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的王伯正畅享退休后的生活,却在一次单位体检中查出了早期肺癌,也幸好是早期,加上王伯本人心态也比较好,积极配合治疗后,很快就出院回家休养了。
这天,女儿小慧就亲自熬煮了羊汤,打算给父亲补补,结果却被母亲王婶制止。
“羊肉可是发物,像你爸这种癌症患者,最好不要吃,不然可能会不利于康复的。”
王伯听到这话,赶紧就将羊汤推开。从那以后,王伯也格外注意饮食,王婶说不能吃的,他就绝对不吃。
后来回医院复查,医生看王伯身材过于消瘦,也了解到了王伯的日常饮食习惯,和他解释:“羊肉并非什么发物,其实癌症患者也可以适当吃羊肉来补充营养,盲目忌口可是抗癌大忌。”
一、羊肉是“发物”,癌症患者不能吃?
冬季来临,也正是进补的好时候,羊肉更是成为很多人的首选,毕竟“冬至吃羊肉,暖和一冬天”。不过在民间也有一些关于羊肉的传闻,说羊肉是发物,癌症患者吃羊肉很容易导致复发,这是不是真的呢?
之所以说羊肉是“发物”,是因为在我国传统中医理论里,羊肉属于滞气、血热、燥热之物,属于“发物”的范畴,而癌症患者食用“发物”后,可能会刺激癌细胞活跃,从而加重病情。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朱锐表示,羊肉属于发热之物,对于有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发热等阴虚火旺症状的人群确实要少吃点。但就算是发物,也并不代表不能食用羊肉,羊肉温补能温补气血、补中益气,对于营养不良、气血两虚、体虚畏寒、腰膝酸软等人群具有良好的食补效果。
羊肉促进癌症复发的另一种说法来源则是:有研究发现过量过量红肉会增加胃癌、直肠癌、乳腺癌等癌症风险,世卫组织更是早已将红肉列为2A类致癌物,而羊肉是典型红肉,因此羊肉也应被列入致癌黑名单中。
但所谓的2A类致癌物就是对动物有明确的致癌风险,对人体不明,所以大家可以放心食用,况且癌症并非只是吃出来那么简单的,更多是基因、激素水平、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至于癌症患者本身营养消耗就大,持续抗癌治疗也容易减弱食欲,日常多补充营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以羊肉为主等红肉是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其所富含的锌、铁、B族维生素等也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所以癌症患者可以适量食用。
二、羊肉的2个常见饮食疑问,早知道早收益
降温后,人们的餐桌上总是少不了羊肉,无论是爆炒还是打火锅,羊肉都十分受欢迎。但有关羊肉却有不少传言,以下两种说法是比较常见的。
1、羊肉对心血管到底是好是坏?
陕西省中医医院临床营养师尹薇指出,羊肉的营养价值虽然很高,但脂肪含量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较高,做成羊肉汤容易导致肥胖,本就有脂肪肝、高血脂或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人,最好是少吃点羊肉。
2、羊肉是高尿酸的“催化剂”?
羊肉的嘌呤含量也比较高,一般100g羊肉嘌呤就达到120-130mmg左右。正常人适当吃羊肉问题不大,但长期大量食用那就容易引发消化不良、肥胖或血脂异常的问题。尤其痛风或高尿酸血症患者,食用羊肉会升高嘌呤而产生更多尿酸,加重病情。
除了羊肉,还有两种肉的嘌呤含量也极高,高尿酸患者再馋也要忍住。
一种是动物内脏,心、肝、肠、脑花等动物内脏的嘌呤含量较高,最好少吃或不吃;
另一种是海鲜贝类,尤其是虾贝这种高嘌呤的食物,最好少吃,痛风患者若近期尿酸基本稳定,则可以适当吃一些低嘌呤的海鱼,但一周不超过2次,每次不超2两。
三、国际公认的1级致癌物,就藏在4种食物中
国际癌症机构此前将致癌物明确划分为4个级别,其中I类致癌物作为有充分证据证实会对人体有致癌性的物质,最为可怕。而生活中,不少食物都有I类致癌物的影子。
1、发霉食物
发霉食物中含有1类致癌物黄曲霉素,作为强致癌物,会增加肝癌等癌症风险。生活中发霉的花生、大豆等食物,以及发苦的坚果,发霉的砧板筷子等,均可能含有黄曲霉素,建议尽快丢弃。
2、加工肉
加工肉是世卫组织明确的I类致癌物,每摄入50g加工肉,结直肠癌风险会提高18%。加工肉高盐高脂高热量,也会引发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问题。生活中应当少吃点熏肉、腊肠、火腿肠、午餐肉等加工肉。
3、油炸食物
食物经过高温油炸会产生苯并芘,该物质是I类致癌物,很容易诱发肠癌、肝癌、胃癌等癌症。像炸鸡、油条、煎饼、烧烤等都是高温多油食物,应当少吃点。
4、腌制食物
腌制食物在制作时都会添加较多的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也是一种I类致癌物,经常食用会增加鼻咽癌、胃癌等癌症风险。生活中常见的咸鱼、咸菜等都属于腌制食物,为了健康最好少吃。
又到年末,寒冬来临时人们也会开始进补,羊肉富含蛋白质,还挺适合体虚畏寒的人,但如果是阴虚火旺,就要少吃羊肉,避免加重病情。而癌症患者日常饮食讲究营养均衡搭配,也可以吃一些高蛋白的羊肉,但注意不可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