮着,它们或疾或徐,宛如一群快乐的水上精灵。
这里的水,曾是化屋村的生命之源,也是他们赖以为生的依靠。村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捕鱼是主业,家家户户都有渔船。但渔业一度让水质变差,河里的鱼也越来越少。
“那时候,哪有什么旅游业?靠捕鱼换取生活所需,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村民尤荣学说道。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化屋村32条渔船全部拆除,渔民纷纷转型谋新生。尤荣学在村里支持下成立了船务公司,将昔日的捕鱼船改为观光船,专门为游客提供游览服务。
民建中央协调800余万元修建的新仁苗族乡集镇至化屋村通村油路 陈再雄/摄
如今,船上载着欢声笑语的游客穿梭于峡谷之间,尤荣学的生活也因生态旅游的兴起而彻底改变。“现在,不仅收入稳定,生活也比以前舒心了,江面干净了,我们的日子也更有奔头了。”尤荣学笑着说道。
化屋村的转变,不只是单纯的产业调整,更是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典范。为了守护好这一方山水,村党支部创新推出“河长+河段长”模式,将全村河道划分为四个网格,党员担任网格长,负责日常巡河、垃圾清理以及水质监测。
每月一次的河面油污检查,每天专业队伍的垃圾打捞,确保乌江水质始终保持在I类以上。“现在,江水清澈得能看见鱼影,游客们夸我们这里像人间仙境。”肖阳群自豪地说道。
与此同时,化屋村通过精准规划和科学引导,推动村民种植黄姜等高效经济作物,发展特色农业,形成黄姜、黄粑、黄牛的“三黄”产业链。走进田间,黄姜的清香扑面而来,这些原生态的作物通过加工后制成黄粑,成为游客们争相购买的特产。
生态保护的实施不仅改变了土地的利用方式,也推动了乡村治理的全面升级。化屋村结合科技手段,建立数字化村务管理平台,将生态保护纳入日常化、精准化管理中。
同时,通过“一核带三好促三治”的党建模式,优化村务管理,提升村民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和治理效率。村民们自发参与河道巡护和垃圾清理,用行动守护家园的美丽。“每一片山、每一滴水,都是子孙后代的财富,我们一定要守住。”王世宇深有感触地说。
从曾经的“靠山吃山”,到今天的“靠山护山”,化屋村的故事仍在继续。这片绿水青山,正在见证着一个村庄发展的智慧和民族交融协调发展的未来。
太阳穿过云层,均匀地洒向化屋村,从远处看,化屋村散发着好看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