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关注 | 多姿多彩 共生共荣——百年贵州版画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摘   2024-11-08 17:54   贵州  

多姿多彩 共生共荣

——百年贵州版画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贵州民族报全媒体记者 杨文静





10月23日,“多彩高原·时光流痕——百年贵州版画巡展”(南宁站)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幕,这是该展继2023年在贵州美术馆首展以来的第5站,未来将去往更多城市。

一次展出,一个窗口,一场诉说,每一幅作品都是一段时光的见证,展示着贵州版画艺术的发展,它以无声的方式,朴素地记录着这片土地上的生活、变迁、文化共融,以及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画面。

王树艺 《一日千里》 套色木刻 1959



震动的“贵州现象”


“多彩高原·时光流痕——百年贵州版画巡展”(以下简称“版画展”)在南宁展出的前一站是在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从7月23日开展到10月初撤展,两个多月来,吸引了十多万人次观展。

面对亮眼的“成绩单”,此次版画展策展人、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工作人员王晓佳既意外又欣慰。从走进版画展、了解版画到策划版画展落地博物馆,对王晓佳而言是一场奇妙际遇,更是一场“心灵之旅”。

“走,看展去。”2023年8月,“版画展”在贵州美术馆进行首展,全国著名版画家、《多彩高原·时光流痕——百年贵州版画巡展》项目负责人王建山邀约王晓佳前往观展。虽然策展多年,大多和民族相关,但对于贵州版画,王晓佳不甚了解,初次看展她只觉得惊艳。

后来,在一次茶余饭后,王建山说起贵州版画,那些历史、那些人如抽丝剥茧般在王晓佳眼前缓缓展开,让她为之震撼、感动。

从流入、扎根、成熟到走向前沿,贵州版画走过百年,有太多精彩的历史瞬间。1929年,麦放明在杭州艺专加入“西湖一八艺社”,是贵州最早受新兴木刻运动影响的画家;1933年,林青回到贵州毕节,成立“草原艺术社”,最早把新兴木刻艺术带到贵州;1942年,中国木刻研究会贵州分会成立,并举办了全国“双十”木刻展贵州区展览;1943年,举行的第二届“双十”木刻展在贵州有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于此打下了贵州现代版画的社会基础,拉开了百年发展的序幕。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部队南下西进,一批军旅画家汇集于贵州这片艺术的沃土,形成贵州版画的基本创作骨干队伍。一边外来集聚,一边内部产生,让贵州各地版画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从1950年至1956年在省内各大报刊上发表的版画作品近200余幅,远远超过同期发表的国画、油画作品的总和。

蒙绍华 《布依寨安上了电灯》 黑白木刻 1962


此时,版画艺术在贵州虽有蓬勃之姿,但距离全国前沿还有一段距离。从西部到前沿,贵州版画是如何突破的?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贵州版画走上了对艺术本体语言的探索之路。版画家从贵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土壤中吸收养分,发掘具有原质特色的文化元素,创作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作品。这一时间,贵州版画百花齐放,特色鲜明,创作成果丰硕,在全国各大展中成绩斐然,极具地域特色的版画作品相继展出……这一活跃且多产的时期,被业界称为“贵州现象”。

“‘贵州现象’不是一蹴而就,是贵州艺术家们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是在经过大量的人才和作品积累后的集中爆发。”王晓佳感叹着那段了不起的时光。

进入21世纪,贵州版画艺术继续保持着蓬勃的发展势头,展现出了更加丰富的面貌和更加深厚的内涵,并在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更加积极的作用。



“丰润的“土地滋养”


谈到“贵州现象”,无论是王建山、王晓佳,抑或是长期关注热爱版画艺术的人,说得最多的就是:“贵州版画艺术离不开这片土地的滋养。”

1985年蒲国昌在北京与其他几位艺术家举办“十人半截子美展”、1987年“王建山、熊红刚现代艺术作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1988年“董克俊版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纵观这些展出的作品,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是关键之一。

“从山地高原生长出来的贵州版画,以其浑朴厚重、强悍、多元的个性风貌引人注目,其发展、演进、转化与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文化形态紧密相连。”在《时光刻痕·百年贵州版画》封面上有这么一段话,阐释了版画与土地密不可分。

确实,在当时的时代潮流中,在艺术多元化及新思维、新观念的冲击下,贵州版画艺术具有识别性与文化性的“根”,都因贵州的地域特点。

贵州,多民族聚居的省份,18个世居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和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独特的地域和多姿多彩的民族生活及民族民间艺术,给贵州艺术家提供无尽的创作源泉,创作出丰硕的艺术瑰宝,形成贵州山地版画突出的精神品格,从边缘走向前沿,崛起于中国绘画界。

“我生长在贵州,这里是民族聚居和杂居地区,这就给我的版画创作提供了许多富于地方色彩的生活素材。”贵州版画家吴家华在《吴家华版画选集》的自序中这样说道。

从最早的民族生活题材《苗家》《荒原苏醒》到在法国、日本等国家展出的《侗乡三月》,再到后来的《踏歌声声》《生机勃勃》《山花》等作品,民族风土人情一直贯穿吴家华的创作。

“如果说西方艺术给了我不同的审美视角,那么东方的文化艺术及民间工艺,尤其是贵州的民间工艺,如刺绣、蜡染、服饰、银饰和农民画等,则让我找到了我的绘画表现形式与艺术语汇,对贵州大山的故事,我有了新的思考与感悟。”贵州版画家袁琳说。

贵州版画以其民族性和鲜明的地域风貌,在中国版画艺术的殿堂中独树一帜,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令人瞩目的是,贵州版画在展现多民族共生共荣的文化底蕴方面别具匠心,成了民族团结的艺术象征。



共同的“文化记忆”


2024年7月23日,“多彩高原·时光流痕——百年贵州版画巡展”在贵州省博物馆开展,这次的展出和以往稍显不同,多了一个主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当王晓佳第一次踏进版画展,面对上百幅来自不同时期、不同主题的作品,赞叹的同时,更多的是感动。感动于这片土地上各族人民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的斗志,在历史进程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团结奋进精神,这种团结奋进的精神,是贵州高原上亮丽的风景线,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也正是带着这份“感动”,王晓佳在策划版画展落地贵州省民族博物馆时,增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主题。在她看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有形有感有效,这个版画展是不错的切入口,当观众选择走进去,出来时有所收获,那就够了。

“大为震撼,在好几幅作品前,我都热泪盈眶,那不仅仅是一幅版画,那是我们真实经历过的岁月。”今年8月,趁着假期,贵阳市民李欧带着孙子观看了版画展。

对于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李欧来说,与其说这是一个版画展,不如说是一部生活展。从50年代的《群山让路》《到生产一线去》、60年代的《布依寨安上了电灯》《龙船节》、70年代的《苗寨女篮》、80年代的《客车到苗寨》……再到现当代的《幸福向我们走来》,每一个时代的发展变迁都让李欧感同身受。

“20世纪70年代的《苗寨女篮》让我印象深刻,这幅版画让我联想到了‘姑妈篮球赛’‘村BA’‘村超’的火爆绝非偶然,一定是这片土壤给了足够的耐心、足够的时间、足够的养料,才有了今天的各种绽放,自豪感油然而生。”参观完展览后,来自凯里、长期从事文化产业的杨江笑着说道。

感动的故事发生在每一场版画展之中,每一个参展者之间。每一幅作品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文化的传承,一份民族情感的寄托。它们以无声的方式,讲述着贵州高原上的壮美故事,传递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力量。

“在所有的版画之中,让你印象深刻的是哪一副?”面对这个问题,王晓佳毫不思索地回答:“《盼太阳》和《璀璨的阳光》。”

王晓佳说,《盼太阳》是1939年的作品,此时还没有新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知道要去哪儿,但始终朝着光明的方向前进。《璀璨的阳光》是1999年的作品,此时,人们已经沐浴在了阳光下。

“这两幅画一幅在展览的开始,一幅在展览的末尾,从‘盼太阳’到沐浴在阳光下,中国的变化、贵州的变化、生活的变化,在此刻无需多言,都能切身感受到。”王晓佳说。

在版画展的结束语上有这么一段话:“‘多彩高原·时光流痕——百年贵州版画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览将成为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激励我们不断前行,在民族团结的大道上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同时,我们也期待贵州版画继续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见证并推动中华民族的团结与进步,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画作赏析



《少数民族卫生员》作者:金逢孙 年代:1962 版种:水印木刻 金逢孙擅长版画、中国画。被誉为“中国第一代版画家”。1930年入上海美专学习西画,1931年在校与张望等组织MK木刻研究会,作品为鲁迅所收藏。



《贵州人之二》作者:王华祥 年代:1988 版种:套色木刻 《贵州人》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王华祥用一种“真实”的手法来表现非真实的东西,用一种传统的语言来诉说全新的内容,在熟悉的形象中感受到陌生,在重复的形式中体会到创造,它提示了这样一个真理,好的东西永远是好的,无所谓古典、现代或后现代。





来源:贵州民族报
编辑:余仙仙
校对:程丽清
二审:朱   江
三审:蒙   珺


民族头条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