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们是如何
防火、灭火的呢?
防患于未然
工业革命前,烛火仍是人们主要的照明方式。那时的建筑、家具多为木质结构,稍不小心就可能酿成大祸。为了防患于未然,古人想出了许多应对方法。
重要的事情不止说三遍
在一些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画面——入夜时分,打更人手持梆子和铜锣,一边敲一边喊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在古代,打更人的工作可不只是报时,他们还需要在夜间巡逻,提醒人们防火防盗。
洋画儿中的打更人
早在周朝,就有了专门管理火政的官员——司烜(xuǎn) 。据《周礼 • 秋官》记载,仲春之际,司烜走街串巷,边敲木铎(duó)边提醒大家注意防火。“防患于未然”的预警措施,延续千年经久不衰。
战国青铜外卒铎(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保平安的水缸
故宫里的殿前屋后,摆着许多大铜缸,它们也叫“太平缸”,专门用来储水,以防火灾。据《大清会典》记载,宫内共有 308 口“太平缸”。咦,这些“太平缸”为什么都架设在石圈上呢?原来,这些石圈竟是带石门的灶膛。到了冬天,人们会在石圈里燃烧木炭加热水缸底部,防止里面的水结冰,真正做到有备无患!
石圈底座的玄机
建筑里的“防火墙”
中国古代建筑多为木质结构,为避免“火烧连营”,聪明的古人想到了利用墙体来分隔火源。
在徽派建筑中,最有特色的是马头墙,指的是建筑中突出的墙顶部分,因形似马头而得名。马头墙可不只是好看那么简单,它还是具有消防功能的“防火墙”。
徽州建筑
马头墙
明朝弘治年间,徽州城中火患频发,徽州知府何歆组织人们用砖砌成马头墙当防火墙。它们防风、防火,在屋舍密集的居民区,能有效地隔断火源、阻止火势蔓延。
穿越千年的“消防站”
“消防站”并非新鲜事
配备“消防站”,在中国古代并不算新鲜事!西汉时期,长安府设的“每街一亭”,就相当于今天的消防警亭。唐代时,长安建有“武侯铺”,兼顾长安城中的治安与消防。据《新唐书 • 百官志》记载,全城各处都设有不同规模的“武侯铺”,形成了一个治安、消防网络系统。
猜猜看,《清明上河图》中的这座建筑有什么功用呢?这可不是观风景的凉亭,而是宋代城市中为及时发现火情专门设置的“望火楼”。
《清明上河图》中的望火楼
古代版消防“四件套”
北宋时期的《武经总要》记载了当时的四件消防设备。
水袋:用马或牛的皮做成,可以装三四百斤水。将袋口绑紧并插进一根竹管,可用于向着火点注水。
水囊:用猪或牛的膀胱皮膜做成,装满水后扎紧,把水囊扔到着火点上,水囊被烧破,水就能流出灭火。
麻搭:在长杆顶端绑缚散开的麻,蘸吸泥水后可以用来扑打灭火。
唧筒:就像是超大号的竹筒“水枪”,用于喷水灭火。
《武经总要》中记载的消防器材
这“四件套”实现了舀水灭火方式的升级换代。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在一些现代消防器材上看到它们的身影。
古人的防火祈愿
镇守屋顶的“消防员”
对火,古人心怀敬畏,祈愿平安的寓意在建筑中随处可见。这不,在宫殿的屋脊上就藏着两只“消防神兽”!
领队的骑凤仙人后,跟随着 10 只脊兽。其中,为首的龙,不仅是至高无上的皇权象征,同时也具有“携水镇火”的含义。中间位置的狎 (xiá) 鱼,是神话中的海中异兽,传说它能呼风唤雨,灭火防灾,放置于屋脊,有避火的寓意。
皇宫中的一抹绿
在故宫的一片红墙金瓦中,有一栋绿色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位于东华门内文华殿后的文渊阁。与宫中的其他建筑不同,文渊阁采用了黑色的琉璃瓦顶和绿色的琉璃瓦剪边。
为何这栋建筑如此“特立独行”?原来,文渊阁是藏书楼,专门用来贮藏《四库全书》。在中国古代五行中,黑色主水,文渊阁的独有配色正是寓意以水克火,避免火灾,保护藏书。
文渊阁
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年代,
古人以了不起的智慧与创造力,
积极探寻出“驯服”火患的方法。
时至今日,
注意防御火患仍旧是
人们保护自身安全的一堂必修课。
古人的“驯火记”
也在不断启迪今天的人们:
珍视生命,重视消防安全。
来自:中国红领巾
百妙社区 82622317