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交流 | 凝心聚力 共谋发展——贵州各地多措并举推进统战工作和民族工作

文摘   2024-11-21 17:16   贵州  

黔东南州——

“三个交融”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 黔东南州民宗委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近年来创新推出“民族节日共庆交融、民族体育共享交融、民族村寨共居交融”“三个交融”行动,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州探索“黔东南样板”。


大力实施民族节日共庆交融行动


激活民族节庆生机活力,推动民族节庆活动提升发展,使民族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让各族群众在共庆欢乐节日、体验多彩活动中提升“五个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一是抓好民族节庆品牌培塑。按照“一县(市)一节庆”工作思路,通过扶持、宣传、搭建一批有规模、有特色、有影响力的节庆品牌,将苗年、侗年等本地代表性传统节庆活动办成各民族“三交”平台。二是拓展民族节日活动新内涵和新外延。开发一批融娱乐性、趣味性、互动性、参与性为一体的项目,通过群众广泛参与、沉浸式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是以系列主题宣传推介活动推动各民族文化互鉴互融。通过组织旅游宣传推广专题活动、农特产品展销、直播、快闪、路演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四是推动“三项计划”拓面提质增量。推动“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继续实施黔湘桂环“三省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带建设,加大东西部协作。


大力实施民族体育共享交融行动


培育普及具有黔东南州民族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体育旅游赛事品牌,助推农文体旅深度融合。积极组织举办群众身边的赛事活动和系列体育健身活动,推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成果全民共享,促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一是打造体育赛事品牌。持续办好“村超”“村BA”“姑妈篮球赛”、全国皮划艇激流回旋锦标赛、贵州环雷公山马拉松、民体杯全国龙舟、独竹漂比赛等系列品牌赛事活动,助推农文体旅深度融合。二是促进体育健身场地设施提质增效。推进黔东南州各县(市)体育场馆设施规划布局,充分利用旧厂房、闲置校区、老旧设施等资源,建设体育场馆、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运动场、健身步道等场地设施,深入推进县级“一场一馆一公园”建设。三是开发培育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旅游产品。挖掘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整合各民族体育文化资源,研发芦笙、高脚、板鞋等高品质体育旅游商品,推出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订单式体育旅游商品。


大力实施民族村寨共居交融行动


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丰富和优化沿线业态,把沿线民族村寨、传统村落等资源串珠成链,推动建设黔东南州“快旅慢游”精品旅游线公路网络体系建设。统筹争取专项资金支持民宿集群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着力满足各族群众对乡村旅游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带动各族群众就业增收。

一是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支持民族村寨规划建设,支持建设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村寨30个以上,支持原有省、州、县级64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加快推进州级第二批33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提升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内涵,丰富和优化沿线业态,在沿线推出一批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等拳头产品。二是继续实施“推普兴乡”行动。高质量实施“推普兴乡”行动,采取国家通用语言+技能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各族群众国家通用语言交流能力。三是开展民宿改造提升专项行动。大力发展民宿产业,持续打造“生态山居”精品民宿产业带,加快打造镇远、施秉、黄平等为代表的山水人文北部民宿产业带,凯里、雷山、丹寨等为代表的苗族文化中部民宿产业带,黎平、从江、榕江等为代表的侗族文化南部民宿产业带。四是探索“康养+”融合发展模式。加快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积极发展森林康养、温泉康养、美食康养,营建一批生态康养旅游基地,增强休闲度假体验感。








习水县:“四个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习水县委统战部





遵义市习水县近年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四个聚焦”扎实开展民族工作,为遵义市建设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贡献习水力量。


聚焦“三个坚持”持续夯实民族工作基础


习水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党的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理论武装、坚持示范创建三方面着手,不断夯实民族工作基础。

坚持党的领导。建立县委民族工作领导小组、民委委员制,召开县委民族工作会议,将民族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成效考核、党的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县委巡察、政治考察、政绩考核的范围,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坚持理论武装。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纳入全县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组织学习内容,纳入县委党校(行政学院)课程体系和干部教育、党员教育课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023年,县委中心学习组学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3次,组织干部培训民族政策法规500人次,切实提升干部民族工作的履职能力。坚持示范创建。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8+N”为抓手,2018年来共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8个、市级示范单位22个、县级示范单位81个;以“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为主题,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5个。


聚焦“三个建设”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2020年来,全县共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350万元,实施项目16个,帮助民族地区发展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助力乡村振兴。

坚持党建引领建设。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深化“一村一品”“一村一特”,在民族村寨开展产业建设。乡村旅游融合建设。将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同步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乡村旅游景区。探索新模式建设。突出当地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民居特色,充分利用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打造主题生动、特色鲜明的特色民宿,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聚焦“三个维度”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为提升城市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水平,积极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在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搭建工作、生活、交流三大空间,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搭建共居共学的交流空间。在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建设民族团结食堂,制定《民族团结食堂居民公约》,抵制滥办酒席、低俗婚闹,提倡“光盘行动”,摒弃攀比之风,推进移风易俗;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为主题的文明实践活动和“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等主题活动,把民族团结食堂打造成各族群众学习惠民政策、传承民族文化、互动交往的“平台”,丰富搬迁群众精神生活,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搭建共建共享的生活空间。完善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公共教育、医疗卫生、商业配套等体系,组建民族团结志愿服务队5支,开展各类志愿服务300余人次,走访重点家庭160人次,化解矛盾纠纷16件。开展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宣传活动6次、为社区群众办实事11件。搭建共事共乐的工作空间。指导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制定《鼓励少数民族参与社区干部队伍和志愿队伍的实施意见》,选拔4名少数民族群众在县城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担任两委委员、网格长(楼栋长)。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组织劳动技能培训10场次500人,实现户均就业1.8人,少数民族群众实现就业27人。


聚焦“三篇文章”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民族文化、教育厚植、红色基因传承上做文章,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在民族文化传承上做文章。深入挖掘和传承斗脚舞、竹竿舞、苗族刺绣、蜡染等民族民间文化,定期举办民族节庆活动。投入资金30万元打造市级苗绣产业示范点1个,举办2期60人次苗绣传承人培训班。在坚持教育厚植上做文章。在民族村寨积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青壮年劳动力和学前儿童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质量。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切实做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在赓续红色血脉上做文章。激活红色资源润物细无声的精神力量,组建高水平的宣讲团队,以“四渡赤水威名扬、红色基因代代传”为主题深入中小学校和民族村寨开展宣讲,以“讲长征红色故事、颂民族团结华章”为主题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鲜活呈现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务川砚山社区“四共”模式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 省民宗委赴务川自治县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



乡村要发展,产业要先行,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砚山镇砚山社区在省民宗委的大力帮扶下,积极探索“同心共谋、集体共联、要事共商、利益共享”的村企联动经营模式,推动以蛋鸡养殖业为主的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走出了一条小“产品”打造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同心共谋拓思路。2022年,砚山社区“两委”在吸取以往产业发展成败经验的基础上,多次召开党员大会和群众大会,征求意见,集思广益,谋划产业发展路径,决定把蛋鸡养殖业作为集体经济的突破口。

集体共联聚合力。2022年6月,砚山社区在砚山镇党委政府领导下,积极盘活土地、圈舍、设备等资源,谋划申报蛋鸡养殖场建设项目。在省民宗委支持250万元财政衔接资金的基础上,砚山社区创收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自筹资金74万元,共投入324万元建设养殖场,项目于11月完工。自筹资金由合作社股东以个人名义贷款后出借给合作社,解决了资金难题,实现了抱团发展、风险共担。集体经济资金投入所形成的资产归砚山社区居委会所有,蛋鸡养殖场由合作社负责日常运行管护,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要事共商促民主。健全社区民主管理、监督、协商机制,落实“小微权力”监督机制,扎实推进“四议两公开”。涉及集体经济资产管理、资金使用、项目分红等重大事项,均由合作社股东会议研究后报社区党总支审批,并提请合作社社员大会或社区群众大会表决后按程序公示公开,接受合作社社员和广大群众的评议监督。

利益共享惠民生。2023年度,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89万余元,提取集体经济收入中的5%作为利益联结分红。优先用于社区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支出,为群众解决饮水、路灯等实际困难,并向131余户脱贫户(监测户)分红9万余元,实现发展成果由群众共享,让群众得到真真正正的实惠。

砚山社区按照“党建强村,产业富村”的发展思路,探索“村集体+合作社+基地”的发展模式,产业布局百花齐放,集体经济壮大发展。现有自动化蛋鸡养殖场1个、生猪育肥场1个、花椒加工厂1个、食用菌种植基地1个。目前,除蛋鸡养殖由社区集体经济独立经营外,其他产业采取对外承包经营的方式产生收益,年租金收入40余万元。目前,蛋鸡养殖业一期项目2022年12月建成投产,首批投放蛋鸡16000羽,前三个月属于孵育期,不产蛋,从2023年3月起产蛋,周期为390天,日产蛋约15200个。截至2024年4月该批蛋鸡卖出期间,实现经营收入370万元,纯收入40余万元,向群众利益联结分红5万元,初步实现盈利。

为扩大规模,提升效益,2023年8月,砚山社区争取省民宗委少数民族发展资金200万元,启动实施蛋鸡养殖场二期扩建项目,项目于2024年4月竣工。二期项目引进全自动传送带、温控设备、粪污发酵罐等,从投料、喂水、控温,到除粪、排污、输蛋等环节实现自动化操作,让蛋鸡“抬头可饮净化水,低头可啄精配食”,不仅让生产效率大大提升,节约养殖成本和人工成本,而且有利于防止交叉感染,减少蛋鸡感染疫病的风险,保证产蛋率和鸡蛋的品质。同时,对蛋鸡养殖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加强培训,学习掌握现代化养殖技术,特别是蛋鸡喂养、生长习性、疫病防治等重点内容,用科学技术指导产业发展。

目前,蛋鸡养殖场存栏36000羽蛋鸡,日产蛋34200个,出栏95件(每件360个)。按现行蛋价每件190至200元测算,每日毛收入18000元,除去饲料、人员工资、水电费、蛋箱蛋托等成本12000元,每日净利润可达5000余元。加上鸡粪经过发酵后可以向农户出售作为农家肥使用,既避免了环境污染,还能变废为宝,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预计至2025年底(产蛋周期内),可实现毛收入800万元,纯收入240万元。







修文县:“小食堂”成文明新风“大阵地”

□ 修文县民宗局





贵阳市修文县近年来把“民族团结食堂”建设当作聚拢民心的工作,把“小食堂”打造成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弘扬中华文化、树立文明新风的“大阵地”,有效发挥“民族团结食堂”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作用,引导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采取“三条路径”建管并行


试点先建。深入民族村寨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扎实开展民族项目建设前的调研谋划工作,综合考虑村民居住相对集中、食堂长效运营等因素,2023年选定六屯镇大木村为试点先行打造,目前为村集体增收4万余元收入。逐步推广。按照“五个一”建设内容,以“建好一批团结食堂、助力乡村发展”为目标,根据各村独有的文化资源、生态资源、旅游资源等,因地制宜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团结食堂。今年,在试点食堂成功运营的基础上,积极争取248万元资金建设13个民族团结食堂。共建共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民族团结食堂建设管理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建成一个管好一个,由红白理事会统一管理,让群众既参与又监督。让群众遵守公约,自觉抵制滥办酒席、铺张浪费的陋习,树立和美乡村新风尚。


探索“三种模式”融合经营


“食堂+租赁”模式。根据当地习俗,食堂可采取承接酒席和出租餐具设备的方式服务群众,按照议价保底方式实施承包经营和合作经营。“食堂+旅居”模式。结合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特色民宿、时令采摘、垂钓、山体公园等休闲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民族村寨精品旅游线路,将民族团结食堂纳入经营接待点。“食堂+研学”模式。主动接洽研学活动单位,利用已有的中小学(农训、研学)综合素质教育基地、党建教育基地、乡村振兴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研学活动,在民族团结食堂提供就餐服务。


搭建“三个平台”发挥作用


搭建党的民族政策宣传平台。将民族团结食堂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室内及室外新增和更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移风易俗宣传标语31条、宣传专栏43块,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25场。搭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平台。将民族团结食堂与文化活动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在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及“三月三”“六月六”等民族节日期间,在民族团结食堂举办各类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搭建树立文明新风宣传平台。把民族团结食堂建设成为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重要载体,引导群众做文明新风的宣传者、倡导者、传播者。


立足“三个更加”拓展功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充分发挥民族食堂作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收路子更加多样。民族团结食堂运行吸纳本村有能力、精厨艺、懂经营、善管理的人员组建成相对固定的服务团队,解决了16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实现在家门口就业。通过三种运营模式,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目前已建设并投入运营的7个食堂,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0万元。民生“三感”更加持续。通过“1+3”工作法,即以民族团结食堂为支点,融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融入基层治理、融入乡村振兴,助力矛盾纠纷化解、精神文明建设、乡村高质量发展等,有效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贵州民族报
编辑:余仙仙
校对:程丽清
二审:李   冰
三审:蒙   珺




民族头条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