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检这一年】三大亮点带您速览数字赋能检察监督昌平新答卷

时事   2025-01-16 17:10   北京  



编 者 按



2024年,昌平区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中,依法履行各项检察职责,扎实推进“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奋力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回眸蓄力、共向未来,昌平区检察院特开设【昌检这一年】专栏,与您共同回首2024年昌平检察工作,锚定新起点、共启新篇章。本期为您推送《三大亮点带您速览数字赋能检察监督昌平新答卷》。


数字时代,未来已来。2024年,昌平区检察院深入贯彻数字检察战略,强化“数据资源”在检察发展要素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准确把握服务保障区域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以大数据赋能“破局出圈”,交上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领题——政治引领 完善机制

下好数字检察“一盘棋”

2024年,昌平区检察院在区委、市检察院的领导下,把深入实施数字检察战略列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持续推进,加快落实区委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数字检察工作服务保障昌平“四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积极主动履职,与昌平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等单位协作配合,将数字检察工作融入区域社会治理,切实把党的领导政治优势转化为检察制度效能,获评第一届北京市检察机关数字检察示范院。

在建立统筹调度、模型培育等10项数字检察工作机制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检察院关于建立数字检察“三查融合”办案机制的规定(试行)》以及《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模型数据管理细则(试行)》,为数字检察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和整体安全性提供配套机制保障。

发动全院全员积极参与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推广活动,搭建“一把手主抓、数字办牵头、部门负责人主责、检察官主办”的四级体系,通过“日更新、周反馈、双周总结汇报”的高效调度模式,对各部门数据获取、模型建用、融合履职情况进行统筹协调。全院业务部门共应用大数据监督模型181个,通过应用模型创建四大检察监督案件3811件,获评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模型应用优胜提名检察院。

► 图为昌平区检察院获评第一届北京市检察机关数字检察示范院

◄ 图为区人大法制委员会调研昌平区检察院数字检察工作

► 图为昌平区检察院获评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模型应用优胜提名检察院

聚力——重在统筹 强化保障

奏好提质增效“协奏曲”

昌平区检察院发挥数字检察办案指挥中心的统筹作用,通过资源整合、技术保障助推数字检察“新跨越”。年初,为营造数字检察氛围,激发模型建用活力,举办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创意设计大赛,全院干警自行研发模型51个,上架北京市院模型平台12个,上架最高检模型平台4个。其中,聚焦关乎民众切身利益、上下游特征明显的毒品类、电信诈骗类等六类案件,构建的上下游犯罪漏犯漏罪法律监督大模型获国家版权局授予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认证。

联合中国政法大学法信学院建立全市首个基层检察院数字检察研究基地,发挥检校协作优势,开展常态化实习实践双向交流,从而解决模型建用、数据抓取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在新质法律监督能力的新领域、新赛道上不断向更高水平提升。

为开拓数字检察视野、培养数字检察意识,举办“数检沙龙”主题活动,邀请国家检察官学院、北京邮电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政数局等单位专家教授,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前景、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研发展开“头脑风暴”,积极探索数智技术赋能检察履职的新路径。

► 图为昌平区检察院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创意设计大赛现场

◄ 图为上下游犯罪漏犯漏罪法律监督大模型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认证

► 图为数字检察研究基地会签仪式

◄ 图为昌平区检察院举办“数检沙龙”主题活动

破局——融合履职 注重实效

画出社会治理“同心圆” 

坚持高质效办案的目标导向,充分发挥数据潜能,有效应用监督模型,深挖数字检察潜能,服务保障区域发展建设,打造出一批成效显著的数字检察典型案例。

在区委领导、区政府支持和行政机关协作配合下,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应用行政机关未依法征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费模型,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费追缴专项监督”,已成功追缴入库城基费上亿元,挽回巨额国有财产损失。昌平区检察院及时总结办案经验,打造“昌平样本”,配合市检察院在全市开展城基费追缴专项工作。该案获评北京市检察机关十大法律监督案件、十大数字检察典型案例。

针对从业禁止“应判未判”“应移未移”等问题,建用的从业禁止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覆盖了食品、药品、环境污染、未成年检察、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安全、公司董监高犯罪等众多领域,推动全方位、多层次的从业禁止法律监督格局的构建。该模型获评2024年北京市检察机关十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

昌平区检察院也善于从“小切口”出发赋能区域治理,守护“大民生”。研发建设工程领域根治农民工欠薪问题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将发现的建设项目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线索移送相关单位开展执法,帮助802名农民工追讨欠薪,涉及805万余元。创建厨余垃圾收运治理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已督促辖区内625家餐饮店完成餐厨垃圾排放登记、49家餐饮企业限期改正。建用冒领失业保险金融合履职监督模型,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动,追回1427人违规领取的失业保险金2498.23万元,切实以科技赋能充分释放检察监督效能,深入助推区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图为昌平区检察院干警对从业禁止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进行研讨交流

◄ 图为昌平区检察院干警向外省检察机关介绍上下游犯罪漏犯漏罪法律监督大模型

► 图为昌平区检察院干警对厨余垃圾收运治理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线索进行现场核查


供稿:张伟 程相宜

编辑:李欣怡

昌平检察
昌检人的精神家园 昌平人的法律帮手 司法人的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