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赴天涯海角 共谱团结华章
□ 贵州民族报特派记者 杜再江 杨文静
山海相约海之南,奔跑的梦想闪着光。
11月22日晚,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下简称“运动会”)将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这是党的二十大之后首次举办的综合性民族体育运动会,也是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前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盛会。
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万名各族运动健儿将在18个竞赛项目和三类表演项目中展开角逐,为全国人民奉献一场民族传统体育的盛会、群众体育的盛会,书写56个民族在天涯海角实现大团结的新时代华章。
此项赛事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应运而生。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由1953年在天津举行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演变而来,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国家体育行政部门联合主办、地方承办,每4年举行一届。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蕴含着各民族共同参与、共同传承、共同发展的丰富精神内涵,是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重要载体。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全国较有影响的大型综合性体育运动会之一,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它不仅推动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宣传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发展史上,贵州有着重要的贡献。2011年,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贵阳举行,这是贵州历史上首次承办全国性大型综合体育运动会。由贵州推出的独竹漂在本届运动会上成为竞赛项目,如今已成为运动会常设竞赛项目。
时光一晃而过,贵州承办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已过去十余载光阴,但当年大家共同浇种的“民族团结同心树”,已葱茏成林。当年建成的960平方米“中华民族同心园”,经改造后已成为贵州各民族大联欢的重要舞台。当年各族运动员在这里一起种下的象征民族团结的石榴树,如今早已开花结果。
18个大项、100个小项和7个表演项目,是贵州代表团在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的参赛项目数。本届运动会我省全大项参赛,这是继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贵州举办之后,我省再次全大项参赛。
这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发展。这几年,贵州“村超”“村BA”火爆出圈,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样本。本届运动会还特意将“同心畅享”系列活动——民族团结“村BA”全国篮球邀请赛,安排在贵州举行,可以说,全省民族体育事业正在蓬勃发展、蒸蒸日上。
“我们希望通过这项运动,让更多人感受到各民族‘美美与共’的和谐氛围,展现出民族大融合的美好景象。”贵州代表队民族健身操项目教练柳孟利说。
椰风海韵,琼岛客来。2019年底,海南接过河南的接力棒,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从中原转战到了“东方夏威夷”——中国唯一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三亚。
当“最年长”的运动会遇上年轻的自贸港,三亚希望交出一份具有新意的答卷。自2018年申办成功以来,东道主在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的统筹指导下,紧扣“简约、安全、精彩、绿色、科技、人文”的办会理念,力争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在这里,运动会竞赛项目家族又增添了“新成员”——攀椰竞速。“攀椰竞速是海南传统体育项目,源于海南民间爬树摘椰子的生活劳作场景,注重考验运动员的攀爬技巧和体能耐力。”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副局长、竞赛指挥中心执行副指挥长杨玉婷介绍,2010年,攀椰竞速项目首次被列为海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是本届运动会的新增竞赛项目。
作为我国最早举办的全国性综合运动会,从1953年第一届至今,参赛人数从汉族、蒙古族、回族等13个民族近400人到56个民族近万人,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分别从5个和3个增加到18个和160多个,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始终是各民族运动员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见证和推动了中华民族大团结,也成为中华文化绽放光彩的舞台。
项目在发展、规模在壮大,运动会承载的时代意义也在不断丰富。本届运动会,香港特别行政区首次派出代表团参加。
“运动会以‘平等、团结、拼搏、奋进’为宗旨,让各民族运动员在竞技场上展示不同传统运动项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文体旅局)局长兼代表团团长杨润雄表示,这既是运动员实力的比拼,也是文化交流的平台。他期待香港特别行政区能够通过参与该运动会,就如何推动文化、体育及旅游融合发展获得新启示。
不以山海为远,心连千里共好。三亚运动会期间,恰是南海之滨冬旅好时节。在日暖风轻的天涯海角,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的前夕,各族儿女汇聚在美丽三亚,各族体育健儿于椰风海韵中挥洒激情,各族人民在携手奋进中迈向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