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伯今年65岁,老伴儿患病去世多年,如今儿女都已成家,他也开始享受生活。他平时积极参加老年社区的各种活动,在这里还结识了一位年龄相差不多的灵魂知己—刘阿姨。
两人在多次活动中越走越近,有了相伴余生的念头。一天在社区组织的爬山活动中,刘大伯为了与刘阿姨多沟通,刻意站在刘阿姨的旁边,又是递水又是给吃的,两人相处很融洽。
可没一会儿,刘大伯便感觉呼吸急促、浑身冒汗,强撑了一会儿后,他更是被剧烈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困扰,旁边的刘阿姨发现不对劲,急忙叫来工作人员携手把他送到了附近医院。
好在送医及时,经过积极治疗,刘大伯脱离了危险。原来刘大伯此前被查出血管堵塞,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
加上平时有一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可能会加速血管的堵塞,要尽量避免!
一、这3种饮食习惯,或是血管堵塞的“元凶”
血管堵塞即动脉粥样硬化,是指由于血管内壁积累了胆固醇、脂肪、钙质等引发了血管狭窄,甚至完全堵塞。导致血管堵塞的因素有吸烟、高血压、糖尿病、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
血管堵塞会导致血管内的血流减少甚至完全中断,从而导致堵塞处器官没有足够的氧气、养分,出现细胞、组织坏死。一旦血管堵塞发生在脑部,就可能引发脑卒中,发生在心脏就可能引发心梗,而发生在肺部就可能引发肺栓塞,一旦发生在肠道,就可能导致肠道缺血性坏死。
总之,血管堵塞无论发生在什么器官都十分危险,尤其是日常生活中有以下3种饮食习惯的人,血管可能更容易堵塞,希望以一个也没有。
1、高盐饮食
盐分摄入过多会增加高血压风险,还会影响身体其他机能,甚至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建议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要超过六克,尽量少吃腌制食物、外卖等。
2、高脂饮食
高脂肪食物吃多了,会导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管壁沉积,从而形成脂质斑块,甚至导致血管腔狭窄或堵塞。建议平常要少吃油炸食物、肥肉、奶茶、猪皮等食物,适当多吃坚果、豆类等食物。
3、高糖饮食
长期高糖饮食可能会加速高血糖的风险,还会损害血管内皮,引起血管炎症反应,甚至导致血管机构、功能损害。
二、不同部位的血管堵塞,有不同的症状
网传有一种说法称心脏血管堵塞,跑两步就知道,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全面。
这里所提及的“跑一跑测血管堵塞”的方法更多是适用于测试“心脏堵塞”,该方式被称为运动平板试验,是需要配合心电图检查时使用的。
当患者本身冠状动脉狭窄度超50%,血液在安静状态下是可以充足供应的,但在运动时血液供应就会出现问题,甚至发生心肌缺血,这时心电图会有ST段改变。
所以医生在检查给患者检查时,会事先装上心电图,让他在跑步机上跑两步,如果出现ST段改变,可能就意味着心脏的血管出现了狭窄,这个时候需要检查冠脉造影,必要时遵医嘱进行冠脉支架治疗。
其实,针对不同部位的血管堵塞,分别有对应的判断方法。
1、大脑
大脑脑血管发生堵塞后,人体语言、运动和吞咽功能等受到影响,患者可能会有半身不遂、四肢力量不对称、偏瘫失语、喝水呛咳、口眼歪斜等症状出现。
2、心脏
其实检查心脏堵没堵塞,科学可靠的方法是做一个冠脉造影检查,但在日常中也有一个较为靠谱的方式,那就是运动、活动、劳动、劳累等状态下,看看有没有出现心绞痛。一旦心绞痛超过20分钟还不能缓解,要警惕心肌梗死,尽早就医检查。
3、肺部
肺部血管堵塞平时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只有当发生肺栓塞时,肺部才会突然出现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等表现,一旦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就诊。
4、下肢
走路或跑步后出现腿疼、间歇性跛行,可能是下肢血管堵塞的信号,这时最好去做个下肢血管彩超,看下下肢血管是否存在堵塞。
三、心脏最喜欢4个运动,越练血管越畅通
作为人体最重要的一大器官,心脏承担着全身血液的泵送,能够更好地维持生命活动。适当运动有助于心脏健康,有些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更好地保护心脏。有氧运动被认为是一种尤其适合心脏的运动,常见的有氧运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1、快走
研究发现每天快走半小时能降低心脏病风险,快走有利于增强心肺功能、控制体重、降血压,还能改善血糖水平。
2、慢跑
慢跑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脏泵血能力,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慢跑或75分钟的高强度慢跑。
3、游泳
游泳不但能提高肌肉耐力、力量,还能增强心肺功能。建议每周要游泳两次以上,每次坚持半小时,能获得不错的健康收益。
4、骑自行车
骑自行车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下肢肌肉力量,建议每周可以骑行几次,每次骑行在30分钟以上。
不要小看血管堵塞,不同位置的血管堵塞会引发不同的影响,平常要了解血管堵塞的症状,一旦出现要及时就诊排查。研究发现适当运动有助于心脏健康,像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快走等都是不错的运动,可以适当进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