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彩2024系列报道三】重大津医:迸发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动能”

健康   2025-01-23 17:47   重庆  



岁序常易

华章日新

津医人的2024

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在时光长河中徐徐展开


编者按:时光如梭,川流不息。转眼间,我们已挥手告别不平凡的2024年,所有的耕耘与收获已化作珍贵记忆。从今天起,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传播矩阵将陆续刊播“津彩2024”系列报道,与大家一起回味2024年医院的“高光时刻”。让我们沐浴着2025年的阳光,打点行装、抖擞精神,继续奔赴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


津  彩  2024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2024年,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持续聚焦培育创新动能,多领域、多渠道、全链条整合院内外创新资源,凝聚和释放改革创新的最大合力,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建平台强保障

为科技强院蓄势赋能


“科研工作是推动医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基石,而科研平台建设是提升医院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支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向德兵表示。医院历来高度重视科研平台建设,凡是与科技创新有关的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


2024年,医院投资1.58亿元兴建的科研教学及规培基地综合楼已竣工。目前,该大楼内中心实验室建设、预算以及配套科研设备论证已基本完成,以精准医疗为研究方向的动物实验室选址和预算也已完成。待这些项目建成投用后,医院专门用于科研的场地将扩大至2000平方米,可为各类科研人才开展研究、试验提供坚强保障。


“新型纳米铂前药增强结直肠癌化学免疫治疗的机制研究”课题实验


在加强科研场所、设备设施建设的同时,医院还在打造更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上同步发力。“早在2018年,我院就成功创建了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向德兵说。之后,医院便对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相关要求,向创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更高目标发起冲击。


为了在全院营造鼓励科研创新、尊重科研人才的良好氛围,提升申报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综合实力,医院每年坚持召开科技工作总结大会,表扬科研创新工作成绩突出的个人和集体。并设立院内科研培育项目“储备库”,对医务人员开展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给予不同层次的资金配套支持。2018年至今,医院科研经费投入从10万元增长至1049万元,增长超100倍。


成功创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经过近6年的努力,去年5月,医院最终成功创建江津医疗卫生机构中首个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截至目前,医院已顺利引进6名博士后入站,其中2人已顺利答辩出站。


争项目促提升

推动科研水平迭代升级


科研项目是检验一个单位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的“试金石”。


2024年以来,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立足科研项目申报数量和质量上同步发力,通过引进、聘任高端学术人才,组织科研团队成员开展科研攻坚,鼓励青年人才参加高水平的科研学术会议或论坛等方式,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医院在重点项目数量和质量、院内科研及科研经费投入等方面均较2023年都实现了大幅增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启动暨培训会


2024年医院申请各级纵向课题103项,成功立项6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9项,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项目1项,川渝科技合作项目1项。院级培育项目共收到47份申请书,经过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批准29个项目立项。


向德兵透露,今年,医院将继续把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作为一项紧要任务,争取申请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3至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6至18项,培养1至2个科研创新团队,培养中青年科研骨干3至5名。



  :党群办

  :肖力源

郭开星
丁   义
程   鸿



重庆江津区中心医院
江津区中心医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