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在骂声中撑起了春节的每顿饭?

创业   2025-02-01 18:59   山东  
添加刘老实个人微信qdppqd,带你加入即时零售资源群,和更多从业者探索行业发展,洞见2025年行业趋势!

"今年春节,谁没吃到过预制菜?" 在节后的一次小范围调研中,刘老实我向身边20位朋友提出了这个问题。答案有些出乎意料,只有2位朋友表示春节期间没有吃过预制菜,原因还是因为回农村老家过年,父母给做的是自种自采的天然食材。

大家好,我是专注即时零售领域研究的刘老实!

不可否认,预制菜正在以超出我们想象的速度占领中国人的餐桌。

从美团、大众点评等线上平台数据来看,自今年1月起,“年夜饭预订”“年夜饭套餐”等搜索热度直线蹿升,同比增长幅度超5倍。

年夜饭市场的火爆程度超乎想象,不少餐厅出现“一席难求”的景象。而且,年夜饭的价格也并不低,一些套餐售价更是高达数千元。就拿广州酒家来说,今年他们家年夜饭套餐价格区间在1288元至4988元,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炳胜餐厅同样不甘示弱,按照3人至12人的不同人数规模,设置了6个档次,一口气推出18款套餐,定价范围在848元至4590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预制菜年夜饭的性价比优势凸显消费者向《消费者报道》记者分享,“宝塔肉40元、松鼠桂鱼40元、荔枝虾球10元、面包诱惑10元、南瓜八宝饭10元、沈万三肘子50元,芳草盒的家常菜均价10元一种,我打算买三种,再配上一碗汤,一桌算下来200元出头。”据其介绍,在她家附近餐馆预订一桌年夜饭至少要888元,而她购买这些预制菜,足够准备三桌的量,也才700多元,平均一桌仅两百多元。

近些年来!预制菜已然成为春节的"香饽饽"。据相关数据显示,盒马今年预制菜销售同比去年增长345%;叮咚买菜春节期间高端预制菜的销量同比增长3倍,7天卖出了300万份预制菜,而且客单价同比增长1倍;淘宝上的预制菜销量同比增长超100%。

预制菜的火爆,不仅是疫情下"宅经济"的延续,更是消费升级的体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吃饱,而是要吃好、吃健康。预制菜既满足了人们对美食的追求,又省去了繁琐的烹饪过程,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年夜饭更是家庭团聚的核心环节。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年轻一代烹饪技能的下降,传统的年夜饭制作方式正面临挑战。预制菜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一痛点。

预制菜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便捷性。以年夜饭为例,传统的年夜饭需要提前几天准备食材,烹饪过程更是耗时耗力。而预制菜只需简单加热或翻炒,就能端上一桌丰盛的菜肴。对于工作繁忙的年轻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福音。

如今的预制菜早已摆脱了"低端速食"的标签。以盒马、叮咚买菜等平台推出的高端预制菜为例,佛跳墙、花胶鸡、松鼠桂鱼等传统大菜都被做成预制菜,不仅口味接近餐厅水准,价格也相对亲民。这种高品质的预制菜,满足了消费者对美食的追求。

疫情以来,居家做饭成为常态,预制菜因其便捷性和安全性受到青睐。春节期间,许多人选择就地过年,预制菜成为他们感受年味的重要方式。

预制菜的火爆,不仅改变了消费者的饮食习惯,也引发了零售行业的激烈竞争。从传统商超到生鲜电商,各大平台纷纷加码预制菜赛道,试图在这一新兴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生鲜电商平台凭借其供应链优势和用户基础,成为预制菜市场的主要玩家。例如,盒马推出了"盒马工坊",叮咚买菜推出了"叮咚王牌菜",主打高端预制菜。这些平台通过精准的用户画像和高效的配送服务,迅速占领了市场。

面对生鲜电商的冲击,传统商超也开始布局预制菜。例如,永辉超市推出了"永辉优选",沃尔玛推出了"沃尔玛惠宜",试图通过预制菜吸引年轻消费者。然而,传统商超在供应链和用户体验上仍存在短板,转型之路并不轻松。

预制菜的火爆也吸引了餐饮企业的关注。海底捞、西贝等知名餐饮品牌纷纷推出预制菜产品,试图将餐厅的口碑延伸到家庭餐桌。这种跨界合作,不仅为餐饮企业开辟了新的收入来源,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尽管预制菜市场前景广阔,但其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预制菜的生产和储存环节复杂,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如何确保预制菜的质量和安全性,是行业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尽管预制菜的口味不断提升,但与现做菜肴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如何进一步提高口味还原度,是预制菜企业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

部分消费者对预制菜仍存在偏见,认为其不够健康或缺乏仪式感。如何改变消费者的认知,是行业需要长期努力的方向。

可以说,预制菜在春节的火爆,不仅是消费升级的体现,更是零售行业创新转型的缩影。尽管争议不断,但预制菜依然在争议和骂声中撑起了春节的每顿饭。



撰文:刘老实

排版:柯不楠

校对:十   三

即时刘说
前媒体人,品牌营销顾问,资深即时零售领域研究者,链接即时零售上中下游资源,赋能平台和商家!全解即时零售,洞察最新商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