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8 日的国新办例行吹风会上,五个核心部委领导介绍了新一轮国家补贴内容。此轮补贴资金高达 810 亿,补贴品类从 8 类大幅扩展到 12 类,按照15%的补贴力度计算,可直接撬动5400亿的消费,可以说2025年的国补力度和效果都将显著增强。
这可不是说说而已,实际上2024 年国家补贴已在多个消费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其中家电补贴成效显著。3600 多万名消费者使用补贴资金,购买 8 大类家电产品超 6000 万台,带动销售额超 2600 亿元。
大家好,我是专注即时零售领域研究的刘老实。
商家正在“薅”你的羊毛?
“国补”本质上就是国家直接补贴给消费者个人的,而不是补贴给商家的。如今,在大家准备趁着补贴办年货、刺激消费时,很多消费者却发现,自己正被商家利用国补反向“薅”羊毛。
据红星新闻报道,部分商品存在先涨价再参与国补的现象。例如,小米京东自营店一款净水器,去年6 月定价 2599 元,付款 2318.58 元,国补后标价涨至 2999 元,即便算上国补,付款 2399 元仍比去年 6 月国补前贵;一款 Airpods MAX 星光色苹果耳机半小时内涨价 200 元;东芝一款冰箱现在享受国补后的价格高于去年 8 月常卖价;索尼 alpha7 IV 全画幅微单相机价格也有上涨。
同时,横向对比不同平台,同款商品价格差异巨大。如革命极光X 笔记本电脑在某平台自营店售价 6999 元,其他平台同配置仅售 6068 元。此外,平台价格保护规则混乱,消费者购买两套被子,享受国补的反而比未享受国补的价格高,申请价保得到不同说法,客服回应模糊。
为更好落实政策,刘老实建议要严厉打击先涨后折行为,取消违规者参与资格并追回补贴资金,同时开通举报通道,让消费者提交证据,确保补贴真正惠及百姓。
即时零售如何用“国补”突围
即时零售以“近” 和 “快” 为特点,依托本地零售供给,满足本地即时需求。在线下和传统电商利用“国补”撬动营业额时,即时零售行业应如何从中抢占市场份额,实现新突破呢?基于此,刘老实有三点建议:
首先在选品上,即时零售平台和商家应重点突出国补覆盖的热门品类。如3C 数码产品一直受消费者青睐,有了国补,价格优势更明显。平台可与本地数码零售商合作,迅速上架补贴范围内的手机、平板等产品,满足消费者 “即买即得” 需求。当消费者看到心仪数码产品有国补优惠,还能在 1 小时甚至更短时间内送达,购买意愿会大大增强。
其次,平台要多给“国补”流量。一方面,增加在即时零售平台“更省更快更便利”的优势宣传,让习惯在传统电商购买家电和3c数码的消费者开始养成通过即时零售平台购买的习惯。另一方面,平台的营销活动也应多与国补政策相结合,比如推出 “国补专享限时抢购” 活动,在特定时间段内,加大补贴产品曝光度,吸引消费者下单。还能利用即时零售平台的全景营销优势,围绕聚会、夜间、礼赠等核心场景,将国补产品融入其中。如在聚会场景中,推荐补贴后的投影仪、音响等产品,让消费者享受国补优惠的同时,感受即时零售的便捷购物体验。
第三,提升服务质量也很关键。国补期间,订单量可能大幅增加,即时零售平台要确保配送时效性和准确性。优化配送流程,合理调配配送人员,让消费者享受国补优惠的同时,快速收到心仪商品,提升用户满意度。
比较线下和传统电商,国补政策更为即时零售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只要即时零售平台和商家能够精准把握,全面发力,就能成功薅到“国补”这个大羊毛,实现业务的快速增长和消费者体验的提升,同时让在即时零售平台购买3c数码和家电成为主流方式。
撰文:刘老实
排版:柯不楠
校对:十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