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是个会发光的月份
清晨凉风有信
阳光裹挟美好
秋风拂过
时而又是小精灵
小可爱的上学路上又有了新的故事。
故事2:嘿嘿嘿--上学的路是会变的线!
行-发现路线
从棉花巷园区搬到悦蓉园区,孩子们上学的路程变长了,路线也有了不同的选择。在对上学路线谈话时引发了孩子们的大讨论。
妈妈送我的时候堵车了。
我和外婆有时走路上学,有时坐公交车。
妈妈都是用导航的,今天地图上全是红的线。
今天我从大桥那里过来的。
爷爷先送哥哥再送我很快就到了。
孩子们对上学路线有很多想知道的,为什么有时走路,有时坐公交呢?妈妈认识路为什么还要每次看导航呢?为什么我昨天是第一个到的,今天不是第一个?无数的疑问引发了孩子们进一步的探索欲望。
记-记录路线
1、从兴趣向行动
孩子们和家长一起记录每天上学的路线。
孩子的记录:
我每天上学要经过李巷、吴桥、蓉湖大桥。
我在上学路上看见运河公园,红绿灯,还有蓉湖大桥。
我上学路上有很多马路,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亲子记录:
行车记录仪
电动车视角
兴趣引发孩子的行动,孩子们和同伴分享自己的上学路线时,引起了其他小朋友的共鸣:我也走这条路的,这条路我认识……孩子在不断地思考与行动中得到发展。
孩子们又有了新的问题:
上学的时候开车、步行、坐公交车不同的上学方式有几条路呢?我能做地铁上学吗?孩子们的兴趣点越来越丰富,跟随便孩子的视角,课程继续深入,孩子们一起商讨,用记录表的方式记录了一个星期的上学路线。
探--选择路线
2、由行动向思维深化
来看看我们平时走的路线吧!
孩子们先选择上学可以走的3条不同路线,每天记录下自己想走的路线和实际走的路线。
我每天想走不同的路线,就像探险一样,可是我走了3天蓉湖大桥,还有2天是坐公交车的。
我最喜欢的路上有很多树和房子,只有爷爷送我的时候才能走,妈妈送我只能开车,要不然妈妈上班会迟到。
观察、记录、比较是幼儿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幼儿自主的探究中应用感官,动手动脑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用心记录上学路线的途中,孩子们也有了很多发现。
孩子的经验是由亲身体验,实际感知中获得,在上学的路上孩子们知道了一些道路规则,以及关于路况的常识,还能联想到“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谚语。孩子的实际经验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思-设计路线图
3、由思维到运用
地图太小了,也不认识字。我们一起来设计更方便的线路图吧。
路线图1.0
从红船厂继续往前走,就到了。
路上有很多高楼,接着转弯就到幼儿园了。
我上学路上要经过小河,还有高楼。
从我家到幼儿园的路有很长一段路。
问题出现了:
孩子们在画线路图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困难。
我不会画。要画的东西太多了,纸放不下。
我想在建构区搭出上学路线。
楼好高啊积木不够了?
我不知道那个高楼叫什么?
在画线路图1.0中,孩子们遇到了很多问题,积极探索,尝试解决问题。
路线图2.0
从纸上的平面路线到区角中的立体建构,孩子们在建构区搭建了起来,将积木进行摆拼组合。想搭出积木路线。
在建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不同的建筑物搭建出来后没有明显区别,看起来太像了。怎么区分出各中建筑物的特点呢,孩子们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
经过不停地尝试,孩子们搭建出了幼儿园周围的路线。听听孩子们的介绍吧!
路线3.0
通过亲子收集资料和上学放学路上的有意观察,孩子们发现了几处标志性的建筑设施以及各种路标。
开始了进一步的路线图探索。对照着地图绘制新的路线图。
路线图太好玩了,我们一起来做一个从棉花巷园到现在的幼儿园的路线图吧。
路线4.0
孩子们在美工区选择材料制作路牌,熟练地选择了卡纸,雪糕棒,树枝等,开始了立体路线的制作。
孩子们以探究经验为原型,创想出各种不同的连接符:直线,箭头、马路、标识,整理加工后,形成了探索过程性记录--立体路线图。
【写在结尾】
地图与人类的文明相伴相生,从古代的马王堆地图,到现在的北斗星导航,AI时代的到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在本次路线的探索过程中,孩子们进行“1+N”式的深度学习,围绕1个主线,探索关于路线的多个问题。支持幼儿对已有经验举一反三,创造性转化为高阶表征,提升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再现能力,推动儿童深度学习。
孩子们感知四时,亲历四季,顺应成长,期待着更多的精彩瞬间……
编辑:大班年级组
审核:李亭仪、许钰、周迎新
发布:许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