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 “一带一路”科学教师能力提升工作坊在南非西开普大学成功举办。本次教育交流活动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主办,“一带一路”国际科学教育协调委员会、浙江师范大学、南非西开普大学承办,浙江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研究院、浙江师范大学堪萨斯大学联合教育学院、南非中文教师协会、南非Sakhikamva基金会协办。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秘书处张春英,浙江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研究院副教授张燕军及教师肖瑞作为特邀嘉宾,为来自南非当地大中小学的30余位教师和学生带来了科学与工程实践工作坊,共同探讨科学教育如何走深走实。Sakhikamva基金会主席Fatima女士在开幕式致辞,西开普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教授武长虹主持开幕式。
在致辞中,Fatima女士感谢了主办方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及其他合作伙伴对活动的大力支持。她指出,科学教育对于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至关重要,是社会进步的基础。作为科学教育基金会的一部分,其使命是在全球推广高质量的科学教育,激发年轻人对科学的兴趣。基金会过往项目已对学生和社区产生了积极影响,展示了在提高科学教育质量上的努力与成就。展望未来,她期望持续合作,深入探索科学发展,并呼吁各方共同努力,为下一代科学家创造更好的成长条件,迎接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武长虹对各位参与者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并强调了国际教育交流在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推动全球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她指出,科学实验演示等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还在科学教育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接下来,来自南非的两支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代表队的八位中学生为现场嘉宾展示了他们的机器人作品。学生们介绍了各自精心设计的机器人,并通过操作遥控机器人在场地上移动、捡起各种形状的物体,来展现他们在工程技术方面的扎实知识,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这次展示不仅体现了参赛者的努力,也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直观感受科技魅力的机会,鼓励更多年轻人关注并投身于科学和技术领域。
张燕军深入探讨了项目的背景及重要性,并回顾了科学教育领域的发展历程,同时展望了未来推进类似项目的方向。他强调,科学教育对于培养下一代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至关重要,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接下来的水火箭科技工作坊中,张燕军、肖瑞详细阐述了水火箭的设计理念、制作过程以及遇到的技术挑战,特别强调了参与者们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随着一声令下,水火箭顺利升空并完成模拟任务,现场响起热烈掌声。这一刻不仅是对参与者努力的认可,也展示了他们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下午的活动中,张燕军、肖瑞继续为大家带来了内容丰富的工作坊活动。他们依次介绍了八脚机器人、循迹小车、吸尘器小车以及自动浇花装置等多个创新项目。每个项目的演示,不仅展示了先进的技术应用,还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背后的科学原理。灵活机动的八脚机器人展示了仿生学在机器人设计中的应用;循迹小车通过精密的传感器和编程,准确地沿着预定路径行驶,体现了自动化控制的魅力;吸尘器小车展示了清洁技术的小型化和智能化趋势;自动浇花装置巧妙结合了物联网技术和日常生活需求,展现了科技如何为生活带来便利。丰富的工作坊内容不仅让参与者大开眼界,也激发了大家对科技创新的兴趣与热情。主讲老师的生动讲解和热情互动,使复杂的科学概念变得更加直观易懂,进一步增强了活动的教育意义和吸引力。
本次活动旨在助力“一带一路”合作协议落地生根、促进民心相通,落实《“一带一路”青少年科技创新伙伴计划》,深化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科技人文交流合作,提升青少年创新素养和科学教师职业能力。通过该活动的不断深入与拓展,期待能够更广泛地赋能青少年群体及科学教育工作者,增强下一代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供稿 | 张春英
编辑、排版 | 孟想
一校 | 张春英
复校 | 陈冲
终校 | 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