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学丨天染

文摘   2024-11-27 13:31   贵州  


天  染

□ 刘 毅

枫香染是贵州惠水闪亮的非遗名片。

准确地说,枫香染诞生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雅水镇播潭村小岩脚村民组。

如果要问,小岩脚有何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寨里寨外、田间地头、山上山下,长满一棵棵高大挺拔、枝繁叶茂,甚至合抱粗的枫香树。深秋时节,几度秋霜,层林尽染,一片片火红的枫叶,映红小小的山村,映红布依人刚毅的脸庞。

古往今来,层层叠叠,火一般燃烧的枫香树,是骚人墨客诗词创作的主题,经久不衰,佳作迭出。其中,尤以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往事越千年,时值深秋,杜老先生沿着远处以石块铺就有些倾斜的山路,坐着马车晃晃悠悠地爬山,在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住着几户人家。更令其欣喜的是,发现一片密密匝匝的枫树林,他之所以停下车来,坐下小憩,是因为喜欢深秋枫林的晚景,经霜洗礼的一片片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鲜艳。陶醉间,杜老先生甚至嗅到了枫香树散发出的一缕缕芳香,于是,诗兴大发。

置身小岩脚,伫立枫林中,场景与杜老先生《山行》中描写的场景何其相似,蓦然间,我突发奇想,千余年前的深秋时节,枫叶红胜火,杜老先生会不会也到过这里,触景生情呢?

当然,奇想终究是奇想。

小岩脚枫香染第四代传承人、惠水枫香染唯一国家级传承人、年逾古稀的杨光成,肯定没有诗人的浪漫,在他眼里,枫香树的魅力,在于“割”其树脂,熬制枫香油,印染花样繁多、为乡亲们喜爱的枫香染物品。

杨光成清楚地记得,13岁那年,他正式接触枫香染。

像许多小岩脚的少年儿童一样,尽管家境贫寒,但年少不知愁滋味,他的童年,是无忧无虑、充满快乐的。打陀螺、捉迷藏、上树掏鸟蛋,下河摸鱼虾……

应玩尽玩,什么都没落下。

那天,秋高气爽,他气喘吁吁地在院子里跟小伙伴们疯跑,正忙着染色的父亲突然发号施令:“唉,疯哪样疯,搭把手啊!”

岂料,这一“搭”,便上了手。

转眼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杨光成默默地守护和传承着枫香染这一古老的民间技艺,他的作品,工艺独特、图案生动鲜活、线条流畅精细,花纹对称重复,极富视觉冲击力,有着“近看如工笔画,远观似青花瓷”的赞誉。

杨氏枫香染,已成为惠水响当当的非遗品牌。

2014年2月,跻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枫香印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的杨光成,在“枫香印染技艺保护与利用”研讨会上,现场展示枫香印染制作技艺,好评如潮。

说起枫香染的起源,有个美丽的传说。

古时候,一个心灵手巧的布依族姑娘,织得一手好土布。某年夏日,天气燥热,她把织布机搬到屋旁一棵浓荫如盖的枫香树下操作,飞梭走线间,一大滴枫香树脂,不偏不倚地落在已织好的土布上,她下意识地闻了闻,还有股香气。当时,姑娘很是沮丧,欲把枫香树脂除掉,可折腾半天,却奈何不得。于是,只好硬着头皮,将滴有枫香树脂的土布,进行印染。

让她想不到的是,奇迹出现了,滴落枫香树脂的地方居然呈现出美丽的图案,天然生成,巧夺天工。

这个美丽的传说,是否源于小岩脚,文献资料没有记载,杨老先生也不置可否,但枫香染的诞生乃是天意,却也是约定俗成的共识。

于是,枫香染誉为“天染”,枫香油用作枫香染的主要原料。

之所以仅称主要原料,是因为真正用来绘制枫香染图案的原料,还必须加上牛油。

制作用于枫香染的枫香油,首先需提取枫香树脂。枫香树脂的提取,正如前面所说,要以“割”的方式进行,其情形,酷似割橡胶。即在枫香树根部上端适当位置,用刀斧等利器“割”去一块树皮,现出一道横沟,在横沟之下,捆绑一容器,在横沟中,置一柔软的引流槽,与下面的容器相连接,假以时日,树干中渗出的枫香树脂,就会缓慢地一滴滴地流入容器中。

“割”出的这条横沟,宽窄适中,只能沿树干割一段,顶多半圈,不能割一整圈。杨光成老先生再三强调,否则,切断了枫香树的营养气脉,这树就有生命之虞。

提取足够的枫香树脂后,将其与牛油按1:1混合。牛油的作用,在于增添枫香树脂的韧性和柔软度,使之不会轻易破碎,或被染剂渗透。随后,以文火煎熬过滤,形成枫香油。

接下来,用毛笔蘸上枫香油,在土布上描绘图案,再将画好图案后的织物,浸入蓝靛染缸中,反复浸染,未被油脂覆盖的地方,呈现蓝色。

染色完成后,将布料浸入沸水中,脱去枫香油脂,显现白色纹样。脱脂后,将染好的织物用清水漂洗、捶打、晾晒、碾平,一件枫香染制品,大功告成。

通常,枫香染制品主要用来裁制服装、背带、床单、被面等日常用品。

布依族枫香染作品中,植物纹样的寓意深受汉文化影响,与汉族吉祥祈福观念,有许多相似之处。

如石榴这一纹样,就时常出现在枫香染作品中,且大多置于布料中心,周围点缀其他纹样,通常用于被面、床单和床沿的装饰。“榴开百子”,便是这一寓意的经典诠释。

杨老先生坦言:“枫香染制作工艺复杂,习艺周期较长,用料为自纺土布,耗时费力,一幅作品的制作周期,长达半年之久。因此,年轻人大多不愿学,加之外来文化的冲击,枫香染制品的需求空间不足,传承后继乏人,技艺面临失传风险,令人担忧。”

此外,不知从何时起,枫香染就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

这个不成文的规矩,无形之中,又为枫香染的传承,人为地设置了一道藩篱,让原本显得“小众”的枫香染,举步维艰。

心动不如行动。

杨光成决定第一个吃螃蟹:打破百余年的陈规陋习,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熟知枫香染,喜欢枫香染,传承枫香染。

2009年3月,他决定从儿童抓起,率先在雅水小学开设民族民间工艺兴趣班,悉心教授小学员枫香染制作技艺,先后培养枫香染传人200余人。

2010年春,他开设枫香染提高班,培训学员60人。

同年7月,他从本村每户人家选取两名基础较好的年轻人,一周三个晚上,对他们进行枫香染技艺传习。

同时,他牵头成立枫香染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为乡亲们开辟一条致富路,使濒于绝境、传承困难的枫香印染技艺,焕发勃勃生机,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如今,掩藏在大山皱褶中的小岩脚,已成为遐迩闻名的枫香染圣地。

为更好地传承枫香染,让外界更多更好地了解枫香印染技艺,杨光成在位于县城的贵州枫雅承香民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先后接待了来自西南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江苏工程职业学院等院校的学生,前来体验学习枫香染技艺。

“请进来”的同时,杨光成不忘“走出去”,应邀到贵州民族大学、贵阳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盛华职业学院、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阳婷婷职业培训学校、都匀二中等学校,为学生们教授枫香染技艺,受益人多达数千人次。此外,积极参与文旅部门举办的各类宣传展演、培训班、民族文化进校园等活动,不遗余力地宣传枫香染。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身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杨光成认为,“天染”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保护,是传承弘扬、升华创新。

走向耄耋的杨光成,老当益壮,勇毅笃行。


■ 刘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纪实文学学会会长、《贵州纪实文学》主编





来源:贵州民族报
编辑:唐江琳
校对:余仙
二审:刘兴祥 
三审:蒙   珺



民族头条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