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婚姻,不怕你爱上别人

教育   2024-12-14 07:03   上海  
原著:费慰梅
解读:水清
编辑:慈怀妈妈(ID :cihuai_mama

《简•爱》中,有段话说得特别好:

“爱是一场博弈,必须保持永远与对方不分伯仲、势均力敌,才能长此以往地相依相息。”

势均力敌的感情既不需要仰望,也不需要俯视,不会压抑,也少有厌倦,这正是幸福婚姻的前提。

《林徽因与梁思成》这本书就向我们展现了这样一对民国时期的伉俪,他们皆出身名门,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们共患难,同厮守,携手巩固了中国现代建筑的基础。

美国学者费慰梅女士,是这对夫妻的异国挚友,同时也是那段艰难乱世的亲历者。她用女性的细腻笔触,宏大的历史视角,向我们展现了梁林二人的传奇人生。

相同的优良家风,
让两人惺惺相惜

梁思成一生深受父亲梁启超的影响,可以这么说,正是梁家的优良家风塑造了梁思成。

梁家有个家庭习俗,只要梁启超在家,孩子们用完晚餐之后,都会围着圆桌坐下,听父亲侃侃而谈历史、哲学、文学……

对于儿女的教育,他也非常重视。1915年至1923年,梁思成一直在清华学堂读书。

在处理儿女婚事上,梁启超做得很现代化。他会先仔细观察一个人,然后介绍他们彼此认识,婚事让他们自己做决定。

1919年,梁启超和林长民结为了好友。两人都有在日本待过的背景,又都在北京政府担任高官。两人都想通过儿女婚姻,使得彼此成为亲家。

这一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在“正式介绍”下见面了。考虑到林徽因年龄尚小,他们打算各自继续求学。

林家,同样也是一个拥有优良家风的大家族,家族里的男人大多都是有民族气节的志士仁人。

1920年,林长民因工作远赴伦敦,聪慧伶俐的林徽因跟随父亲走过了半个世界。一年多的欧游生活,开阔了她的眼界,也扩大了她的人生格局。

回国后,梁思成和林徽因听从梁启超的建议,在正式结婚之前,先完成学业。

1924年,林徽因和梁思成一同远赴美国,就读宾夕法尼亚大学。1928年2月,两人完成了学业。同年3月,他们在加拿大结成了琴瑟之好。

回国后,梁林二人在东北大学新开设的建筑系谋得了职位。夫妻俩兴趣和志向相投,都渴望用学来的知识,改变国家的命运。

有人说,好家风是最贵的不动资产。

梁林二人都出身于有着优良家风的大家族,这让他们拥有着相同的三观,都能从家庭中汲取无穷的力量,从而让他们更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志趣相投,才能过好日子

当他们正准备大干一番时,不幸降临了。

1930年,林徽因被诊断出了肺病,梁林两人不得不来到北平,住在租来的北总布胡同三号的四合院里。

那几年,女儿梁再冰和儿子梁从诫相继出生,这双可爱聪慧的儿女,睁着天真浪漫的眼睛,看着家里络绎不绝的叔叔阿姨们:

文学家徐志摩、朱光潜、沈从文、萧乾,经济学家陈岱孙,哲学家金岳霖……

这些学者与文化精英常常挤满了林徽因的客厅,他们品茗清谈,坐论天下,时人称之为“太太的客厅”。

除“太太的客厅”外,这对夫妻也踏上了研究中国古建筑之途。

1932年至1946年间,他们一起走过了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实地勘察了2000余处中国古代建筑遗构,发现了应县塔、赵州桥、佛光寺等中国古建筑的瑰宝。

野外考察给梁林带来了珍贵的中国古建筑原始资料,但也给他们带来了体力上的透支。

林徽因本来就有肺病,然而她照样风餐露宿,爬高摸低。梁思成呢,他腿脚不便,脊椎又有疾患,但是他们也顾不上了。

日寇的铁蹄步步紧逼,泱泱大国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1937年,梁家离开北京,次年1月,到达了云南昆明。

途径湖南边界的一个小城时,林徽因得了肺炎,高烧四十度,相当凶险,两周后勉强退烧。

其实,“七七事变”爆发时,正是林徽因最需要治疗的时刻。从北京出发的前几天,她就被医生严重警告。

但是作为被国家保护的社会精英,他们不得不踏上迁徙之途。

有人曾说,志趣相投,才能过好日子。

相投的志趣,让梁林二人如同高度契合的齿轮,在暂时静好的岁月中,依偎前行。


好的婚姻,是势均力敌的陪伴

昆明,这个祖国西南边陲的城市四季如春,花香怡人。但当时因为过多难民的涌入,使得物价飞涨。林徽因艰难地运转着整个家庭,生活也愈发窘迫。

但是,这样的日子也没持续多久。日机的轰炸日益加剧,他们不得不离开昆明,迁徙到四川重庆西边位于长江南岸的一个小镇李庄。

刚到李庄不久,林徽因就被告知,同父异母的小弟林恒在成都一次空战中壮烈牺牲了。旧病加上新痛,林徽因一病不起长达数月。

在李庄的日子同样艰难,物资短缺,他们给费慰梅等朋友写信的信纸多半都是泛黄发脆的,可能是市场上买肉或者买菜用过的。

可即便如此,梁林二人还是在简陋的砖房里,在昏黄的油灯下,趴在一块大木板上,共同写作完成了11万字的《中国建筑史》。

当时,梁思成的颈椎灰质化病变已经越来越严重,他不得不把一个花瓶支在下巴底下,来承受头部的重量,画图时需要不断调节花瓶的位置,其艰难可想而知。

在此期间,林徽因抱病躺在床上阅读了二十四史。她写了该书的第七章,并承担了全部书稿的史料校阅和文字补充工作。

在特殊时代,这些象征中国精神的中国脊梁们从未弯下腰,他们用决不妥协的勇气和同侵略者斗争到底的坚毅,与黑暗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抗争。

好的婚姻,一定是势均力敌的陪伴。岁月静好之时,双方是你追我赶的伴侣;困难时期,是相依相扶的战友。

他们通常有着共同的目标,在爱人遇到困难时,能二话不说鼎力相助。两个人如同挺直脊梁的松树,共同面对岁月中的猎猎长风。


好的伴侣,一定有着相似的灵魂

1945年,抗战胜利了。

此时,美国著名外科医生给林徽因做了病理检查,断定她两肺和一个肾都已感染,她那短暂的一生,也许会在五年后走到尽头。

费正清和费慰梅邀请梁林去美国,为林徽因治病,却被拒绝了。战后的祖国急需建设人才,她不想就此离开。

战后,梁思成筹建清华大学建筑系兼系主任。林徽因虽然大半时间都卧床休养,但她还是同梁思成一起撑起了清华大学建筑系,为解放后国家的和平建设输送了大量建筑人才。

梁林二人骨子里都浸润着坚定不屈的爱国情怀,和报效祖国的坚定决心。

新中国成立后,梁林二人还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八宝山革命公墓和国徽的设计。

梁思成曾提出一个建议,北京壮观的城墙和门楼应该保留,但当局不为所动。

林徽因深知城墙和门楼的历史价值,她在顽强抗争无果后留下一句话:“你们今天拆的是真古董,有一天,你们后悔了,想再盖,也只能盖个假古董了。”

1955年,梁思成身心衰竭,住进了医院。不久,林徽因也住进了同一家医院。

然而,死神已渐渐逼近,4月1日,林徽因溘然长逝,享年51岁。

相濡以沫二十七载的爱妻的去世,让梁思成陷入了深深的抑郁。

两人有着相似的灵魂,他们的相似并不仅仅体现在家世等外在条件上,更体现在两人的志趣、学识、性情、精神和灵魂方面。

失去如此相似的灵魂的陪伴,对于梁思成来说,在精神上实在是一个毁灭性打击。

曾经那个年代,战火纷飞,生死荣辱。

林徽因和梁思成这样的大师,他们有知识也有情趣,有性格也有品格。在历史的舞台上,充分展示了文化人独特的风骨。

在那个年代里,有很多像他们一样的大师,他们筚路蓝缕,怀揣家国天下,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为天下苍生,振臂一呼,不惜把身家性命置之脑后。

大师风范,璀璨了黑暗的历史,照亮了时代的道路。

*注:配图来自网络

*作者:水清,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多家平台邀约作者。擅长文化人物传记、书评。

好书相伴的日子,
让你的生命闪闪发亮。

慈怀书店逛逛吧~
愿你与我一起
在读书中遇到更好的自己
点击阅读原文进慈怀共读群,共同学习

慈怀妈妈
女人固然是柔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慈怀妈妈,育子先育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