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平书苑”读书会】昌平区检察院联合大兴区检察院开展“与光同行 与法同向——推开法学之门的第一本书”读书分享沙龙活动

时事   2025-01-21 16:31   北京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深刻号召,进一步引领青年检察干警感悟思想伟力、涵育书香氛围、凝聚奋进力量,近日,昌平区检察院团总支联合大兴区检察院团总支共同开展“与光同行 与法同向——推开法学之门的第一本书”读书分享沙龙活动。本次活动采取访谈形式,两院干警以书会友,结合主题及工作实际,依次交流分享读书心得,营造了浓厚的读书交流氛围。



读书分享


大兴区检察院 任圆圆









分享书目:

周光权《刑法学习定律》

这本书“有趣”“有料”“有用”,为我们铺就坚实砖石,“把刑法学好,才对得起在‘艰难时刻’与你相遇的人”“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刑法知识养分”等定律让人印象深刻,刑法绝非孤立于象牙塔内的理论堆砌,它扎根于社会生活百态,提醒我们须时刻保持对生活敏锐观察力,将法理人情融合,使办案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昌平区检察院 那海楠

分享书目:

罗翔《法治的细节》

“实体正义如同一个完美的圆圈,它无法企及,而程序正义就像通过仪器所画出的圆,必定是一个有缺陷的正义”,而我们要在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中寻找一种平衡。检察机关要始终坚持严格依法办案、公正司法,在实体上确保实现公平正义,在程序上让公平正义更好更快实现,在效果上让人民群众可感受、能感受、感受到公平正义,做到检察办案质量、效率、效果有机统一于公平正义。








大兴区检察院 代旭东









分享书目: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

“刑法是不法对自己的内在否定,是犯人的内在理性自我惩治。”我们立足法、辩证法、作者本人三个维度阐述,对于法律这种现象,黑格尔首次用辩证法阐述了“法”、在形而上学的维度讨论了什么是“法”、作为影响马克思的大思想家黑格尔的著作富有内涵与思考。



昌平区检察院 申芳旭

分享书目:

车浩《正义的决疑》

法学的魅力主要不在于坐而论道,而在于如何通过规范把价值作用于事实。只有更深理解传统文化,才能更深刻去理解不作为犯中的“该与不该”;司法者要更深立足中国实践,设身处地进行平均构想;要更深锤炼法律技艺,努力解释法律,准确理解法律条文。









大兴区检察院 郑一心









分享书目:

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

该书以犀利笔触剖析旧司法制度蒙昧本质,借人性论、功利主义探究犯罪与刑罚特征,大胆提出无罪推定、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公民法律面前平等、刑罚人道等划时代的原则。它似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鞭策着检察人员时刻以理性、公正、人道为指引,持续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办案质效,为守护公平正义全力以赴。



昌平区检察院 尹晓晗

分享书目:

刘星《西窗法雨》

“法律工作并非简单的条文套用,而是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阅读本书,我深刻体会到法律与文化的紧密联系,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背后是各自独特的文化土壤。正如书中所说,“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则体系,而且是一种意义体系”,因此,在司法实践中,要深刻理解法律背后的价值和理念,切实提升自身的法律思维。








分享结束后,两院干警交换活动纪念书籍,昌平区检察院刘旭迪结合检察工作实践向与会干警作法治宣讲经验分享。

图为昌平区检察院刘旭迪发言



本次读书分享沙龙活动既激发了青年干警的阅读热情,又促进了两院青年干警的成长交流。青年干警们在分享中拓宽视野,在交流中增进感情,在悦享读书中共促成长。接下来,昌平区检察院团总支将持续打造“燕平书苑”读书会活动品牌,积极搭建青年干警思想交流平台,更好发挥团总支组织青年、引领青年、服务青年的作用。



昌平检察
昌检人的精神家园 昌平人的法律帮手 司法人的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