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日当天我跑了多个投票点,看到选民的不同状态

学术   2024-11-06 17:51   北京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底线思维”。文章仅供读者参考,不代表民智国际研究院立场



林兆楠


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SIPA)在读硕士


可能在一般人的认识里,11月5日就是美国大选正式进行的日子,在这一天全美投票,并在当天晚上至第二天逐渐得到投票结果。这一印象实际上并不全面,也过于宽泛。
今年大选也是笔者第一次在美国经历这一过程。从开学起,来自学校的邮件与各种学生活动就不断为大选造势。笔者也借此机会前往多个投票点一探究竟,仔细观察这一牵动世界的大事的细节。
投票一二三
具体而言,美国大选选举并不是由美国联邦统一组织的,而是交由各州、地区自己的选举委员会负责。具体到笔者所在的纽约市,选举由纽约市选举委员会负责。11月5日的投票也不仅仅决定美国总统花落谁家,而是包含了联邦两院议员、州与市议会议员选举多合一,具体情况以选民注册选区而定。
投票方式也并非只有在选举日当天前往投票点一种。在纽约州,选民注册截止日(10月26日)当天,即可前往指定的地点提前投票(Early Voting)。除此之外,同一天起也可以选择邮寄选票——申请一份选票邮寄到注册地址,自行填写完并在11月5日前邮寄或投递到指定地址,完成投票。

邮寄选票投票箱的标识  作者供图
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今年大选中有约40%的注册选民已经通过这两种方式完成了投票。然而,正是邮寄选票的真伪,成为了特朗普一方对于2020年大选结果质疑的核心,指责民主党一方通过伪造邮寄选票才赢得大选。
到了大选当日,投票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在笔者的探访中,因选举工作人员的允许得以一窥投票点内部情况——并未注册的外国人是不被允许进入投票点的,遑论拍照。

投票点外执勤的纽约警察  作者供图
城市中的投票站并不需要特别的地点与设施,有足够大的开放室内空间即可。如下图列表所示,纽约市内的投票站主要位于公共学校(PS XXX)、公立高校、公共住房与社区中心。按照不同的州议会选区划分的每一列,从左到右为编号、名字与地址。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纽约县(NY County)而非纽约市(NY City)的列表,前者是美国州-县体制对于后者下属曼哈顿区的称呼,纽约县=曼哈顿区,是纽约市的一部分,所以其中并不包含纽约市其他区(皇后、布鲁克林等)的投票点。
纽约县的投票点列表(部分)
投票点内部布局则是简单地分为两个区域。在笔者探访的投票点中,从学校正门进入后是大厅,右手边是桌子与小隔间,选民可以在此根据注册选区领取纸质选票,并在小隔间中填写选票,在有的投票点则是带有围挡的方桌。
注册过的选民在此过程中并不需要提供ID。填写完选票后则需要前往房间左手边的机器扫描提交选票。笔者所见到的扫描仪十分接近小尺寸ATM机器,约有半人高,上方是屏幕与扫描区域,可供选民录入选票。
填写选票的方式,十分类似国内考试中的填写答题卡。如下图中由纽约市选举委员会提供的样本选票所示,选举的职位与候选人以英西中三语写就,填写时则涂黑想要投给的候选人名字上方的椭圆。同时,因为纽约州在今年大选中还将会对州宪法关于保护堕胎权利的修正案公投,因此在选票背面还有相关内容。
纽约市选举委员会提供的样本选票,可以看到候选人名字的中文翻译
在笔者的观察中,大部分选民完成投票的过程不超过十分钟。人多时排队领取选票最为耗时,拿到之后很快就能填写完成。
“利害攸关”与“投完了事”
笔者在探访中能感受到,无论对于大选热情与否、或是支持哪一方,美国人普遍将“民主投票”视为值得骄傲的事情。
笔者在向选民与工作人员交流时,介绍自己是“哥大研究美国民主/选举的学生,所以对于大选有兴趣。”这一说法效果甚好,遇到的选民即便行色匆匆,也都愿意和笔者交流几句。而在遇到的选举工作人员中,其中一人可能因为笔者过于直接地提问,十分友善地直言拒绝,而剩余的两位选举工作人员至少都愿意向笔者稍微介绍选举的大概过程。

位于公共学校的投票点  作者供图
值得注意的是,笔者探访的几个投票点所在社区,在纽约市内都是相对富裕的,因为临近纽约大学,住着大量的大学学生与教职工。根据美国人口普查数据,该地区虽然有24%的西裔与15%的亚裔,48%的居民仍是白人。61%的居民持有本科及以上学历,高于纽约市平均的40.2%。家庭收入中位数95560美元,高于纽约市的81386美元。
笔者前往了东村社区(East Village)设在一所职业发展学校中的投票点,遇到了两名在投票点外手持“已投票”的贴纸自拍的女大学生,笔者上前与其攀谈。两名学生为中东裔,是纽约音乐学院(The New York Conservatory of Music)的大一新生。
二人形容投票流程为“伤脑筋的”(nerve-racking),因为她们首次参与投票,复杂流程让她们无所适从。也因二人并非纽约州本地居民,需要额外的注册流程。但是她们仍然觉得投票一事令她们十分兴奋与骄傲,值得拍照在社交媒体上分享。

位于剧场的投票点,门口有禁止围观与拉票的标识,有工作人员看门  作者供图
在这一投票点,笔者在门口观察时被工作人员询问是否投票;自我介绍后与这名工作人员攀谈。她是一个约五十岁上下的白人女性,一直住在这附近。本次选举参与纽约市选举委员会,在投票点组织引导。“这是有偿的”,笔者询问她是否自愿参加时,她指出。现场除了她之外,场外还有二人,场内大概有五人上下在指导选民投票,大部分是中年人。
她十分热情地介绍了投票流程,允许笔者看向投票点内部,并向笔者展示了手中的指南文件,内容关于本次选举的具体内容与流程,包含有英西中三语版本。她告诉笔者,今天来现场投票的人主要集中在早上上班前与午饭时间,到与笔者交流的时间(下午一点半),已经约有600人前来投票了。对此,她肯定了笔者“这是否因为今天是工作日”的追问。

纽约地铁上的投票广告,写有“每一票都重要”   作者供图

笔者还前往了东村的另一个投票点,设在公共住宅的一楼大堂。笔者本想与在门口引导人流的工作人员交谈,但被以规则不允许为由拒绝。但这位黑人中年女性仍向笔者提议,可以在街边询问结束投票的选民。
随后一位带着女儿的母亲叫住笔者,询问能否帮忙她们母子二人拍张照片,笔者便顺势与她交流起来。这位母亲大约三十岁上下,是印度裔,穿着打扮是精干职业正装,带着墨镜,身上贴着“已投票”的贴纸。从交流中得知,母亲是一个创业者。女儿大概六岁,身上贴着的贴纸则写着“未来选民”。

指示投票点的地标  作者供图
在笔者表明了自己的来意之后,这位母亲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她情绪高昂地形容本次投票的体验十分顺滑,和之前的几次相同。她说她一直住在附近,虽然今年因为搬家,导致投票时所在选区有变化,但仍不影响总体的流畅体验。这位母亲略显疑惑地指出,这次在现场投票的流程中不需要出示证件,与上次选举有所不同。
当被问起她身边同事、朋友的投票率时,她即刻回答“是所有”。笔者重复确认,她回答“在我们创业者的圈子里,是所有。”回答笔者“你和你身边朋友同事投票的最大动力是什么”的追问时,这位母亲以“你懂的”的眼神看向笔者,说道:“与我们国家利害攸关。”她解释道,在自己看来,这一次选举事关美国的未来。笔者指向她的女儿补充道,“还有关于她的未来”。她点头肯定,“是的,这事关她们未来的生活”。
纽约大学投票点附近宣传纽约州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传单  作者供图
最后,笔者前往了位于纽约大学旁的一处投票点。在笔者逗留的半个小时中,零零散散前来的投票者约有数十人,主要为老人,中青年人次之。笔者的这一印象也得到了现场负责引导的保安小哥的确认,他表示很难说前来投票的人都集中在什么时间。
他认为前来投票的人都十分看重此事;但当笔者问起他是否投票时,他表示当然,早点投完了事。显露出的脸色,仿佛投票是一件必须要做的麻烦差事,完成即可。
生活照旧
在探访的最后,笔者还遇到个小插曲。
路过纽约大学旁的华盛顿广场时,见到一辆纽约市公园与娱乐设施管理局的警车,闪着警灯停放在禁止车辆进入的广场中,腰带上别有警棍的工作人员在周围人群的围观拍摄与指责下,向车内搬运画板与桌子。询问后得知,是管理局正在收缴未获批准在广场上摆摊售卖的艺术品。正因如此,在这一以艺术而出名的广场收获一致的批评。

完成收缴的管理局工作人员  作者供图
当时秋日的暖阳照过橙黄的枫叶,洒在坐满学生的广场上。在远处两三个乐队演奏声中,一名学生在自带的白板上写下“我恨你们”摆在警车后,更有人不断谩骂工作人员“你们正在毁坏艺术”。面无表情的管理局成员收缴完后,一部分驱车先走,另一部分拉着满载收缴物品的推车在学生瞩目下离开。
看着他们落寞的背影,笔者抑制住了内心的冲动——上前询问他们是否投票了。

民智国际研究院
察哈尔学会联营智库,凝聚民间智慧,解读国际风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